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發宏願
2009/04/11 22:52:11瀏覽1797|回應3|推薦43
 

98/4/8()

發宏願,行佛道,菩薩現,佛心顯。

過去的無量諸佛,都是先發宏願度眾生,並且到苦難中救濟眾生,做眾生的慈航,成就一切有緣的眾生,最後才成佛的。例如阿彌陀佛發了四十八願,釋迦牟尼佛過去生中因地也是發了四弘誓願,到了最後一生,看到眾生有生老病死苦,為了眾生能夠離開苦才去修行佛道,當他找到離苦的方法和觀念後,便依此開始修行,然後成佛。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他之所以成佛並不是僅僅在這一生中的人間修行就成佛了,而是在過去無量劫中發願度眾生,修行菩薩道,利益眾生,廣結人緣,經過無量生的修行,到最後才成佛。因此初發心是為了度眾生,最後成佛也是為了度眾生,所以說度眾生是最可貴的。

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這個世界叫做「五濁惡世」,所謂五濁惡世就是有不少犯罪的惡人,即使不是惡人,心中都會多多少少有不好的念頭,有不少的煩惱心。

我們既然知道眾生愚昧、沒有智慧,就更需要用佛的智慧和佛的慈悲,為這黑暗的人間帶來一些希望,送一些溫暖。眾生是永遠度不盡的,但是成就眾生的弘願是永遠需要的。在我們這個地球還沒有毀壞以前,只要還有人存在,就永遠需要佛法。而且正因為有人需要佛法,菩薩才有工作可做,所以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永遠不要失望,永遠要發願,不但是今生做菩薩行者,來生還要身做菩薩行者。而且更進一步要感謝大眾讓我們有做菩薩行者的因緣,就這樣,眾生一個一個的離開火宅、離開苦海,但是這一批離開了,下一批又來。

諸位菩薩行者都是被佛法超度了的人,你們被度了以後,還會有另外一批人來,由你們來超度他們,你們超度了他們,其他另外一批人又會再來了。在這個過程之中,菩薩行者將是受益最多、成長最快。所以菩薩行者要發悲願心,要珍惜、利用每一個因緣,以感恩慈悲的心對待每一個因緣之中所接觸到的眾生,用佛法的智慧、慈悲,為他們祝福、奉獻,使他們得到利益,我們因而成長,所以說:「利人便是利己。」

以佛法的觀點而言,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盞智慧、慈悲的無盡燈,我們可以把這一盞無盡燈奉獻給大眾,讓大眾都來點亮他們自己心中的那一盞燈。這是《維摩經》中所說的,也就是佛心現。把你的智慧、慈悲,以及所有的一切奉獻給他人,讓別人得到安慰與想要的,但自己並沒有損失,這是奉獻,而不是犧牲。犧牲是毀滅自己而利益他人,奉獻卻是永遠的成長自己又成就他人。(資料來源:修行菩薩道、利益眾生◎聖嚴師父)


Intro La casa de Mickey Mouse (Cancion del principio)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zmind&aid=2840574

 回應文章

度凡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願有多大 力就有多大
2009/04/16 15:05

若發善願必能成就

師兄的體認是正確的

願有多大

力就有多大

一起努力吧!


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出交天下士,入讀聖賢書。
外儒內佛,以出世精神作入世事業!
ez(ezmind) 於 2009-04-17 03:01 回覆:
有願才有希望,也才有力量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發菩提心
2009/04/15 00:01

虛空有願,我願無窮.

發菩提心,服務他人.

濟世救度,盡己所能.

法施財施,隨喜功德.

珍惜有情,利益眾生.

ez(ezmind) 於 2009-04-15 02:51 回覆:
五戒十善人天行
六度萬行菩薩行
七情六慾眾生心
八正道上君子心


春眠。人間如夢,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
2009/04/12 22:56
聖嚴法師是稱願再來的修行者典範
我以詩度量生活,以色彩豐富我的人生; 帶著夢的羽翼飛天.
ez(ezmind) 於 2009-04-13 00:23 回覆:
上求佛道是"覺",下化眾生是"有情"
覺有情就是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