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3/04/19 21:20:58瀏覽2505|回應9|推薦31 | |
近日報載,郝龍斌所主張的讓陳扁保外就醫、反對核四以及任用綠營蘇系人馬的張金鶚為副市長等一系列讓外界稱奇的奇招,原來後面幫忙出主意的是陳文茜。這就是了,本來我一直認為這些都是郝的副手丁策士的主意。但我總認為丁是不會主張用陳扁人馬的(因丁曾是新黨大將趙少康的競選時負責民調的策士)。而陳文茜則本來就是民進黨的文宣大將,她自然會想到推荐綠營人士幫郝的土地問題解套。
我對郝的最近三項眾重大主張或用人策略背後所打的算盤,試分析如下: 就一、主張對陳犯保外就醫而言,馬拙對保外就醫的解釋就是放了。馬對法律的固執不化,反在此發揮了正面作用。他好似清末不戰、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的葉名琛。在未面臨極大的壓力前,他是絕不會輕易答應放陳犯出來的。此點應可稍慰紅衫軍。
綠營在了然馬的堅持態度下,它們的計策就是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也就是保外就醫喊得尬天響,但骨子裡的策略則是尋求就地安養(即待在榮總不動)。然而綠營也明白,如果由他們出面,喊的再大聲也是沒有用的。所以由非常覬覦2016年大位的郝龍斌出面,作極大程度的配合喊話,如此成功機會必然甚大。這個媒介任務當然由一向遊走藍綠兩黨的陳文茜擔綱,最為合適。
由於泛藍陣營一般對陳、趙二人評價不錯,估計馬是會被動順勢答應的。照目前看來,這個策略基本上是成功的。就是說馬在輿論的升溫下,將與綠營雙方各讓一步。
事實上,我們看到趙在他的水果報專欄及電台節目中,早就一再表達對陳犯保外就醫的主張,這其實是與郝遙相呼應的。
行文至此,忽聞陳犯將移送台中培德醫院戒護就醫的消息。我認為這是一個各方勢力妥協的結果。也就是郝的影響力多少發揮了作用,終於讓陳犯獲得喘息。然而,郝終將發現此舉實已觸怒了一大堆的紅衫軍,最後必將於2016年的選票上反應出來。
就二、郝的強硬反對核四的發言。例如他說「若明天公投,我會選擇不支持核四續建」等等,讓人感覺有著非常強的針對性。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對江宜樺強勢主導核四公投的不滿。當然也有對江可能成為馬在2016年接班人一事,有很大的不安。
簡單說,郝明白自己的政治前途,是絕不能依靠馬的關愛眼神。所以大聲說出多數民意的想法,以搶先取得道德高度。雖然我一向認為核四的議題不應搞成像信仰或道德一樣,但島民顯然不吃這一套。故而郝的道德光環已在他不斷反核四的發言下慢慢形成。整個感覺像是2008年馬島主高調的以清廉做為政治訴求一樣,都是在道德高度上取得先機,才會大贏對手。當然這種深奧的道理,教營養學的郝大兵教授是不會懂的。但他不懂沒有關係,只要遵守操盤手陳趙丁的作業流程,照表實施就行了。
對郝的搶佔反核道德高地,我認為純以選舉策略而言,是非常成功的。但我對政客將如此複雜的台灣能源議題簡化,且依然對台灣能源難題的無解,是不滿意的。我認為對一向主張節碳救地球的陳文茜而言,是必須說清楚的。
(註:陳文茜現下不斷的呼籲大家都去購買太陽能熱水器及LED燈,我認為效果非常有限。中國最大的太陽能廠—無錫尚德,最近已宣告破產,明白嗎?又德國在開始減少使用核能發電後,卻大幅增加購煤,使得二氧化碳也跟著大增。請問難道德國不懂嗎?)
就三、郝居然任用一位一向對有房地產空頭總司令之稱的張金鶚教授,擔任副市長。我是不看好的。因為就像陳文茜當時極力主張的降低遺產稅。最後遺產稅從50%降到10%。造成的結果就是台灣經濟雖然表現不出色,但房地產價格卻一直飆高的矛盾現象。讓年輕人終生望屋興嘆。
原因就是熱錢因為遺產稅解套,因而大舉回到島內炒房。明白吧!我想請問房市空頭總司令的張教授,你有何能力將這些熱錢再請出去呢?是回復遺產稅為50%嗎?不要搞笑了。所以奓望居住正義的勞苦大眾,你們就慢慢等吧!
總之,為了2016年的總統大選,在五都市長民調名次中長期敬陪末座的郝龍斌,已經開始提前以行動表示參選之意願。然而就它所請的策士們,所開的藥方而言,我認為是不靈光的。因為它的斧鑿痕跡太大,完全不像郝一慣的作風。最後,就如馬在上一任期一樣,雖然拼死討好泛綠選民,卻是一張票都沒有撈到,反而在2012年大選時比2008年少了77萬票。
其實郝的最佳策略就是不要學馬當時的父子騎驢,一下向藍(東),一下向綠(西)。其次,就是施政不要接連犯錯。最後,不要誤以為找媒體高手來操作泛綠群眾,做出粉飾太平或出奇招,造成泛綠群眾倒戈相助;最後一切証明將適得其反。
不要忘記,兩年前的花博,差一點讓郝翻不了身,那時實際負責花博業務的不就是媒體人出身的副市長李永萍嗎?另外,2004年,連戰選舉的核心策士不就是陳文茜嗎? 2008年,選前最後一天晚上是誰邀請謝長廷上電視專訪呢?
總之,媒體人一切都是用嘴巴講的。他們通通都沒有真正進廚房的實務經驗。所以他們的話多半理想多,但都不切實際。
所以郝及他的策士們,最後將發現一切的人為操作,都將成為鏡花水月,泡影一場。因為,客觀的世界,是不以人為主觀的意志可以紐轉的。徒靠智謀,不依政績表現獲取的位置,終究是夢幻一場。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