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2/08/24 00:01:34瀏覽1008|回應0|推薦3 | |
談談八旗士兵裝束。 有清一代,皇帝不論是舉行閱兵大典或者舉行圍獵抑或皇宮護衛,都需要為數眾多的八旗士兵參與。 據<大清會典>訂定,最初的八旗將校和兵丁盔甲都是鐵質的。兵丁的標準裝束為上衣下裳,內襯棉布外襯鐵葉,這是為了因應各種戰事而特別訂製。可是這種盔甲有個缺點,那就是極為沉重導致行動不便。 乾隆二十一年下詔皇帝大閱,士兵操演戰陣改穿綿甲,開創八旗軍綿甲之制。現今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八旗士兵盔甲全為綿甲,看不見早期的鐵質盔甲。 附帶一提,這些兵士盔甲均由杭州織造局製作,其形式尺寸皆有嚴格規定,以保證軍容的整齊劃一,以壯軍威。這些盔甲製作完成後,再由清宮武備院統一發放。 那麼,皇帝的裝束呢? 皇帝大閱御用甲冑、鞍韉、刀劍等等皆由內務府承作,並由府庫收藏。 舉乾隆帝為例。 皇帝大閱胄牛皮胎髤黑漆,頂鏤空金龍寶蓋鑲嵌珍珠,前後金龍雲紋飾以珍珠;胄上植纓,纓頂端鑲嵌大東珠,纓管飾以金蟠龍紋,並垂飾以大紅片金黑貂纓二十四條。 皇帝大閱甲由上衣下裳護肩護腋還有袖襠組成,通身明黃緞繡彩雲金龍紋。 特別的是上衣正中懸配鋼質護心鏡,四周還繡有金龍雲紋,這是標準的戰士裝束,作用是保護人體的重要部位-心臟。 下裳面以金葉片、金帽丁、彩繡龍紋戲珠相間排列。綜上這些型製與《欽定大清會典圖卷》規定吻合。 事實上清代每位皇帝皆有自己的特別訂製的大閱甲冑。 這是因為每個人身高體態不同;再者,清代每位帝王對於上一代帝王服飾皆本於"敬天法祖"思想珍而藏之,並且綴以標示,表明哪個皇帝御用過,對於甲冑名稱質地和鑲嵌珠寶數量亦有明白標示。 其他武備,例如馬鞍和弓箭也都本於這種思想珍藏之。 這可顯示滿族敬老尊上的傳統文化是如何影響後代子孫。即使貴為皇帝,亦不能輕易打破或者壞了祖宗規矩,否則要招人非議的。 圖例1是康熙帝明黃緞繡平金龍雲紋大閱甲,上衣長75.5公分,下裳長71公分,盔高33.5公分。這套盔甲特別的是頭盔四周鑲梵文,這表明康熙帝崇信佛教,或者自喻為佛的化身。 圖例2是八旗鎧甲裝束,色澤鮮豔華麗。只能說少數民族的配色和用心是傳統漢族比不上的;不只滿族如此,台灣的阿美族服飾墨汁亦特愛,蓋因頭飾繁複亮眼活潑,以女子禮服而言便有珠冠、裙、有袖上衣,腰身飾以檳榔袋,十分美觀。 |
|
( 創作|連載小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