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科學教養與學習
2014/01/02 11:28:44瀏覽71|回應0|推薦0

寫於2010/3/1

洪蘭教授在這本書裡,分享了許多科學教養與學習的觀念,其中這篇「強迫分離,讓孩子飽受驚嚇」,讓我身有同感。

洪蘭教授提到某次到一個幼兒園演講,看到一個小男孩,蹲在角落哭泣,老師說他從開學到現在都是這個樣子。洪蘭教授覺得不忍心,但又不好說些什麼。剛好孩子的母親來接他,孩子一看到媽媽,馬上撲進母親的懷裡,緊抱不放。

洪蘭教授發現這個孩子的母親是她以前的學生,於是忍不住上前去多管閒事。

孩子的母親說,其實她也很捨不得,但大家都跟她說要訓練孩子獨立,說孩子五歲了,不去上學是害了他。旁邊的家長見狀,也七嘴八舌提供意見。

洪蘭教授說,當孩子還沒準備好,就被迫與母親分離,長期的驚嚇,對孩子來說是不好的。每個孩子都不一樣,別套公式教養。有時太早被迫獨立,反而受創傷。

教養孩子是藝術,沒有公式,照書養的孩子,不一定快樂。

每次開學,都會有幾個哭著不讓媽媽走的小朋友,有的孩子甚至哭得死去活來,每天早上都要上演一遍。其實每個孩子的狀況都不一樣,如果母親離開之後,孩子就可以停止哭泣,會和同學一起玩、一起上課,直到放學,那狀況應該還好,所以遇上這種孩子,我們會要媽媽當機立斷,送孩子進學校就離開。可是如果遇上那種哭一整天的孩子,我們會希望家長考慮,是否暫緩入學或者家長留下來陪讀。因為讓孩子在學校哭一整天,孩子什麼都沒學到,隔天更不願意踏進學校。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rica61329&aid=10305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