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慣性中的慣性
2008/03/16 00:26:00瀏覽1987|回應16|推薦167
 

97/3/14()

慣性中的慣性,超乎天馬行空,

異於常人判斷,了知似瘋非瘋。

《紅樓夢》書中人物甄士隱,暮年之時,貧病交迫,拄著拐杖掙扎到街前散心時,忽見一麻鞋鶉衣,瘋狂落拓的跛足道人唱念著: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塚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嬌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甄士隱聽了,便迎上來說:「你滿口說些什麼?只聽見『好了』『好了』?

瘋道人對甄士隱說:「你若果聽見『好了』二字,還算你明白!可知世上萬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須是『了』;我這歌兒便叫『好了歌』。」

慧淺者或以為這首「好了歌」是逃避現實的消極思想,慧深者才能悟到世人的建功立業、發財致富、貪戀妻妾、顧念兒孫,全是被情欲蒙蔽。甄士隱本是有夙慧的,一聞此言,心中早已悟徹,便將『好了歌』注解出來,瘋跛道人聽完拍掌大笑,甄士隱就隨著跛足道人出家,飄然遠去。

甄士隱是如何注解的呢?

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

蛛絲兒結滿雕梁,綠紗今又在篷窗上。說什麼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

昨日黃土隴頭埋白骨,今宵紅綃帳底臥鴛鴦。金滿箱,銀滿箱,轉眼乞丐人皆謗。

正嘆他人命不長,那知自己歸來喪?

訓有方,保不定日後作強梁;擇膏粱,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

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扛;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

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

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做嫁衣裳!

人都有惰性,也有慣性。所謂慣性,就是牛頓第一運動定律:

當合力為零時,動者恆動,靜者恆靜,但最基本的條件是要在光滑平面上。

例如說:車子在行進中,突然煞車時,人會向前傾;或是車子在靜止後,突然開動人會向後倒。

人的慣性真的很不容易打破,常常在病痛的當下發願改過,但痛過就忘了,又回到舊有的模式去打轉,一直轉不出來,非得等到「痛夠了,苦足了」,才能大徹大悟。這也稱為無明習性,或是慣性思維,這是一種以自我為中心、主觀的內在思想,是一種「我是你非」的二分法。因為我們長期以來過於信賴物質,但是我們所處的這一個世界卻是物質跟精神、兩個世界同時在進行的,當我們只認識到物質的世界,矛盾、煩惱、痛苦也必定由此而生。

而且,由於我們已經長期習慣於擁有它,所以,我們一直想要永恆的擁有它,我們不希望失去它。然而,這個世界是諸行無常的,世事變化多端,往往超出我們所能理解、所能控制的範圍。因此,我們內心常常存有不安,但自己並不知道,日積月累之下就會造成負面的影響,形成煩惱、憂慮、牽掛,而不當的行為又會形成不當的結果,因果相雜,就會成為非常複雜的網,網住我們的身心,形成慣性中的慣性

了解諸行無常這個觀念之後,第二步是要學會如何簡單地過日子?方法是:諸法無我。就是不要將「我」加入這件錯綜複雜的事情裡頭,將「我」當成公正的第三者,就可以分出對錯。若加入我們自己的情緒,那可能「公親變事主」(台諺),二個人的是非很可能就會變成三個人的是非。如小孩吵架,父母也加入是非,即是無法洞悉「諸法無我」的道理。

「諸法無我」的功夫可以從生死觀著手,即白雲禪師所說的:「如同死人一般的活著」。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如果明天就死去,自然就不會去計較了,善良本性,自然也會散發出來。

當「諸行無常」與「諸法無我」都修到家的時候,那時超越的觀點可謂超乎天馬行空,那時正確的判斷可謂異於常人,或許外人會將你當作瘋道人看待,但是若遇到具有慧根的甄士隱時,就能了知你是已經達到似瘋非瘋涅槃寂靜」的境界啦!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zmind&aid=1698646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飛飛 ^__*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善念
2008/03/18 23:19

身體力行

謝謝    分享

晚安

^___*

ez(ezmind) 於 2008-03-19 18:02 回覆:

要脫離慣性定律的束縛

只有了知"諸行無常"

修"諸法無我"才有辦法喔~

呵呵~~


千帆舞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8/03/18 23:04

帆舞淺懂

謝謝^^


ღღ..〝珍惜 你眼前所擁有的〞~ღ
ez(ezmind) 於 2008-03-19 00:54 回覆:

呵呵~~

懂多少就有吸收多少

慢慢來啦~~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無奈~
2008/03/18 19:02

要破除這慣性,應該需要相當的"嚴以律己"吧!

但這似乎又不通人性了......唉~真是矛盾的人生啊!

ez(ezmind) 於 2008-03-18 21:56 回覆:

"嚴以律己"較偏向道德

而"慣性"較偏向觀念,言語,行為的無法自制,無法作主

最主要除了因為以為有"我"以外,就是不信"無常"

所以,對治方法是了知"諸行無常",修"諸法無我",以上都是在修智慧.

而所謂"人性"也是一種慣性思維,積非成是的結果,正確的方式是慈悲以對.

慈悲加智慧才是正確的人生態度.


春眠。人間如夢,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晚安
2008/03/17 23:44
慣性就如同習氣一樣,久了就變成一種業力.無論好壞
我以詩度量生活,以色彩豐富我的人生; 帶著夢的羽翼飛天.
ez(ezmind) 於 2008-03-18 04:51 回覆:

沒錯啦

慣性=習氣=業力

不分好壞

不分大小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輪迴
2008/03/16 22:54

知道歸知道、、、

不過,人好像就是很容易重複在這樣的輪迴之中!

是慣性,也是惰性吧……

ez(ezmind) 於 2008-03-18 04:45 回覆:

是啊~~

可見這個力量有多麼強大

讓我們無法自制,無法作主.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這便是人性
2008/03/16 15:50

我也常常這樣阿

明明在上次報告快趕不完時發願以後一定早些做

結果現在在趕歷史小論文  說起真是慚愧  唉

ez(ezmind) 於 2008-03-16 16:46 回覆:

可見這個慣性力量有多麼強大啊~

現在了解了

下次還會嗎?

呵呵~~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