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4/15 00:59:39瀏覽982|回應0|推薦0 | |
我們很少聽說教人憋尿的,多半都是教人不要憋尿,那憋尿到底有啥不好?
話說我們的膀胱是一個平滑肌做的儲尿袋,它不只儲尿而已,還可以收縮幫助排尿,它的彈性還蠻大的,功能上很像膽囊,膽囊儲存肝臟分泌的膽汁,以調節膽汁的排出,就像水庫調節水量;膀胱則是儲存腎臟過濾的尿,累積一定尿量後產生尿意感,刺激回傳中樞神經系統,然後發出指令,讓膀胱逼尿肌收縮,括约肌舒張,讓尿排出來;如果有需要,譬如危急狀態,忙碌時候,身體都會發出訊息,抑制尿意感產生,所以膀胱就暫時不收縮排尿,等情況過去,抑制訊息中止,膀胱壁感受到滿漲的尿,就發出強大的尿意感通知我們去排尿。這原本是很好的設計,讓我們能因應不同狀況而有所調節控制,不然在戰爭危急時,還一直要去上廁所尿尿,豈不怪哉!所以正常的膀胱應有一定的儲存功能,通常要到150-200C.C才會有”最初尿意感”,到300-500C.C才有正常尿意感,到500-600C.C以上才有強烈的尿意感。
有病的膀胱就不是這樣,多半是儲存功能變差,因為細菌感染,或者發炎(間質性膀胱炎,放射性膀胱炎…等),所以儲存不了多少尿尿就產生尿意感,就得去尿,於是產生頻尿,每次尿不多但很快又要去;如果是細菌感染引起的泌尿道發炎,因為有細菌刺激,所以頻尿,而且解尿會痛,甚至有血尿出現;如果是間質性膀胱炎引起的頻尿,就不是細菌感染引起,而是膀胱產生非感染性的發炎所致。 膀胱有病不全然都是儲存不了尿液而產生頻尿,也有的是膀胱失去感知尿意及控制排尿的能力,反而是尿漲,膀胱裝太滿排不出去,這又是另一種問題,多半發生在中樞神經損傷或年紀大的病患。
回到主題,憋尿好不好?理論上一個好的膀胱是應該可以憋尿的,可是憋很久好嗎?當然不好!因為膀胱不是無菌的,本來就有尿中的細菌存在,可是一般我們不會感染,因為身體有一定的抵抗力;可是當憋尿時間一久,膀胱壁的防禦功能會降低,細菌的侵犯能力會增強,所已憋尿太久會容易導致細菌感染,造成泌尿道感染,膀胱炎,尿道炎,甚致腎臟發炎,這大概是憋尿對身體最不好的地方。有些人的膀胱功能較強,能儲存較多的尿,也不易感染;可是有的人功能較差,常常是憋一點尿就感染,因為儲存能力不好,抵抗力也不強。
所以一般而言,臨床醫師多不贊成憋尿,因為要冒泌尿道感染的風險。不過,也不能因噎廢食,因為怕憋尿,結果一有尿意感就去尿,這也不好。為何不好呢?因為,膀胱有它的儲存功能,如果一有尿意感就去尿(150-200C.C就有最初尿意感!),那膀胱永遠儲存不到正常容量,根據用進廢退的原理,將使膀胱萎縮,這樣就真的每到150-200C.C就得去尿,喪失掉膀胱最重要的一個儲存功能!那該怎麼辦呢?不要憋尿,又不能常去尿~
如果細菌感染導致泌尿道發炎,基本上要用抗生素治療感染,因為有細菌繁殖,我們希望能多喝水,增加尿量,稀釋細菌,然後多排尿,使細菌不致孳生,當感染改善,膀胱功能就會逐漸恢復,但是要切記,功能恢復都要經過復原復健的過程,不是一下子就OK的,像腳骨折,就算拆了石膏,也不能馬上跑步踢球吧?必須休息再復健,逐步恢復才可以。這樣的原則適用於身體任何的損傷復原,當然對膀胱也不例外!感染受傷後的膀胱,還很敏感脆弱,容易再感染,如果一憋尿,感染復發的機會就很大,所以,這時千萬不要憋尿,應持續多喝水讓尿量增多,不過要開始復健的步驟了,就是逐步恢復膀胱的儲尿功能,逐漸延長排尿的時間到完全正常為止,這其間都應注意勿使膀胱有太明顯憋尿,技術上就是要做到一步一步延長,在不憋尿引發膀胱感染的範圍內儘量延長排尿時間~這聽起來有點玄是嗎?其實也蠻容易了解的,就像小孩子學走路,一步,再一步,再多一步,逐漸增加到走路跑步都沒有問題,我們不是都這樣學走路來的嗎?過快放手,只有跌倒受傷的分,不敢放手,則學不會走路;我們做的不正是在不跌得厲害的情況下一步一步儘量延長小孩子的學步嗎?掌握這樣的原則~你就了解復健的道理了!
如果像是膀胱過動症,或是間質性膀胱炎,一直有頻尿的困擾,又不是細菌感染引起的,就是膀胱的儲尿功能出現問題,當然有些泌尿科專業的治療方法,不過就膀胱的復健來看,把握的原則就如同上述。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