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2/08/15 09:35:35瀏覽2194|回應0|推薦3 | |
這節話題十分輕鬆,前文提及墨汁和蒙古國來的男士合影留念,不知讀者記得否? 直到表演結束上台合影,才發現另外二位女士亦是人高馬大骨架奇大,和墨汁多年前暢遊紐西蘭遇見的原住民族毛利人一樣。 總之,當下的墨汁覺得就是南方矮小人種遇上北國民族吃上高度矮人一截的悶虧。 二位女士「高人一等」不在話下,虎背熊腰的男子靠近墨汁,墨汁不由自主打個突!害怕身著傳統服飾的蒙古勇士彎刀一出那就頭身分家,當下立即向台下的觀眾說掰掰。 又高又壯的感覺襲來讀者得以想見這位現代蒙古國男士體格之優勢。總之若無法想像,想像朝青龍在相撲台上的氣勢就對啦。 陳墨回頭審視畫像中的愛新覺羅先生,身形酷似現代這位蒙古國男士,得以想見其體型偉岸。 引用史料之前陳墨好奇查閱網路世界各家說法,五花八門無其不有。 有學者認為有清一代帝王最矮小的是光緒皇帝,身高約莫1米65;再來是乾隆皇帝,身高約末1米7;緊接著是雍正帝和康熙帝,身高約1米89;最高大的是這幾位皇帝的先祖--太祖和太宗,接近2米高度。 不過這些數據皆未引述資料的詳細來源,只約略敘述測量方法。光緒皇帝的身高是據其骸骨以現代科學儀器測量得來的;其餘幾位君主則以渠等所穿著之龍袍反推得出。 令人感到好奇的是反推法得出的數據天壤有別;有者推測最矮的乾隆帝身高僅僅1米5,有著推測清代帝王身高最高不超過1米7。 真是這樣嗎?陳墨想起赴日旅遊參觀日本戰國時代(せんごくじだい)某某大名(日本古代封建領主的稱謂)所遺留的戰袍,體型和高度僅僅相當於現代臺灣的12、3歲孩童,約莫1米5。因著親眼目睹,相信札實認真的日本人推測數據可信度極高。 那麼體格呢?談談另一項有趣的量身法。 方法是這樣的,找名高高男模穿上一層又一層的服飾,然後再套上這件單衣以瞭解彼時的雍正帝體型究竟如何? 這名男模穿著數層服飾外套這件單衣仍顯空蕩蕩單薄無比,不足以支撐這件寬大單衣。 得以想見真實的雍正帝體型高大又壯碩,威猛無比。 那麼雍正的父親康熙帝的真實體型又如何呢?很抱歉,墨汁並未親見任何一件康熙帝遺留的服飾(圖片見的不少),不便臆測。 在此引述康熙六年荷蘭使節團抵達北京記錄的一小段文字:「康熙皇帝中等個子,很白皙,約十六歲(誤,真實年齡不滿十四歲),穿著樸實,不時笑著和鰲拜談論馬。」 那一年康熙帝還是個半大小夥子,尚未完全發育長成大人,荷蘭使節說他中等身裁形容的貼切而真實。待其長大成人除非停止發育,否則正常的情況下還要長高高的。 而其相貌和體態和上圖的雍正帝極為神似。 |
|
( 創作|連載小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