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05/22 13:32:59瀏覽900|回應0|推薦15 | |
前些日子拿起書架上的《九歌100年散文選》,驚覺10個年頭已過。讀舊書總有些感觸,對於為什麼能特別記得某些文章,那些深藏的理由也逐漸了然。整理文選,獨缺107年與108年,補齊了書,但日常微光明明滅滅,有的是補不回的。
九歌年度散文選是必修讀本,好似名廚將珍饌依序擺盤,來自大江南北,口味迴異,老饕可以一次滿足,大飽口福。
我從散文選中認識許多作家,例如某年文選中的林宜翠,文筆清新,我找了她的著作《詩人與獵人-島嶼女生的非洲時光》,聽她細述那塊豐饒與貧窮,神聖與野蠻,暴雨與乾旱種種對立的土地,他們的危機,何嘗不是全世界面臨的危機?
還有林銘亮談書法,說道:「墨中有火,一旦走入了藝術的雷霆,同時也就有了兩種騰騰的人生:一種是渾然唯愛的童年,一種是覺識析辨的成年,當我們探究兩種人生的三原色,必定都是墨韻,留白與朱文。」研習書法,其實也是修身。
林薇晨說她養魚,整理魚缸裡的水草,形容那雙手沾滿植物的味道,不是金魚微微的腥味,她說:「更近於午後雷陣雨下下來之前,那種來自土壤的氣息。清涼的,懷舊的氛圍,彷彿一切就要來不及。」最後一句讓人驚心。
近年來的散文選,增加許多年輕作者,文章議題更多元,109年的主編黃麗群說:
「一篇好散文未必需要講究結構的無比穩定,修辭未必非要華麗也未必非要極簡,但它必然具備一種層層推進與自我翻新的韻律與意圖,推進的動力可能來自核心的事件、可能來自語言的表現、更關鍵的是來自寫作者一層一層的內在叩問與思想轉進,時高時低,時自信時自疑,這些能讓散文流動起來,有了發電的能量。……」
她說的是文,我想的是人。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