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父後七日
2014/03/18 15:20:27瀏覽26|回應0|推薦0

寫於2011/7/14

這部電影很有名,昨天才看過,但這本書上個禮拜就看完了。兩相比較起來,散文精簡許多,但影像的魅力真的不容小覷,尤其是那段道士不時喊女兒來哭的那段,飯吃到一半被喊去「哭爸」,嘴裡的飯還噴在棺材上面,用如此讓人「笑到」會噴飯的反差手法來呈現兒女對父親所能盡的一點最後一點「孝道」,還真讓人百感交集啊!

這本散文集,除了收錄這篇改編成電影的〈父後七日〉之外,還有許多作者從童年到成長之後至外地求學語出社會工作的生活片段,是一本頗能獲得共鳴的作品。

書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一個人,是作者沒在電影中軋上一角、卻佔有很重要地位的小學同學,因為他是幫忙送便當、餵飽大家的食堂小開。並不是因為便當好吃而讓人印象深刻,是因為他的名字叫「基石」。「基石」用國語唸,並沒有什麼奇怪的,可是你用台語唸唸看,就知道為什麼了。所以,給小孩取名字的時候,記得用台語唸一下,看看有沒有什麼諧音,免得孩子從小就被取綽號,而且讓人一輩子難忘。

看到這好笑的一段,果然呼應了作者在後記中所說的,書要好看,也要好笑,這樣人家才會記得。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rica61329&aid=11808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