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
2019/01/02 10:45:29瀏覽216|回應0|推薦2

這本書是作者顏擇雅發表於《天下雜誌》的文章,經過增刪改寫,集結成這本書。
其中有一篇〈為什麼超時工作〉提到,台灣的工時為何那麼長,一大原因是,企業誤把工時長短當做熱愛工作的指標;還有一個可能的理由,就是企業想要節省人事成本。但真正有心創造價值的企業,衡量員工熱不熱愛工作,應該是要看發掘問題、解決問題的積極度,而不是工時長短。工時超長的代價絕不僅是健康和生活品質受影響,還有心態上的未老先衰,並且把公司上上下下都兔子變烏龜。
真的,這是個怪現象,既然有下班時間,為何時間到了,沒人要當第一個下班的人呢?因為準時下班的人,會被長官認為不認真。
還有一篇〈高等教育的科技海嘯〉,作者說,這場海嘯就是線上課程。一開始,大家以為線上課程就等於MOOCS,也就是英文「大規模開放線上課程」的縮寫,台灣又譯成「磨課師」。資金大筆投入,名校紛紛為旗下明星教授錄製教學影像,《紐約時報》宣布2012年為「磨課師元年」,但卻雷聲大雨點小,大家想註冊就註冊,想中輟就中輟,完課率超低,才2013年,《華盛頓郵報》就宣布磨課師風潮過了。緊接著出現另一種模式,叫SPOCS,是「小規模限制性線上課程」,台灣譯成「師博課」。SPOCS不是隨便人都可以註冊,遠距學生必須按進度交作業,參與討論。五年實驗下來,遠距學生的完課率幾乎跟現場學生無異,因此,未來應是朝這個方向發展。
看完這篇,我很納悶,既然2013年,磨課師的風潮就已經過去,但為何台灣還在推磨課師呢?會知道這個磨課師,是因為我有個高中同學在大學當教授,她去年就在錄製磨課師的線上教學影片,然後還一直在推廣,希望大家可以註冊上課。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rica61329&aid=12289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