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05/26 21:01:04瀏覽438|回應0|推薦1 | |
本篇與《雜阿含經》第(一二三三)、巴利聖典《相應部》的第3品第20經《Dutiya-aputtakasuttaṃ》的內容完全相同。經中記載了一位非常有錢的人,這個人非但為富不仁,還苛薄家人、親友與自己;明明坐擁金山,卻捨不得花用,死後無子繼承,全數財產充公,收為國庫所有。這種人就是最典型的「有福不能享」。
什麼是「有福不能享」?有一次,電視新聞介紹帝寶住宅裡的一些生活情況,新聞記者說帝寶裡出現了一種很奇特的現象,那就是帝寶的主人常年都不住在帝寶,他們或因工作或因其他因素而經年住在海外,他們只留外傭在帝寶幫忙看豪宅或照顧寵物,所以在帝寶裡最常看見出沒的住戶竟是外勞。
這真是一種很有趣的現象,也不知道這種現象可不可稱作「有福而不能享」?
明明是有錢人卻不能享受財富所帶來的快樂,就是「有福而不能享」。這是因為此人前生布施時都是不清淨施,例如:布施的時候不能發至誠心、歡喜心;又或者因為別人勸他施捨,他才勉強施捨;又或者布施之後,心生後悔。
這就是「雜染業」所帶來的「雜染報」。所謂「雜染業」是說同一種業行中同時參雜了「善」(白)與「不善」(黑)的業。世尊說:「白業得白報,黑業得黑報,雜染業得雜染報。」經中的長者之所以富貴有錢,卻又生性古怪,苛薄自己與家人,有福不能享,一切皆可歸咎於他前生造下了「雜染業」,故而今生獲得如此怪異的「雜染報」。
願以此共勉之。
最後,四阿含經皆為佛所說,因為很多內容完全相同的經文在四阿含經中都可以找得到,如同本篇經文就是最好的例子之一。
選譯自《增壹阿含經》第23品第4經
喬正一白話譯於西元2017/9/5農曆七月十五日中元節八關齋戒日
我是這樣聽聞的:
有一次,佛陀暫時住在古印度的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林裡。
當時,舍衛城中有一位非常有錢的婆提長者突遇重病而命喪黃泉,又因為他膝下無子,所以他一切的財產全都被國家沒入充公。
之後,波斯匿王風塵僕僕來到世尊的面前,他跪在地上,額頭觸地,頂禮佛的雙足,然後起身恭敬地坐在一旁。
世尊問:「陛下!今日何故風塵僕僕來我這裡?」
波斯匿王對世尊說:「世尊,舍衛城內有一位名叫婆提的有錢人,他今日死亡。但他膝下無子,所以我按法規親自前往他的宅邸去收取他的財產,清點後沒入國庫。此人在生時非常的有錢,他家裡有純金八萬斤,就更不要說其他的金銀珠寶了!
但,這個長者在世時脾氣非常的怪異,他極為吝嗇節儉,他吃的食物都極為粗劣難吃,他從不吃精緻的美食;他所穿的衣服都很破舊、骯髒、邋遢;所乘坐的車子都是用極為瘦弱的馬來駕馭。」
世尊說:「陛下!我聽過此人。誠如陛下所言:這個慳貪之人雖享有財富,卻有福不能享。他從不跟他的父母、妻子、僕從、奴婢、朋友、老師等分享他的財富,也不會供養布施給沙門、婆羅門、諸尊長者;反之,如果是有智之士得此財寶,就一定會惠施廣濟,不愛惜財富。他一定會供養沙門、婆羅門、諸高德者。」
波斯匿王問:「請問婆提長者死後轉生到何處?」
世尊說:「婆提長者死後,已墜入涕哭大地獄中。為什麼會這樣呢?那是因為凡斷善根之人死後都會轉生到涕哭地獄中。」
波斯匿王很驚訝地問:「婆提長者斷善根?真的嗎?這是甚麼意思啊?」
世尊說:「沒錯,陛下!這位長者已斷了善根,意思就是他已享盡了他的福報,他的福報都已經用完了,但他又沒有造下新的善業功德。」
波斯匿王聽後頗同情長者,問道:「難道這個長者的福報已經一點都不剩了?」
世尊說:「沒有了,陛下!已經一點都不剩了。就好比農夫種田,如果他不去播種插新秧,就一定無法收成,時間一久便無庫存,最後終將餓死。這個長者也是一樣,因為他沒有造新的福德善業,所以他今夜就墜入涕哭地獄中。」
波斯匿王聽完以後不禁心生恐懼,並同情這位長者的淒涼處境,為他留下一行淚,又問道:「請問這個長者在過去前生作了甚麼功德?使他今生能有福生在富貴之家?但他又作了甚麼不善業,使他今生個性古怪,極度節儉,捨不得享用他的財富,明明有福卻不能享受?」
世尊對波斯匿王解釋:「在過去很久、很久、很久遠的年代,那是上一尊迦葉佛的時代,這個長者也出生在舍衛城中,當時他是農夫人家的兒子。後來,迦葉佛去世之後,正法也跟著消失在世間,有一尊辟支佛接著出現世間,辟支佛來到這位長者的家門前,長者也看見辟支佛就站在門外。他看見辟支佛,心生此念:『如此尊者出世甚難,我應該以飲食布施此人。』
於是,長者便布施了那尊辟支佛一餐之食,辟支佛用完餐之後,便以神足通飛昇到虛空而離去。
長者見辟支佛施展神足通,當下便發了一個誓願:『願持此善根之願,使我世世生生所生之處,都不墮入三惡趣,而且都很有錢。』
但,後來他又心生不清淨的悔念:『唉….!真是可惜。我過去所有的食物都是給奴僕吃的,這樣他們才會幫我認真做事,我真不該布施給那個禿頭出家人。』
過去的那個農家長者不是別人,他就是今日的婆提長者的前生。當時他在布施之後,發了一個誓願,願持此功德,所生之處皆不墮惡趣,恆多財饒寶,生富貴之家,無所缺乏;但,後來他又心生悔念:『與其布施給那個禿頭出家人,還不如將那份食物給奴僕吃。』
就是因以此雜染的業力因緣果報,使他今生獲得如此怪異的雜染報。他不但捨不得吃美食,且生性極為節儉,捨不得享用五欲之樂;此外,他也不願與與父母、兄弟、妻子、僕從、朋友、老師分享財富,更不用說去布施沙門、婆羅門、諸尊長者。如今,他已享盡他的宿世福業,又未曾造下新的福德善業,所以死後墜入地獄中。
因此,陛下!如果是有智之士獲得此財福,他一定會廣行布施,不貪吝惜財物,那麼未來等因緣成熟時他一定能獲得無限的財富。就是這樣,陛下!當如是學習。」
波斯匿王對世尊說:「我明白了,從今起,我一定會廣為布施佛教的沙門四部之眾,但如果其他外道宗教的修行人來向我乞求的話,我一概不布施。」
世尊說:「陛下!您不可以這樣想,我並沒有這樣子教你。一切的眾生皆必須依靠食物才能存活,如果沒有食物就會喪命。」
這時,世尊說了以下的偈語:「念當廣惠施,終莫斷施心;必當值賢聖,度此生死源。」
波斯匿王對世尊說:「我現在對如來的信心與歡喜之情更勝於以往了,因為您教導我平等施,告訴我:『一切眾生皆由食而得存活,無食便無法生存。』的道理。從今起,我當廣行平等施,無所悋惜。」
接著,波斯匿王從座位起身,跪在地上,額頭觸地,頂禮佛足,然後起身離去。
波斯匿王聽聞佛所說的開示,心生歡喜,並依法奉行。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