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8/14 02:40:03瀏覽3522|回應9|推薦139 | |
98/8/3(一)晨: 智慧昇華,悟性提升,身心輕安,彼岸在即。 所謂「智慧」,乃是由那光輝圓滿的靈性所流露出來的一種領悟力;有了這領悟力,則萬事萬物在它之前,了了分明,無所遁形,所以它能領悟一切真理而無所遺漏。所以靈性與領悟力與真理可以說是三位一體的東西。譬如鏡子一樣,一面平坦光滑而無塵垢的鏡子,我們可比作「靈性」,鏡子有「照」的功能,我們可比作「領悟力」,所照見的物像,可比作「真理」。每一個人都有靈性,但一個靈性未經啟發的人,並不具有智慧,正如一面遍佈灰塵的鏡子不具有「照」的功能。啟發一分的靈性,才可以有一分的智慧,才懂得一分的道理,啟發十分的靈性,才可有十分的智慧,才懂得十分的道理。 一個沒有智慧的人,那麼他一定是個對萬事萬物執迷不悟的人。他一定活得很痛苦,沒有希望,一定得受人愚弄,受環境擺布。他不能自甘淡泊,他的欲望極高,可是他不知如何去獲得所欲之物;若一旦得到了,反而招來更多的煩惱,因為他不知要如何處理、運用;若一旦失去了,更是懊悔不堪;這就是所謂的患得患失。以錢財為例,一個缺乏智慧的人,沒有錢他感到苦惱,有了錢往往苦惱更甚,有了錢再失去,其苦惱又復加倍。他可能財迷心竅,鋌而走險,然後誤蹈法網,若僥倖成為暴發戶,便窮奢極欲,沉淪酒色,乃至玩物喪志;或者因不懂理財而旋復失去,到頭來往往落得身心交瘁,狼狽潦倒,其結局甚至比原先貧窮的境況更糟。何以故? 無智慧故。無智慧之人有錢是苦,無錢也是苦;生病是苦,健康也是苦;孤獨是苦,群居也是苦;做事是苦,閑著也是苦;有地位是苦,無地位也是苦。總之,他們提不起也放不下。 一個有智慧的人,他對人生有最合理的安排;他能明白事物的本末先後;他能在各種場合中說出最適當的話,做出最適當的事,表現最適當的態度,他能應付各種問題;他能見微知著,鑒往察來;他不但能自知,也能知人,所以他對己對人都不會低估,也不會高估;他能慧眼識英雄,也能慧眼識小人;他深悟人性所具的潛能皆無限而平等,並深知人人成功的可能性相等,所以他知道沒有理由自卑,同樣也沒有理由自大;他深知道德之重要性,故隨時提倡道德;他了悟「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莊子語)的道理,所以他具有民胞物與的精神,不僅愛家、愛物,也愛全人類。 「智慧」這個人生最珍貴的東西要如何才能獲得它呢?其方法不外乎讀書、思想、閱歷和直觀。前三者一看就明瞭意思,第四、直觀則是啟發智慧至簡至捷的方法,用不著苦讀、苦思、苦行而能直接與真理契合。它是一種心靈高度的悟境,超五官的意識的感受,直接與宇宙之實體合一。無論在西方或東方都有學派主張以此法啟發智慧、探求真理,如西洋哲學家謝林、柏克森,印度的瑜伽哲學,道家的老莊,儒家的易經,宋明的理學,佛教的禪宗、密宗,都或多或少地提倡直觀。 易經說:「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意思是說,要想徹悟宇宙萬物變易之理,必須要無思無為,停止一切念頭與行為,達到寂然不動的境地,如此才能感悟、通達天下事物的道理。此外如宋明理學家亦提倡靜坐以直觀宇宙人心的本體;禪宗明心見性的功夫,講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境智雙泯,法我皆空」;莊子提倡「心齋」、「坐忘」的功夫,認為冥心合道要由「外天下」做到「外物」、「外生」、「朝徹」、「見獨」、「無古今」,最後入於「不死不生」(指精神而言)。以上這些方法其共通點在於先安定心靈,清除如雲如霧的妄念,達到空靈之境,以開顯心靈的本來面目,證悟宇宙萬物的本源,進一步從體以達用,運用心靈的智光徹照一切萬殊的物理、事理、心理和一切差別眾相。 其實,啟智之道,何止四種,凡能使人對一切「理」有所「悟入」者,皆屬智慧邊事。悟有大小,小悟可以累積而成大悟,大悟又可累積成徹悟。徹悟者,乃智慧之圓滿,也是吾心全體大用之徹底發揮。智慧並不是死寂的狀態,欲望是人的原始本能,也是生命力的表現,控制它的方法不在防堵或壓抑,而在於轉化或昇華。佛家說:「火焰化紅蓮」,就是把欲望轉化昇華為智慧的意思。當我們的心境具有敏銳的悟性和偉大的同情心,整個身心有如飄浮在虛空中,感覺輕安自在,自然就能拉起人生的風帆,航向無邊安樂的彼岸。(資料來源:智慧之門) Relaxation Meditation (Sunset Over the Ocean)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