回顧戲院1943年,紀念九一記者節:“全國記者們和同胞們,一致奮起,挽救新聞界的危機,挽救全民族的危機,反對’一個党、一個領袖、一個報紙’的法西斯化新聞統制政策。”(《解放日報》社論,1943)
1944年6月12日,抗戰勝利前一年,中共黨魁毛澤東在延安歡迎中外記者團時,重申中共堅持國共合作、建立民主中國的方針,指出中國的缺點一言以蔽之,“就是缺乏民主”。只有民主抗戰才能取得勝利,也只有民主才能使中國在戰後繼續團結。毛繼續發揮道:“我們所希望於國民政府、國民黨及一切黨派的,就是從各方面實行民主。”“我們認為全中國只有民主制度、民主作風,目前才能勝敵,將來才能建立一個很好的和平的國內關係與國際關係。”
6月14日,在聯合國紀念日這天,毛澤東為《解放日報》撰寫題為《紀念聯合國日,保衛西安與西北!》的社論,明確指出:“我們及全國人民均希望國共兩黨改善關係,解決懸案,重新進入一個新的時期。我們希望我們的政府及國民黨統治人士不要再使人民失望了。這種希望,美英蘇各國同樣迫切,記者團諸君已經來延安,華來士副總統即將到中國,我們希望他們能起促進的作用,幫助中國人民解決團結與民主的問題。” “要醫治中國這個時症,再無它藥,惟有團結與民主。”
毛澤東當時關注“團結”和“民主”的開放言論,與彼時蔣介石的“獨裁”和國民黨的“黨禁”剛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也給中外記者和英美人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為在野黨黨魁,毛澤東無疑既向蔣介石下達了戰書,也向執政黨治下的人民特別是民主人士開出了一張頗有誘惑力的遠期支票。只是,後來兌現結果如何呢?請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