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周刊大改版 獨家報導沈野諷:上了黎智英的當 2007/03/01 00:37 Video 記者朱凱翔、陳一松/台北報導
時報周刊改版後,原先的競爭對手獨家報導,接下來會不會有動作跟進備受關注,但創辦人沈野28日鄭重表示,獨家報導不會跟進改版,也不會參加削價競爭的割喉戰,還說時報周刊的決定,是上了黎智英的當。
檢閱市面上販售的雜誌,壹週刊有獨立的開架、TVBS周刊早已改成小開本,扣除以情色報導為主的翡翠與第一手雜誌,獨家報導成為碩果僅存的大八開綜合雜誌。而面對對手時報周刊改版的衝擊,獨家報導創辦人沈野則堅持絕不改版。
左批壹週刊、右打時報周刊,沈野認為在雜誌市場上,雜誌價位高低、一次出刊幾本都不是決定因素,內容精采才能生存,所以獨家報導並不會為此而減價、增刊。他還諷刺時報周刊說,改版的舉動是「上了黎智英的當」。
就在27日下午壹週刊宣佈裁員四分之一的同時,時報週刊卻傳出要轉型成狗仔隊雜誌,而獨家報導也不排斥重金挖角引進狗仔文化,因此未來的雜誌市場除了價格割喉戰、人才挖角戰,免不了還有一場狗仔大戰。
從曾經是新聞記者的角度來看台灣媒體最近種幾年的走向,實在令人不堪入目 。去年聯合報登出一則沒有求證的新聞,最後還得登報道歉,讓人情何以堪?如今時報周刊決定要狗仔化,更讓人痛心疾首。 在提筆寫下本文之前,我曾經思考過一個問題。或許有人會認為我這個新聞逃兵隔岸觀火,不在台灣採訪新聞,無法了解台灣新聞環境的惡劣,有何資格批評仍在新聞界賣力工作的同業?但是愛之深責之切,新聞界身陷惡質環境,改善新聞品質迫在眉睫。 去年台灣民眾發起拒看新聞和到電視台抗議記者報導棒球好手王建民身世。這兩個個例,只是冰山一角,如果媒體無法看清這兩個個案背後的強烈民意,新聞界的前景恐怕更是雪上加霜。 從去年不斷發掘陳水扁家人的種種貪污弊端開始, 台灣媒體的表現實在有每況愈下的趨勢。或是一面倒的新聞報導,或是化身成為新聞人物的個人公關,藉著”獨家”報導來表達新聞人物被別家媒體抹黑的冤,種種表現都讓讀者觀眾難以認同,甚至 壹傳媒集團主席黎智英也批評台灣媒體不堪一擊, 風光一時的民生報更被迫停業,台灣媒體的新聞品質,只有改革以圖生存。. 觀察台灣媒體的困境,可追溯自有線電視開放時期。媒體大鳴大放後,新聞競爭的 激烈前所未有,所有的媒體都得接受新挑戰,平面媒體更是亂了陣腳。有線電視台如雨後春筍,可以不斷曝光,但是平面媒體無法用動態畫面來吸引人,再加上版面限制,無法不斷重覆新聞畫面,而使讀者群不斷流失,其後蘋果日報和壹周刊以八卦媒體進駐台灣,更是對平面媒體強烈衝撃,幾乎所有的媒體都被迫八卦化。 可以說台灣主流媒體文化,在狗仔新聞文化的入侵 之下,已經招架不住,只有同流合污。 去年正當媒體爭相報導趙駙馬渉嫌台開案時,台灣的一家電視台利用動畫報導了一則爆料新聞,一名民調最受歡迎的女主播,一本正經的播報這則新聞。姑且不論內容屬實與否,利用動畫不斷重覆公主在機艙摑打駙馬耳光的畫面,我完全無法理解,這則新聞的重點為何?值得用動畫不斷重覆摑耳光的畫面嗎? 為什麼電視台長官會同意播出這種八卦新聞?不但沒有採訪到當事人,更沒有新聞來源的證實,只有所謂爆料人士三言兩語,提到消息來源不願現身云云。這則新聞竟然可以上電視甚至上報紙版面,我實在不敢苟同媒體長官的決定。 觀察台灣媒體的新聞報導,報導和分析混為一談,是家常便飯。我只能很感慨的說,台灣媒體記者的素質確在走下坡。台灣的新聞界無法長期培植人才,是新聞品質惡化的重要原因。很少有記者可以長年從事新聞工作,多半數年後便以新聞工作為跳板,轉行跳槽,或者退居幕後,升任長官,與採訪工作脫節。 這種現象也和台灣民眾對新聞工作不理解或是難以接受有關。近年來八卦媒體興起,更是加深一般社會大眾對新聞工作的誤會,也難怪一項民調顯示,八成的記者都想改行。 社會大眾難以接受新聞媒體緊追不捨的態度,但是媒體的新聞報導無非和市場供需原則息息相關。媒體預期社會大眾好奇的心理,而主動提供民眾想知道的新聞。如果社會大眾選擇不看八卦新聞,沒有市場,自然供給就會減少。八卦媒體沒有了市場,只有改邪歸正,新聞報導的品質自然可以得到改善。 觀察美國媒體,少見黃毛小兒在採訪重大新聞,新聞主播更是年高德邵者大有人在。媒體記者的流動率也不似台灣驚人。美國也有狗仔隊,也有八卦媒體,但是主流媒體和八卦媒體區隔明顯。更有電視節目和頻道專門報導娛樂新聞,而不像台灣晚間新聞也在播娛樂新聞,甚至泳裝秀和內衣秀也登堂入室,令人匪夷所思。 長期來看新聞界前景,台灣媒體需要鼓勵資深記者從事第一線的採訪工作,也應該加強媒體記者的在職訓練,來提升新聞品質。 一個新聞機構的公信力,需要長期培育,但是旦夕之間便可摧毀。台灣現在面臨一個黑暗時期,政治混沌不明,民心煥散,媒體此時更應該自重自愛。 筆的力量大於刀劍這句話,眾所皆知。如果媒體沒有紀律,後果不堪設想。媒體是第四權(Fourth Estate),負有監督政府的責任,如果沒有自律,只會逢迎拍馬,或是只為反對而反對,都辜負了民眾的期待。如果一味追求收視率或是銷售率,以揭人隱私為主,而完全不顧事實真相,這樣的媒體在英文是paparazzi(原是外來語義大利文,被借來當成英文用), 和新聞記者(journalist)完全不一樣。我誠心期望台灣的媒體記者,不要受制於八卦媒體的競爭威脅,而自願從journalist 變身為paparazz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