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8/25 17:23:10瀏覽8576|回應0|推薦0 | |
傷口消毒的概念起始於19世紀,當時產褥熱嚴重危害產婦的生命安全,後來由於
細菌的發現,了解傷口感染的機轉,至此消毒除菌成為外科手術的標準流程,也因此
大幅降低感染的併發症,提高手術的成功率,這是近代醫學進步的重大里程碑. 以前的傷口怎麼處理?跟現在村夫農婦偶而可見的方式可能也沒兩樣,周遭生活
環境看得到都有人大膽嘗試使用,譬如草根,樹葉,泥土,米飯,食物甚至牛糞都有人
使用,真的是匪夷所思!當然有許多惡化不可收拾的慘痛下場,可是也會有一些個案
還是最後解決了傷口的問題.不過當然不是這些奇怪的偏方建功,而是身體有自我
修復的功能,即使這樣的亂搞,身体還是撐過去了,傷口也好了! 那現在的傷口如何處理呢?相信有許多人都有過外傷就醫的經驗,應該不陌生.一
般的擦傷處理就是清潔傷口,消毒傷口及包紮傷口.清潔傷口是要儘可能除去傷口
的髒污與異物,因為傷口的髒污與異物會帶來細菌導致傷口感染;清潔傷口多半使
用物理性方法,包括沖水,刷洗及夾除等;再來就是消毒傷口,以前常用紅藥水,黃藥
水,紫藥水或是雙氧水以及各種抗菌的藥膏,不外是利用各種化學成份達到殺菌的
作用.現在多半的醫療院所是用碘酒優碘做初步消毒,再視情形搭配抗菌藥膏使用,
然後包紮傷口.這樣的考量與做法,完全以殺菌抗菌避免感染為主.那是不是傷口不
感染就會復原得好?其實也未必盡然!不過一旦傷口感染了,就會引發更大的身體
傷害,也需要更多時間及代價來復原.所以一直以來為了讓傷口不感染,我們勤於消
毒傷口,甚至常常是過度消毒!結果傷口感染減少了,不過,疤痕也留下了! “傷口保持乾燥”也是這樣抗菌的思維.臨床上,我們發現傷口如果沾濕,很容易造
成細菌感染,所以要病患傷口保持乾燥.如果你注意到醫護人員幫你清潔傷口,不也
是用沾濕生理食鹽水的棉棒或紗布來清潔傷口嗎?為什麼醫護人員就不用傷口保
持乾燥呢?那是因為醫護人員使用的是無菌的生理食鹽水,可是你在家在外沾濕傷
口的都不是無菌的水,所以會增加傷口細菌感染的機會!就抗菌而言,傷口保持乾燥
是比較好的,細菌在乾燥環境也比較不易繁殖增長. 不過隨著慢慢對疤痕及身體修復機轉的了解,醫界開始發現到身體對抗受傷也
有一些自我修復的方式.表皮會在受傷的情形下除了分泌一連串細胞激素,來造成
發炎對抗細菌(所以傷口會紅,會腫,會有分泌物,也會有白血球跟細菌作戰留下的
殘骸à膿),可是也會分泌”表皮生長因子(EGF-Epidermal Growth Factor)來促進表皮
細胞的新陳代謝,生長修復與活化.當表皮受傷時分泌的組織液裡即含有大量表皮
生長因子,所以看到傷口有分泌物有滲出液,表示傷口還在持續分泌表皮生長因子,
對受傷的表皮持續修復作用,一旦傷口乾了,沒有分泌物滲出液,也就沒有表皮生長
因子分泌!所以站在表皮生長因子修復傷口的立場,應該儘量讓傷口不要乾掉,才能
持續分泌富含EGF的組織液來幫忙修復傷口,讓表皮重新長回來,而不是長疤痕! 所以擦傷要不感染,保持傷口乾燥是可以做到,但是要表皮長得好少留疤痕,可能
不是傷口乾燥能達到的! “擦傷不留疤”就是要讓傷口避免感染(傷口感染疤就大),又能多分泌EGF儘量幫 忙修復傷口,尤其是重建表皮! 那要怎麼做呢?.....待續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