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作了個人黃金工作時間表後...
|
黃金時間表-文發 |
| 星期一 | 星期二 | 星期三 | 星期四 | 星期五 | 星期六 |
08:00~09:00 | 處理個人生活事務 |
09:00~10:00 |
10:00~10:30 | *檢查信箱 *回覆信件 | 準備開會事宜 | *檢查信箱 *回覆信件 | 準備開會事宜 | *檢查信箱 *回覆信件 | *機動處理本週尚未完成工作 *每週工作日記
* 招生線上行銷 |
10:30~11:00 | *檢示Sites平台 *檢查、修正 上週工作完成狀況 | 開會 | *檢示Sites平台 *處理本週工作 *會議結議事項 | 開會 | *檢示Sites平台 *處理本週工作 *會議結議事項 |
11:00~12:00 |
1200~13:00 | 休息時段 | 休息時段 | 休息時段 |
13:00~14:00 | 休息時段 | 休息時段 |
14:00~14:30 | *檢示Sites平台 *準備值班資料 | *檢示Sites平台 *準備值班資料 | *檢示Sites平台 *準備值班資料 |
14:30~15:00 | * 線上客服值班 * 本週工作處理 * 招生線上行銷
| * 線上客服值班 * 本週工作處理 * 招生線上行銷
| * 線上客服值班 * 招生線上行銷
|
15:00~16:00 | *整理會議紀錄 *處理負責工作 *臨時交辦公作 *檢示Sites平台 | *整理會議紀錄 *處理負責工作 *臨時交辦公作 *檢示Sites平台 |
16:00~17:00 |
17:00~18:00 | *本日工作處理 *伙伴溝通討論 *值班紀錄報告 | *本日工作事項 *伙伴溝通討論 *值班紀錄報告 | *本日工作事項 *伙伴溝通討論 *值班紀錄報告 |
18:00~19:00 | 休息時段 |
19:00~20:00 |
20:00~21:00 | 緩衝時段(視身體狀況及工作情況而定)-覺得累=休息。*工作多=上線。 |
2100~22:00 | * 檢示Sites平台 * 本日未完工作 * 招生線上行銷 | * 檢示Sites平台 * 上傳會議紀錄 * 招生線上行銷
| * 檢示Sites平台 * 本日未完工作 * 招生線上行銷 | *檢示Sites平台
*上傳會議紀錄 * 招生線上行銷 | *檢示Sites平台 *本日未完工作 * 招生線上行銷 |
22:00~23:00 |
23:00~24:00 | 緩衝時段(如果工作多處理不完,身體狀況許可=工作至此時段) |
備註 | |
感覺上...
腦海中工作的流程變得比以往清晰許多了,
沒有以往....
「嗯!今天要作什麼呢?」、
「什麼事還沒作呢?」
那種豪無章法的困惑或是忘東忘西的感覺了,
真的是有蠻有明顯差別的。
目前....
個人感覺自己的「工作&時間規劃」只是一個初階的規劃,
大約僅能某段時間要做那類型的工作,
工作流程及工作項目(事件)規劃似是不足,
所以也有可能忘記了某一類型工作中的一小項目(事件),
有待再加強規劃設計,
讓時段明朗化、
工作項目、
流程也排列清楚,
應該對效率的增進有所助益。
這讓我想到了:
「是否能把每日的的工作事項,一一的事先預設規劃出來,再根據工作的進展作修正,效果應該會再好一些有吧!」,
話雖說來容易,
但如何做好事先的工作規劃呢?
如何瞭解規劃未來需要執行的工作呢?
我想這有需要我們個人多去瞭解團隊的工作目標、計劃等等及自身與伙伴的負責工作與配合事項才能作出較有效的規劃,
想到此,
愈加感受到團隊協同作業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