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談市場的稀缺性
2022/02/08 17:58:35瀏覽1542|回應1|推薦18

市場的有限規律性,是指在市場經濟活動中,市場不僅僅是交易場所,而且是一種最重要、最稀缺的資源。無論在國內或在國際間,市場總是有限的,這是中國思想家何新的獨家創見。

 

1989年天安門事件,中國再度被西方封鎖,何新提出人權應包括生存權及發展權,被鄧小平採納,這除了給了中共強大的底氣外,也給何新奠定了思想家的地位。

 

何新認為中國最令西方發達國家感到害怕的是中國的廣大資源在改革開放中得到了解放,也就是中國具有的數量龐大的廉價勞力資源,包括了體力勞動力以及智力勞動力。

 

由於中國的文化素質(包括勤儉與道德)十分優秀,這種優秀而廉價的勞動資源的大量釋放,使得中國的產品能在短期內大面積的佔領全世界的消費市場,然而這種大量生產的優勢,往往造成產能過剩的問題。

 

事實上,產能過剩的問題,在2001年,中國進入世貿後就發生了,但20年過去,產能過剩並沒有造成中國困擾。所以,產能過剩並不是問題,真正問題在於市場。

 

日本那樣一個小島上,住著1.25億人口,就人口密度、資源緊缺、土地稀少以及老齡化程度(按日本從1970年代初,就進入老齡化社會)而言,日本比中國的問題要嚴重得多,但日本仍然能夠長期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主要就是通過高明的外銷手段,讓日本將全世界當成她的市場,獲取了巨大的利潤,也因此解決了產能過剩的問題。

 

美國沃爾瑪超市就是吸納美國及世界產能一個顯例,也就是它提供了全世界民生用品的重要市場。當然,這種跨國超市不是一般國家輕易辦到的,如法國的家樂福、台灣的全聯超市、日本的7-11以及全家便利店等,都是一種難得的市場,它們完全可以吸納全球民生工業的產能。

 

不同的行業,就有不同的市場,如股票市場。若是沒有股票市場,產業就很難募集資金,所以股票市場,也是很稀少的,以大陸之大,也不過只有上海及深圳,最近才又增加了一個北京,另外債券市場也是一樣稀缺的。

 

整個20世紀,英美全球化的本意,就是要搞全球的殖民主義化,通過全球國際分工,讓英美成為資本和技術的上游供給國,然後把其它國家變成外圍的中下游輕工業化或是加工、代工國家。

 

總之,上中下遊的工業鏈再如何完整,若是沒有市場,都是徒然的,這也是鄧小平的改革開放,就先從市場經濟下手的道理。

 

中國現在早就由生產大國,變為市場大國,所以,他的雙循環經濟政策,就因此而開展,也就是外銷與內銷並重,這是一個高明的作法,所以,他現在歡迎外資進入大陸,甚至主動舉辦進口博覽會。

 

中國市場大國的經濟勢力,比起他的軍事力量,還要強大。從一帶一路開始,這個態勢就慢慢形成,尤其今年正式進入RCEP以後,更是後市看好,而中歐雙方投資協定,也將在今年完成,這個新的變局,將帶給中國經濟巨大的動能。

 

2018年12月,中國人民銀行與阿根廷央行簽署人民幣及阿根廷雙邊本幣互換補充協議,本幣互換額度從700億人民幣擴大到1300億人民幣,按本幣互換,也是中國打開新的金融市場手段我們也看到中國公開支持阿根廷的馬爾維納斯島(福克蘭島)的主權;另外,中國第三代核技術的核電廠,將出口阿根廷,投資額達80億美元。所以,中國的手早就伸進美國的後院,習大的平視說,不是玩假的。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ricwy1029&aid=171629002

 回應文章

blackjack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2/02/08 22:39
中國的核電廠也該加緊替換煤電廠,減碳救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