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財經漫遊-風暴中的肥貓啟示錄
2009/04/27 02:24:29瀏覽584|回應0|推薦0

美國有個植物奶油的牌子,名字很長,叫做「I Can't Believe It's Not Butter!」,直譯成中文是「我真不敢相信,這不是奶油!」也就是說,業者要標榜的是:雖然這不是奶油,但吃起來跟奶油一樣香。

 這個牌子的植物奶油到底香不香,當然見仁見智,但美國紐約州眾議員艾克曼不久前在一場聽證會上說,「人家好歹大方承認自己不是真的奶油」,沒有掛羊頭,卻賣著狗肉。看看幾年來金融業者推出的商品,他說,假如公開寫上「我真不敢相信,這不是保險!」或「我真不敢相信,這不是債券!」看看有沒有人敢買?

 近來一件又一件的金融醜聞,不管是港台熱賣的連動債,或是鬧不停的肥貓事件,都讓人們打從心底喊出「我真不敢相信」。原來,幾乎整個金融世界運作的方式,都跟人們原先所想像的不一樣。原來,投資人的儲蓄、納稅人的血汗錢,一直被如此糟蹋。

 但往好處看,投資者這回可以把長期以來沒弄懂的金融世界看清楚,也要趁著這次機會,改掉過去裝聾作啞的習慣。身為投資人,當然要把經理人的薪資看仔細;身為納稅人,也應要求國營事業把董監事的貢獻講明白。

 雖然幾個星期來,肥貓滿街亂竄,但也不要因此就一味地反對高薪。肥貓們都坐享高薪沒錯,但不等於高薪的人都是肥貓。從美國到蘇格蘭,讓人憤怒的肥貓都具備兩個共同特徵:第一,公司賠大錢,自己卻繼續領取很高的報酬;就算做不好而離開,也先海撈一票再走。幾年前黯然下台的菲奧莉娜,全世界都知道她任內績效很爛,但被掃地出門的她,還是領走了十四億新台幣;先前被人砸毀房子名車的蘇格蘭皇家銀行前董事長古德溫,害慘了投資人,但同樣撈走超過十億台幣的退休方案。

 肥貓的另一個共同特徵,是「貢獻」與「報酬」之間,總是語焉不詳。高雄銀行說,林文淵與何美玥的貢獻很大,年薪不算高,但對於究竟這兩人的貢獻在什麼地方,為經營帶來多少幫助對股東權益帶來多少好處,卻說不出個所以然。就算真有「不能說的貢獻」吧,一份兩個月開一次會、然後月領十六萬的工作,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肥缺。佔著這種肥缺的人被叫做肥貓,當然「實至名歸」。

 肥貓們的存在,不是一天兩天,早在金融風暴發生前,已故經濟學家高伯瑞就已經提出他的憂心。他認為,當代企業是建築在一股「自我圖利的失控龐大力量」之上的。理論上,經理人的薪水,取決於他能為股東創造多少價值,但實際上,經理人的待遇往往是由那些自己薪水也高得離譜的董事會給的,這些董事有時還身兼其他公司經理人,薪水也是由其他高薪董事們所給。反正小股東不知道,基層員工管不著,這些人也樂得年復一年地相互圖利。

 經理人之間如此,經理人與官員之間又何嘗不是?金管會最近說,要「啟動反肥貓條款」,比方說,讓獨立董事來帶領一個「審計委員會」,負責決定銀行董監事的薪資;而獨立董事自己的酬勞,則交給股東會來作主,希望藉此防止肥貓們繼續自肥。聽起來不錯,但你去問問看,獨立董事是由誰挑選的?哪家公司的獨立董事,曾經公開跟主要股東唱反調而又能繼續留在董事會裡?何況,假如反肥貓是對的,難道金管會過去不曉得,要等到今天才發現自己該約束這些肥貓?

 也就是說,要與高伯瑞所憂心的「自我圖利的失控龐大力量」對抗,沒想像中容易。肥貓們的存在,是一種對小股東與人民無知的掠奪,也是政府失能下的結果。要杜絕肥貓滋長,需要投資者的共同覺醒:哪家公司有肥貓,掉頭就走;哪個政府縱容肥貓,也不要留情。也許真有那麼一天,換成肥貓們驚呼:「我真不敢相信,這不是過去的人民!」

 (新聞來源:中國時報 作者:沈雲聰,為早安財經出版社發行人)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ntielabor&aid=289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