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未來少年2014年8月號(第44期)
2015/12/18 14:13:21瀏覽24|回應0|推薦0

未來少年2014年8月號(第44期)

這一期的未來少年,在一開始的公益篇,介紹了一種「踢不爛」足球,這種足球的發明人是美國人賈尼根,以特殊材料製成的球,不需充氣,而且刀刺、車輾、獅子咬,都不會變爛或爆破,壽命長達三十年,最適合在充滿碎玻璃片、石礫和鐵絲網的貧窮環境中使用,他希望能把這顆任何環境都能玩的足球,送給有需要的人,特別是貧民區的孩子。

賈尼根與妻子連結上百個援助弱勢團體的組織,以買一捐一的方式,已經送出超過85萬顆球到167個國家,雖然捐贈一顆球需要付出台幣約920元,但是這項愛心專案仍然持續大受歡迎,因為他們相信,遊戲不但可以幫助貧困、受創的孩子,撫平他們的心靈痛苦,還能夠啟動受創社區的重建。這個球也算是台灣之光,因為目前唯有使用台灣的技術,才能生產足夠的數量,滿足需要的孩童。

雖然這本雜誌是給少年看的,可是大人看,也可以增廣見聞,像這顆踢不爛足球,我沒有在其他的報章雜誌或網路上看過相關報導,台灣的專業技術真的很厲害,像這種消息,為什麼新聞都不會報導呢?

這一期的特別企劃,介紹飄著花香的水都-阿姆斯特丹,這個興建於十二世紀的歐洲古城,有個屬於自己的獨特符號:三個叉叉。這個像密碼的符號,代表什麼意思呢?據說三個叉叉分別和水、火、黑死病有關。阿姆斯特丹比海平面低,常常淹水,聰明的居民利用風車抽水,同時蓋了堤防避免海水倒灌,並在四周豎立標示,把水打了一個大叉叉,以杜絕水患。

第二個叉叉是希望避免火災發生。十六世紀以前,城市裡的房子都由木頭建造,只要一發生火災,附近的街道都會遭受池魚之殃,後來特別乾燥的地區改用石磚蓋房子。

最後一個叉叉代表黑死病。十四世紀歐洲最可怕的傳染病,當時疫情相當嚴重的阿姆斯特丹,感染人數之多,幾乎將近滅城,於是阿姆斯特丹人又想到畫叉叉的傳統,說也奇怪,黑死病的病例陸續減少,叉叉這個符號彷彿保護了市民。

說到荷蘭,就會想到風車、木屐、鬱金香,位在市郊的庫肯霍夫公園,有上百萬朵的鬱金香,美的好壯觀,十幾年前曾經去過,印象深刻。鬱金香雖然市荷蘭的國花,但其實最早種植鬱金香的國家是土耳其,土耳其人大概從來沒想過,原本遭歐洲人視為「難吃的土耳其洋蔥」的鬱金香,竟然會搖身一變,變成荷蘭國花。

阿姆斯特丹在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曾經是德國集中營的分部,安妮日記一書的作者,當年全家就是逃到了阿姆斯特丹,躲在一棟狹長的建築物裡,這棟建築物被保存了下來,現在成了安妮之家,到這裡參觀,可以看到像迷宮的房屋動線、藏在書櫃後方的密室,以及救助者送來的生活用品,讓人感受到戰爭的無情和人性的溫暖。

說到荷蘭,當然也不不提梵谷,不過介紹梵谷的書太多了,就不再贅述了。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rica61329&aid=39327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