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5/26 22:06:47瀏覽143|回應0|推薦0 | |
2004年底的台灣立法委員選舉,泛藍陣營以超越自身原先預期的成績,維持了國會過半數的高難度目標。選舉結果泛藍以114:101的成績領先,也停止了自2000年以來每戰必敗的下滑趨勢,嘗試從谷底攀爬。如果再加上10席無盟及無黨籍的當選人中有8位屬性偏向藍軍的結構來分析,民進黨若欲以行政資源來招募藍軍或無黨籍委員倒戈來達到實質過半的目標,將會面臨相當程度的困難,未來藍軍掌握立法院的態勢相當明朗。這場選舉的結果,相對於如果泛綠過半的情形,極可能改變了台灣未來三年的政局發展的形勢。如果泛綠過半,陳水扁總統將無疑成為新強人,掌控台灣未來政治發展的主導權,例如制憲、正名、追討國民黨產、以及修改教科書等,而泛藍陣營在再度受創之後,將很難在相同的立足點上和泛綠競爭。但是泛藍穩定過半的結果,不但抑制了幾年來急獨的快速成長動力,也對陳總統未來的權力行使,設下了重重阻礙。 從宏觀面來看,陳水扁總統未來將面臨三重壓力的包圍,第一重壓力在民進黨內部。選後民進黨內對陳總統一人獨攬權力、主導議題而導致敗選感到不滿,有許多立委公開發言檢討陳水扁的責任,這種現象在近兩年來相當罕見。而陳總統也順勢辭去黨主席的職務,為敗選負責。黨內具備接班實力與意願的政治領袖,一方面冷眼旁觀局勢的發展,另一方面也瞭解到陳水扁對未來指定接班人的權力及影響將大幅衰減。未來的接班競爭,必須要靠己身的努力,而非高層關愛的眼神。高雄市長謝長廷說,未來的接班競爭關鍵,不是誰被安排在什麼位置,而是2007年時誰最受民意支持,就一語道破了其中的奧妙。 第二重的壓力來自於泛藍。泛藍挾國會多數要求組閣,並且未來在預算和法案上都擁有否決權,將會讓陳總統第二任期很難施展。泛藍在上一屆的國會雖然就已經過半,但是因為心態上始終認為2004總統大選可以奪回政權,因此並未嘗試積極立法來主導政局。現在意外地擁有穩定多數,勢必會嘗試以積極立法的方式主導政局,例如連戰主席所宣示地將以國會多數發動兩岸交流即為一例。選前提出的九大立法政見,也會是未來泛藍在國會主導推動的重要議程。 第三重壓力則來自於外在環境,包括美國和中共的反獨壓力,以及國際環境對台灣外交的不友善,也亟待陳總統突破,其中美國的態度對台灣政治的影響尤其重要。美國官方公開重申反對台灣正名,以及兩岸單方面改變現狀的任何作為,讓台灣民眾感受到急獨所帶來的風險。尤其當美方表明無義務為台灣作戰的說法,也使得民眾重新評估這股本土化運動所可能帶來的安全風險。這三重壓力的現實環境,將構成對陳水扁總統未來三年任期的極大挑戰。他的主觀意願將受到一定的限制,而必須在這幾重壓力下求取平衡。 本文接下來將分別從選票結構分析、選舉結果意義、選後政局變化以及兩岸關係發展等面向,對2004立委選舉作分析。在選票結構上,從政黨得票率來看,和三年前的立法委員選舉相比,民進黨成長2.34個百分點而台聯則維持平盤。在泛藍部分,國民黨(含新黨)成長了4.27個百分點而親民黨則下滑了4.67個百分點,顯示選票的消長主要在泛藍內的移動,而非藍綠的板塊之間,三年以來的藍綠板塊並沒有太大的變化。尤其在分析得票率時,必須考慮到提名人數的因素。在台灣的複數選區制度下,提名人數越多,不必然當選席次越高,但是總得票率一定越高。民進黨是各政黨中唯一提名人數比上一屆多的政黨,因此2.34%的成長,只能說是平盤。整體來說,雖然選舉的結果對泛藍在政治上算是獲勝,但是在選票結構上,並不能說是泛藍的勝利或成長,只是維持了上一屆的基礎。 但是如果我們跟三月間的總統大選得票數相比,則有不同的觀察結果。陳水扁在三月份得到647萬張選票,而連戰得到644萬票。如果拿立委得票數和總統得票數相比,泛藍在立委選舉中比總統選舉的得票少了189萬票,而泛綠在立委選舉則中少了224萬票。這樣的比較顯示泛綠選民在這次選舉中熱情的程度不如泛藍,在台灣的歷次選舉並不常見。 泛綠選民,尤其是淺綠,的投票意願明顯下滑,和選舉過程及議題有絕對的關係。有民進黨委員戲稱,這次選戰的主軸為「阿扁說」,在競選過程中一一拋出柔性政變、清查黨產、改黨徽國徽、正名、終結連宋等政治議題,並無法讓政治意識不高的選民產生認同感。而政務官跟進所引發的教科書及國家考試科目爭論,更擴大了爭議的範圍。這些議題反而動員了深藍選民的危機意識,呈現出相對較高的投票意願,這可能是決定選舉結果的一個重要關鍵。 從三月份的總統大選結束之後,台灣內部掀起了一陣檢討以「愛台灣」作為選舉訴求是否適當的討論。當這項長期被操作的政治議題開始引起反思,可能也意味著其邊際效用將開始遞減。立委選舉結果顯示制憲正名或是本土化等議題,在未來的一段時間之內,能夠為民進黨帶來的選票成長,可能已經達到了「天花板效應」。未來如果不能回到能夠吸引中間選民來擴充版圖的公共政策議題,要維持過去選票持續成長的趨勢,將有相當程度的困難。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投票率的下降所反映的選民冷漠現象,藍綠陣營都必須要深思如何以正面的作為及公共政策的訴求來爭取這消失的四百萬選民支持。從另一方面來看,由於投票率不到六成,黨派意識較薄弱的選民缺席的情況下形成藍綠對決,結果藍綠形象不強烈的高民調候選人紛紛落敗,例如沈富雄、陳學聖、施明德、張溫鷹、以及蘇盈貴等等。但是從政黨的整體消長來看,意識型態相對較為強烈的台聯和親民黨,算是這場選舉的相對輸家。表示台灣民眾就算在意識型態較強的選民當中,也相對支持形象較溫和的政黨,這個現象也值得政治領袖深思。 藍軍之所以能夠在這次選舉中獲勝,最大的功臣在於總量管制,讓兄弟鬩牆的衝突有效降低。而泛綠因為提名過度而民調又失準,配票的結果不如預期。相對而言,民進黨雖然還是擁有較高的席次紅利,但是並無法再享有過去的明顯配票優勢。 這次立委選舉對未來政局,至少有下列的影響。第一、陳水扁總統確定無法單獨掌控全局,而必須學習和在野黨妥協,才能在卸任時留下政績。在選後隔天聯合報的民意調查中,陳總統以34%的滿意度和51%的不滿意度,創下了聲望的新低點。即使是民進黨的支持者也有24%表達不滿。泛藍過去三年雖掌控立院多數,除了在幾個政治衝突性較高的法案如公投法和真調會條例之外,並未試圖強力主導立法過程。經過今年兩次大選的衝擊對抗,未來藍軍有可能會採取以強勢立法來主導政局的作法。例如修法取消防禦性公投的設計,或是改變中選會的組成和運作方式等。因此陳總統有必要思考改變過去較為衝突式的政治風格,尋求朝野的最大公約數來推動政務。陳總統辭去黨主席時,矢志從此要做為全民總統,未來要謙卑執政,但是這樣的低調風格是否能夠持續,將對未來政局產生關鍵性的影響。 第二、在內閣改組部分,泛藍在選前提出江丙坤組閣的口號,確實會對陳總統及游錫堃內閣造成壓力。在法理的層次上,提名權在陳總統手上,當然可以自行決定閣揆人選。但是在政治和民意的層次上,江丙坤成為泛藍虛幻組閣權下有形的比較標準。未來提名的人選,如果聲望比不上江丙坤,陳總統的聲望將再度下挫。但是如果提名具有人氣的蘇貞昌或謝長廷,則會引發2008卡位戰以及提前跛鴨的顧慮。陳總統固然不會交出組閣權,但是如何在兩害相權取其輕,或是提出具備創意的人選來突破困境,則考驗陳總統的智慧。例如具備財經專長但政治色彩不強、或是在某領域享有成就亦有民間聲望的人士,都可能在目前的環境下脫穎而出。 第三、在泛藍的整合上,選舉過程的恩恩怨怨以及合併後人事安排的不易,使得國親合併不太容易如期在二月完成。展望未來幾年的選舉,分別是2005年的縣市長、2006年北高市長以及2007的單一選區立委選舉,對於較小的政黨相對不利。而有志於未來選舉生涯規劃的親民黨政治人物,可能有和黨中央不同的考量,造成宋楚瑜主席的壓力。長遠來看,整合的壓力將持續存在,被視為反對整合的一方,在選戰中會持續居於不利的位置。宋楚瑜主席選後一番砲轟國民黨並宣示不願再討論合併的談話,讓親民黨在泛藍支持者眼中受到重創,而親民黨隨即也改口絕對不會和民進黨合作。這顯示泛藍選民的意願和壓力終究還是決定政黨分和的主要因素。 第四、在泛綠的合作部分,台聯選舉的失利,將會大幅削弱李前總統在政壇的影響力,而台聯個別政治人物也將會開始思考後李時期及單一選區制度的衝擊,尋找新的定位。因此台聯政黨未來整體的發展,將會遭遇瓶頸。而選舉結果也顯示急獨的訴求並不能有效擴張版圖,反而可能窄化未來的發展。因此台聯也必須嚴肅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 第五、在未來的憲政改革問題上,陳總統原計畫主導的2006年的新憲議程將胎死腹中,下一階段的憲改方案主導權還在藍軍手上,例如中央政府體制五權或三權分立,閣揆同意權是否恢復等問題。換句話說,未來的憲政改革,將不會涉及任何具備意識型態或可能觸動兩岸敏感神經的議題。因此憲政改革將有機會跳脫「制憲」、「修憲」國家認同對抗的層次,將焦點轉回操作面的規範討論上,對憲政的正常發展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第六、在兩岸關係部分,泛藍勝選不必然表示兩岸關係會有積極正面的發展,畢竟大陸政策的主導權還是在陳水扁總統手上,但是由於2006公投新憲可能引爆的衝突引信已經拆除,因此兩岸關係短期內可望維持穩定的局面。而台灣的民意壓力,也不再能夠成為民進黨政府面對美國壓力的有力理由。而選舉結果也破除了所謂泛綠長期執政的迷思,未來的總統選舉將是一場開放的賽局,人人有希望、個個沒把握。這樣的局勢也讓北京可能會暫時維持目前不作為的低調方式處理台灣問題,靜待未來情勢的變化再作因應。而泛藍在選後,極有可能以其國會多數的席次,推動兩岸之間的交流與對話,如此將會對行政單位帶來極大的政治壓力。而美國在選後可能更明確地繼續扮演台海警察的角色,一方面勸阻台灣不獨立,另一方面希望大陸不動武。而兩岸是否能夠走上談判桌,關鍵還在於對「一中原則」的歧異,雖非完全不可能解決,但是難度非常高。 民主國家中,選舉是民意定期的集體反映,也是政治人物調整作法最佳的參考指標。這場選舉中,選民顯然表達了要穩定現狀的主流想法,不願意將權力完全付託(mandate)給泛綠陣營作全盤的改變,也沒有給泛藍陣營太大幅度的勝利,只有剛好過半。藍綠陣營都有相當大的反省改進空間,尤其是為何有四百萬選民在三月選完總統之後卻選擇在12月的立委選舉中缺席。在泛綠部分,要嚴肅思考執政後是否和民意逐漸脫節的問題。選戰節奏打的虎虎生風,議題操作完全主導媒體報導,但是卻顯然和民眾想法有落差。未來如何回歸執政的基本面,避開爭議議題而致力於民生議題,將是重大的挑戰。陳總統第二任的任期轉眼也過了半年多,這兩任的執政時間,會在歷史上留下什麼樣的紀錄,取決於未來兩年的表現,陳總統應有相當大的急迫感。 在泛藍的部分,如果沈浸於勝選的表象,而未能深切反省在野四年多以來既不能明確提出己身主張,又無法有效監督執政作為的表現,將種下下一次敗選的種子。因為這一次的勝選,實際得利於民進黨的負面表現居多,並非選民大力肯定泛藍的結果。台灣的選舉,有時會出現所謂鐘擺效應,亦即上一次的贏家成為下一次的輸家,就是這個道理。泛藍當今唯有珍惜選民所給的立院過半機會,全力推動選前承諾的民生法案,並有效率但有節制地監督執政黨,才能真正從谷底攀爬,有機會重新執政。另外政黨體質的改造以及人事年輕化等世代交替是否成功,也是未來決定泛藍競爭力的重要因素。我們衷心希望,藍綠雙方能夠深切自省,將台灣的選舉政治從過去的負面漩渦轉化成正面積極的力量。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