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偷之四
2010/09/18 11:27:44瀏覽313|回應0|推薦5



之四




 



技術上最頂級的行竊,可能是藝術品的大盜。風險大,不但要具備高水準的藝術鑑賞能力,事前還要周密規劃,如何躲過層層防護(台北故宮的防護網,世界一流,超越台灣太多的軍事設施防護。),事後如何輾轉流出本國,如何進入特定銷贓市場,此等贓物沒有行情,漫天喊價,如乏人問津則如同一張廢紙,又不能嚷嚷拍賣,且躲避的不止本國警探,而是國際刑警組織。買贓的人購得之後,也不欲張揚,藏諸密室,密而不宣,流傳後世,雖然後世未必識貨。



 



2006年,俄羅斯冬宮發生一夕被盜走兩百多件珍藏,轟動國際的「世紀竊盜案」,保管的女主管在兩百多件文物不知去向後,隨即在辦公室內暴斃,詭異恐怖,媲美電影情節,贓物太大,直乃天文數字,難怪從空空妙手轉為冷冷殺手。我在2003年曾進冬宮參觀,藝術品琳瑯滿目,嘆為觀止,俱為人類珍貴遺產,此案疑雲重重,至今未破。



 



若論全世界的單一藝術品被偷盜的案件大小,應以上一世紀的《蒙娜麗莎的微笑》失竊案,允為排行榜第一名。(有人說麗莎發現她自己懷孕了,所以笑得那麼含蓄動人。反對派說:就是因為她發現自己沒懷孕,差一點,好加在,才笑得那麼明媚楚楚。)1911年,此幅出於達文西之手,懸掛於全世界最大博物館-羅浮宮-的世界遺產,突然只剩下固定畫作的鐵柱。哇!這下子代誌大條!於是警騎四出,警網密佈歐洲,卻是冥如黃鶴。「昔人已攜麗莎去,此地空餘麗莎迷,麗莎一去不復返,畫框千載空悠悠。」



 



不料,無須千載,兩年後抓到啦!此人名Vincenzo  Peruggia,義大利人,為羅浮宮員工。他偷這幅名畫的過程非常簡單,就是躲進清潔用具儲物櫃,趁四下無人,將麗莎塞進衣服裡,然後大搖大擺下班。這漢子了不起!他認為這是義大利國寶,應該歸還祖國義大利。破案後,蒙娜麗莎在義大利全國巡迴展出,數月後才交回給羅浮宮,他只做了幾個月的牢,卻成為義大利的英雄。 



 



     讀書人需不恥下問,君王將相都不恥下幹的則為盜墓,呂氏春秋就記載了盜墓。而項羽、曹操、黃巢、民初的軍閥孫殿英等等,古往今來一大傢夥的高級雲端人士都掘墳盜陵。



 



    《漢書》記秦始皇陵被項羽與牧羊人劫掠破壞:「驪山之作未成,而周章百萬大師至其下矣。項籍焚其宮室營宇,往者咸見發掘,其後牧兒亡羊,羊入其鑿,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燒其藏槨。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者也。數年之間,外被項籍之災,內離牧緊閉之禍,豈不哀哉。」,原來嬴政的陵墓早就被動過手腳了,只不知繼兵馬俑之後,何年會將秦皇的棺槨開挖,而被偷掠過的陵墓又是甚麼模樣?



 



 曹操為漢末雄才霸主(個人認為;曹操不止是在漢朝,也是中國古往今來有限的英主之一,他比劉備、孫權強多了。),不但公然盜墓,居然還有盜墓官,叫做「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專職盜墓挖墳,幹偷盜還有薪資。發丘這個官名擺明了坦蕩為之,誰奈我何?另外一個官名帶上字。哈!哈!曹阿瞞連做賊都有創意。阿瞞,阿瞞,死人不瞞!難怪李宗吾在《厚黑學》中說



劉備臉皮厚,孫權心地黑,只有曹操臉皮既厚心又黑。這傢伙不幹偽君子,敲鑼打鼓堂而皇之的幹真小人,帶種!



 



 他軍費不足,挖了漢時梁孝王的墓。袁紹打曹操,找陳琳起草檄文,文中即有:「………梁孝王,先帝母弟,墳陵尊顯,松柏桑梓,猶宜恭肅。操率將吏士,親臨發掘,破棺裸屍,至今聖朝流涕,士民傷懷。又署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毀突,無骸不露。」,宰相居然親率將士,盜墓現場幹上編劇導演,指揮吆喝,可能阿瞞生性多疑,怕王陵的金銀珠寶太多,軍士挖了後會暗藏私房錢。



果然,梁孝王的墓被他盜出幾萬斤的黃金。

   



 陵墓偷的之多,竟然可以成為兩軍交戰的藉口之一,阿瞞首創!



  
 



曹操親臨現場,欺負死人,一碰到關雲長水淹樊城、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又嚇得考慮遷都搬家,以避其鋒。大丈夫能屈能伸,方能成功,曹孟德庶幾模範乎!



 曹操生前提倡薄葬、秘葬,大概自己幹下盜墓的惡例昭顯,也認定別人一定會盜他的屍骸,反正後世流行山寨版,拿他當模範,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所以身後建上七十二座疑冢。至今也無人知道當年曹宰相的陵園何在?



 



 令人好奇的是,曹丕當年竄漢後,以皇帝之尊,如何為他老子太祖掃墓?



 



     倒是後來李世民在祭魏太祖文中說曹操:「……霍光之佐漢朝,皇綱否而還泰。立忠履節,爰在於斯。帝以雄武之姿,當艱難之運,棟梁之任,同乎曩時,匡正之功,異於往代。」將阿瞞喻為霍光,頗多不實之溢美。但後段說阿瞞:「觀沈溺而不拯,視顛覆而不持,乖徇國之情,有無君之跡。……」,這無君之跡,罵的就是以堂堂皇帝之尊(名義上雖為宰相,實權上就是皇帝。),卻幹上偷盜的勾當,罵的不枉,還稍嫌斯文。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tet0837&aid=4423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