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10/20 18:16:07瀏覽360|回應2|推薦20 | |
最近家裡不斷的建設,隨著清空雞舍裡上萬隻淘汰雞,接下來的剪籠子再至全家出動,以人工的方式,搬運那上百斤的雞籠子不下數十趟,鐵管、飼料槽、水槽......該洗的、該收的,全不假他人之手,如此龐大的工程極為繁瑣,沉重的工作壓力,迫使自己努力忘記自身的痛苦,將酸痛暫時擱置在一旁,除了咬緊牙關堅持下去之外,似乎再也無心另做它想,有了這樣的覺悟,漸漸才能體會在這大社會裡,有多少人一輩子就像是小小工蟻一般,努力付出勞力、血汗,為了生活不斷和現實妥協,只為求得一份溫飽和像樣的生活,然而他們卻勇敢而努力的活著,那種不顧一切為家人扛下巨擔的精神與豪氣,而我卻到現在才能有這樣的深刻的體會與佩服! * * * * * 一家人日日夜夜的努力,直到前兩天完成拆卸屋頂的工作,怪手終於來了,將所有磚瓦、樑柱在轟然間全打碎了,一瞬間所有曾經多年共同的努力與回憶,全都夷為平地,這真是一份奇怪的感覺,這次的建設是在公公的堅持下進行的,公婆都七、八十歲了,老人家堅持挽袖幫忙,就連和水泥都堅持自己來,一直無法理解他們的心情,理應是享福的年紀了,身體再硬朗但也禁不住如此折騰啊?看到老人家都如此拼命,我們年輕一代又啟敢怠慢呢?從加入這個大家庭到現在也已十多年了,長期的耕耘每有收成就再度建設,如此一來等待開花,等待果實壘壘似乎更摸不著邊際,就像追尋著一條漫無止境的路,一直以來我的確是這樣想的。 * * * * * 隨著雞舍的轉型,心情上也跟隨驟變著,最近常想起公婆年輕的時候,因為公公是長子,所以從年輕時就承接下了家中巨大的擔子,父已年邁弟妹又還在求學,他們曾走過日治時期在公學校讀了幾年的日語,一邊上課一邊還要躲空襲,國小還沒熬到畢業,光復後也面臨無法著就學的窘境,於是邊工作邊到學堂學漢字,短短不到一年就學會六年的基本學識,面對勞苦所激發出的韌性真是難以想像的,咬緊牙頂著天一撐就是一甲子,當這些年日子好過些時,他們仍過著簡樸的生活。 * * * * * 活在這個幸福的世代裡甚麼都有了,卻是個失落的世代,因為我們永遠也體會不了祖先們所受的苦,即使努力的勾勒當時的畫面,即使努力的回溯歷史,然而這時空的鏡子是破碎的,有一部份是流失的、空白的,沒有了根也沒有中心思想與核心價值,即使功成名就、飛黃騰達,但在生命裡還是會有個填不滿的黑洞,不斷被那股不滿足啃蝕著心智。 * * * * * 現代的父母大多是中堅的知識份子,我們也承襲著父母給予我們的教誨,要孩子努力讀書,不然將來就只能做苦工,但是我們大多沒嘗過那種苦,孩子也領受不到,但卻不知不覺的,承襲了這種『萬般皆下品為有讀書高』的視野,可是讀書真只是為了擺脫痛苦和貧窮嗎?讀書的最終目的難道不是讓我們懂得學習古人的精神,傳承美好的生活態度嗎?知識讓人懂得惜福、懂得飲水思源,但反觀現代的孩子看不到也體會不到,在社會最底層的工作者的努力精神,他們看到的只是粗淺的一面,甚至是帶著鄙視的態度,很難想像在這樣的土壤長大的孩子如何懂得感恩? * * * * * 孟子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記得以前在求學階段每背到這段話都自覺好笑,總覺得哪有這麼笨的人,但是當孩子的反應與我當年相仿之時,我卻有種哭笑不得的窘境,人是否總得要吃足了鹽巴才能體會鹹的滋味呢?過去我們說:『孩子我不要你像我一樣吃苦』這句話已不太符合現代了!我想這世代的孩子所欠缺的正是這種勞苦的精神吧! * * * * * 人們追求的幸福早已太過滿溢,滿溢到讓人不懂珍惜的地步了,一直到最近我才有這樣深刻的領悟,我發現許多人渾渾扼扼的過了一輩子,踩過了多少人的臂膀、嘗過多少人以血汗換來的食物才能讓一個人順利的到達高處,卻不知不覺的以為所有物質,皆能以金錢換來!或許公婆就是要將這樣努力的精神和惜福的態度傳承給我們吧!?雖說前人種樹、後人乘涼,但也得讓後人了解那辛苦的栽種過程,才更有一份惜福與甘甜的滋味湧入心底吧,共同奮鬥的足跡是深刻的,讓人能以更珍惜的心去保護它,在這個轉型的交叉口,我們轉動了彼此生命的盲點!也重新看到了一家人生命的改變與感動!
* * * * *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