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在臺北長大
2014/03/03 11:34:10瀏覽157|回應1|推薦6

寫於2011/4/17

看了這本書之後,對施寄青有了不同的認識,一般人只知道施寄青因為遭逢婚變,為了幫助和她有同樣遭遇的婦女,創辦晚晴協會,推動婦權運動,卻不太清楚她為何會走上這條路。

坎坷的童年生活、悲慘的求學生涯,母親因為無法一個人照顧三個孩子,便將小學二年級的施寄青和小她一歲的妹妹送到育幼院,只留下弟弟,重男輕女的枷鎖,讓施寄青從小就得不到母親的關愛眼神,但也造成了她堅強獨立的個性。

施寄青從小的學業功課就不好,常常是班上倒數一二名,但她非常喜歡閱讀,在這本書中她也提到「我一生成就要歸功於大量閱讀,從不以學校教育為限,到老都汲汲於自我教育。為人師表時,從不重視學生的在校成績,重視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

回首往事,已邁入花甲之年的施寄青,可以輕鬆的一笑泯恩仇,但在當時,真不知哪來的勇氣,讓她可以一路走來仍抬頭挺胸,只能說真的很佩服她。

從施寄青的身上,可以看到閱讀帶來的力量。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rica61329&aid=11473746

 回應文章

茶花小屋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3/03 21:10

看到妳blog名字

就想起琦君的文

點進來

又看見妳對施寄青老師的書本介紹

文字不多,但字字重點

很棒

 

維維(erica61329) 於 2014-03-04 09:42 回覆:
因為我是琦君的書迷,從國中開始就很喜歡讀琦君的作品。謝謝您來我的書房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