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魅麗親子專欄 安定的力量201208
2012/09/05 15:37:16瀏覽235|回應0|推薦13
炎炎酷暑,正值畢業生求職大浪潮,看見老友憂心兒女謀職的困難,心想和女兒聊聊未來,小女兒興奮說她剛考完試,這個暑假想去打工,提早體驗社會,接著她問我,如果真能去工讀,需要注意些什麼?

接連好幾天,我看見好友臉書動態,不斷貼出「失控」和「爆炸」等文字,忍不住致電關心。她說去年聘請一位行銷企畫,嫻熟媒體操作和電腦技能,很受公司重用栽培。沒想到她隨著承擔任務複雜提升,主觀轉變成為剛愎,完全無視團隊合作的重要。幾次舉辦大型活動,誤判情勢失去商機,主管當面提醒錯誤,她居然打包行李直接走人。可以想像我這位當主管的朋友,該有多麼沮喪,一份長期工作默契的培養,需要付出極多心血與成本,好不容易帶領入門,絲毫不念栽培知遇之情,揮揮衣袖,一走了之。

我安慰老友這已成時下趨勢,但求問心無愧。這麼多年來在職場,面談過無可計數的部屬和主管,逐漸發現所謂IQ、EQ和AQ的重要,所謂的智力取決天生的基因,也見過資質不優,但是靠到謙虛和不懈努力,提高格局的好例子,這類員工初期表現,並不聰慧迅速,但是,路遙知馬力,最終還是因為堅持,成為獨當一面的好主管。而EQ往往會在遇見挑戰時,決定攀爬的高度與成就。你用盡資源養兵多日,低EQ的員工,往往成為臨上戰場棄械叛逃的人,結局完全讓人措手不及,我有幾次血淋淋的痛苦經驗,慘烈啊!

我說女兒啊:「除了EQ,你還要培養自己的AQ。AQ說的是挫折忍耐力,這是大家公認草莓族最缺少的能力。」看著一些有為的年輕孩子,我總想告訴他們,不要害怕失敗,人生真正害怕的不該是失敗,而是不敢接受挑戰。生命的結果都一樣,但是,人生的過程,卻可以因為你的取捨,變得有所不同,並且充滿驚喜。

但是,安全感的養成,還是需要仰賴家庭。所謂的「挫折忍耐力」,並不是要孩子一味忍受挫折,永無止境給孩子無法達到的目標,只會讓孩子逐漸失去信心,變得軟弱,不敢嘗試且害怕犯錯。我看到真正能忍受挫折,永遠樂觀且思想正面的孩子,常是能夠欣賞自己,肯定自己。這是因為父母讓孩子知道,在家人眼中的他深受賞識,若家人間的情感深厚,更能有助培養孩子自我負責,順力展開良好的人際關係。

歷經多年的教改,我既是有點無能為力的老師,同時也是三個孩子的媽媽,常覺得現在的教養分寸問題不小,學校強調快樂學習,老師不敢給壓力,家長無心或過份要求。曾經面談一位極有才華的年輕人,一年更換多次工作,名片足夠讓名片行成為樣本,問他離職的理由,他回答輕鬆簡單一句:「這份工作沒有樂趣。」
我有一位苦情的上海學長,取笑老婆波動不止的情緒問題,他說老婆大人個性超好,一個月去頭去尾和中間不太穩定,每個月總還能過上一兩天平靜生活,他說:「老婆總有理由說服我,女人煩燥心情理直氣壯,男人自當承受。」婚姻生活中,偶而鬧脾氣無可厚非,似乎有點個性的女人更可愛些,但是在職場中太過情緒可就不太妙。多年前我也用過一名優秀員工,強烈缺乏安全感且自尊心奇強,在越正式的會議,她越容易失控,常是放聲狂哭,讓大家不知所措,最終還是忍痛放她回江湖闖盪!

奇美老董說過:「先管情緒,再管做事;先學做人,再學做事。」經歷人事更迭,我發現抗壓力低的人,多半來自缺乏安全感的童年,孩子有創意和想法,卻無力承受期許的壓力。我逐漸悟出一點道理,只要是人,就需要穩定支撐生命的力量。從小就應該培養孩子的AQ,從日常生活鍛鍊中,培養孩子自省能力,足夠瞭解自己和別人的需要,看見自己的長處。若真身陷困境,也懂得安慰自己,尋求解決困難的方法,並從每次的考驗中,提升逆境智商和領導能力。

於是,我們決定身體力行,帶領孩子進行單車之旅,周末清晨五點起床,整裝出發,這項行程持續至今超過半年,本周目的地是淡水星巴克,這段小旅行規劃先騎一段路,然後轉捷運人車到淡水,先吃早餐,再接著騎到漁人碼頭。太陽好大,大小一行按著編號,依次出發。親子互動中,騎車、爬山、運動、練琴、圍棋,考試等,都是培養AQ好方法。要容許孩子在過程中喊苦叫累,不過由衷相信他們最終會走完全程,我也讓孩子在每次旅行中,深切體會家人的關愛,孩子清楚知道,太陽很大,前方很遠,偶而颳風,偶而有雨,但是無論發生什麼事,家人的親情與支持,會永遠守候在他們身後。

最近看一部有趣老夫妻攜手環遊世界新稿,超過花甲之齡老夫妻,只懂三句破英文,卻環遊世界一百八十天,拜訪六十多個國家,倫敦奧運幫倆人拍一部微電影,老先生的旁白:「天下沒有一帆風順的路。但是,只要你有愛的人,就能找到一直走下去的路。」喜歡豁達人生觀,人生各階段目標充滿取捨,不如意也十有八九,你能不能找到一份安定的力量,支撐你生命裡成為永不放棄的力量。

身教力量遠大於言教,母親是堅決的人,孩子就不害怕困難,父親看重孩子,孩子自然肯定自己,父母守信重然諾,孩子自然說到做到。出生到長成,不要錯過讓孩子找到安全感的機會,幫孩子找回自信,發展潛能並心存慈悲,訓練孩子從頭做好一件小事,更不要忘記,在黃昏裡永遠為你的孩子掛起一盞燈。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airymomy&aid=68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