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美对抗 (续)
2013/08/10 07:54:30瀏覽1228|回應0|推薦1
上接《中美对抗》

 

自二0一三年初笔者发表了“中美对抗”一文后,东亚发生了不少对中美两国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事件。

从最近发生的说起,这几天美国国会参众两院都出台了对华不友好,或者准确说有敌意的决议。众议院外交委员会通过了2013台湾政策法案,之前美国参议院通过了没有法律约束力的涉及东海和南海的决议案,矛头指向中国。

这之前,日本政坛明显向右转,安倍的自民党赢得了日本国会选举,让自民党和公明党执政联盟超越半数,加强了日本政府对外强硬的底气。日本修改和平宪法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在同一个时期,日本对华和对韩的态度上更加不客气,使中日关系紧张进一步恶化。

在南边的菲律宾进一步在美国的示意下,绕过自身法律,实质上重新接纳美国军队进驻菲律宾,并在仁爱礁方面杠上中国。

再早一些,中美首脑在习近平访问拉丁美洲回程中在美国南加州会面两天,进行了史无前例的长时间高峰会谈,显然有足够的时间交换中美双方都感兴趣话题的各种观点。

再往前一点,美国中央情报局前电脑和网络年轻专家雇员斯诺登选择在香港披露美国对全世界,包括香港和美国几乎所有的盟友和自己的国民,更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进行广泛全面的网络间谍行为,其后斯诺登转往莫斯科,期间更多的美国对世界和本国人民肆无忌惮的侦听监视的内容不断被揭露。本案仍然在继续发酵过程中,仍远未到尘埃落定的阶段。最新的发展是斯诺登刚取的了俄国签发有效期一年的临时庇护文件,离开了滞留了超过一个多月的莫斯科机场。而美国则仍坚持不懈地给俄罗斯施压,要求俄引渡斯诺登回美接受司法审判。

在早一点,缅甸进一步开放,美国欧洲日本等西方各国首脑纷纷造访缅甸,同时中国一些在缅甸大型经济开发项目遭取消或停建处分。不过,缅中油气输送管道项目仍照原计划进行,不久前缅中输气管道完成投产,开始从孟加拉湾的漂皎向中国云南输送天然气。而同输气管并行的输油管也进入了施工最后阶段,应该在不久后也开始投产输油。

年初,中美两国都完成了新一届政府的组建,而且都同上届政府有比较强的连续性。中国习近平李克强本身就是胡温政权的核心要员,而美国奥巴马也是连任,只是换了内阁成员。

同奥巴马前一任政府成员比较,这一届的人更具鸽派色彩,国务卿克里和国防部长哈格尔双双在美国政界都以观点温和著称。事实上,他们两个人上任后对中国以及对世界其他事务的言行都比前任明显温和。

正因为是面对一个在美国二战后少有的自由鸽派政府打交道,中美关系才更加凸显出将面对着近期和中期艰难的前景。

笔者在《中美对抗》主文当中写到“中国同美国,甚至从某种角度说来中国同全世界,都有一个结构上的矛盾。”中国的发展,是在挤压美国享受全球资源份额的条件下取得的,即使说中国的发展本身也为全球创造出一些资源,比方说市场、生产力之类。中国持续发展下去,中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强大的国家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即便是顶着诺贝尔和平奖得奖人光环的奥巴马,也似乎不能和平地接受这个事实。在近日韩战停战六十周年纪念日的讲话上,奥巴马就誓言要保持美国军力全球第一。在美国经济低迷,美国预算需要大幅消减的背景下,奥巴马的发言听起来更接近鹰派的小布什。

美国政府每隔一段时间就从一种政治倾向向相反的政治倾向回摆,即所谓的钟摆效应。这些政治倾向不仅仅是所谓的左派右派、自由派保守派、温和派强硬派,自然也包括了对待使用国家武力态度的鸽派和鹰派。

如果奥巴马算是鸽派,那么以后中国要面对美国未来执政当局的对抗态度恐怕只有更加严厉。比方说即使奥巴马之后仍然由民主党赢得政权,目前民主党内呼声最高之一的政治人物希拉里.克林顿在她国务卿任内就表现出明显个人风格的对华对抗情绪。可想如果是同美国军工复合体关系密切的右翼鹰派上台的话,对中国会采取什么态度。

乐观派当然可以举出同样是右翼鹰派,并且名副其实地一口气发动了两场战争的小布什政府后期同中国关系不差作为中美关系乐观的基础。但是同样是小布什政府,在第一任期的九一一事件之前,同中国的关系曾达到了中美建交后的最低点之一,没一个美国总统在中美建交后称呼过台湾为“台湾共和国”,没一个美国总统直言要保护台湾对抗中国的“侵略”,没有一个总统公然宣布布将中国列为美国核打击对象国,除了小布什。未来很可能会出小布什第二。但同时再发生宾拉登第二而从中国身上吸走美国举国注意力的机会不会很高。

也就是说,中国面对的小布什第二的时候,中国的角色在美国鹰派总统的眼里可能是“苏联+宾拉登”,是一个绝对要打击的对象。

中国当然不是苏联,更不是宾拉登。

不过问题不在中国自认自己不是什么,而是美国掌权的政客们认为中国是什么。

如果代理美国强大的军工复合体利益的政客上台掌权,只有将中国变成敌人才能将他们的利益最大化,而且世界上也没有第二个国家更能作为美国敌人来促进军工复合体集团利益的最大化。美国的国防预算已经相当于全世界其余国家的总和,还有什么理由能说服美国人民必须要花更多的钱在他们身上?当然是一个“苏联+宾拉登”式的敌人。

事实上,即使目前美国在台上的是鸽派,鹰派的影响力已经明白无误的显现出来了。美国国会先后通过的对华敌视决议就说明了这种影响力,也说明了即使鸽派也无法接纳中国的崛起这种中美所面临结构性问题。

日本右翼的发展,更加加强了中美对抗的格局,而让中美两国关系在战略层面更加难以向以合作做主流方面作良性逆转。这是日本右翼看到并全力推波助澜同时加以利用的机会。

在《中美对抗》主文内笔者指出日本民族的愿望必然是最终挣脱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胜国,特别是美国强加给日本的枷锁,成为一个“正常”国家,从而获得日本再次的国力腾飞机会。日本右翼认为让美国主动解脱给日本的枷锁,要比日本左翼去同美国斗争打破这个枷锁来得容易。而美国解脱日本枷锁的必须是美国要让日本去对付自己无力独力或自己不愿首先独力对付的敌人。这个美国的敌人目前只有中国。因此,日本安倍政权主动出击,似乎看起来不自量力地开始筑建对中国的包围圈,比奥巴马还来劲,其根本目的,就是要保证奥巴马以及美国未来政府在对中美结构考虑上不能再走回头路,再重新考虑“美中共治”这种对日本极不利的战略抉择。

笔者认为日本如果无法解决人口萎缩和老化这个目前看来无解的国力致命问题,即使右翼真的能在二三十年后达到正常国家资格的目标,日本也基本没有再次国力腾飞的可能性。而且选择与中国为敌,日本要冒被中国打垮而美国不帮忙的真实风险。

奥巴马和习近平那两天具体谈了些什么,尤其是奥习两人单独相处时谈了些什么,外界当然现在还未被告知。但可以肯定的是第一,中美双方都想坐下来谈。这一点无论如何都可以说是各自一种善意的表现,无论具体某一方或双方内心实质上怎么想,但至少说表现出来要维持双方相对良好关系是没有太大争议的。第二、美中都希望通过谈来了解对方的意图,从中找到一些界定彼此关系的依据。第三、逻辑上双方也希望有机会告知对方自己想和不想干什么,尤其是告诉对方自己希望和不希望对方干什么,也就是画点黄线红线什么的。至于对方违背自己的意愿自己会怎么反应,估计是可谈可不谈的题目。

无论奥巴马怎么想,或同习近平说了些什么,显然美国作为一个国家整体,并没有在随后表现出来要改变围堵中国的基本战略。除了一些微细的姿态,比如邀请中国参加2014年环太平洋军演,美国要干什么基本还在干。笔者所希望见到的美国以较宽容姿态接受中国和平崛起,形成某种中美利益交换和平共治共赢的发展趋势似乎并未出现。这或者是奥巴马的本意,或者是美国实际控制国家政治走向的利益集团的力量凌驾于奥巴马的意志。无论事实是怎么样,美国选择了同中国对抗的道路,至少可以说高度准备同中国对抗的道路。

中国的表现似乎也印证了对美国这种意向的理解。中国以行动表现出已经放弃寻求让美国接受中国和平崛起的努力。这当然不是说中国要走苏联、二战前日本和德国的道路,以武力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事实上中国仍然是安理会五常国当中军事开销最低的国家,也是世界大国当中军事开销最低的国家之一,远远不能同苏联和二战前日本德国相比。

作为面临中等收入发展陷阱的中低人均收入经济体,中国所面对的最大发展障碍并不是美国目前这种暧昧的围堵姿态,而是自身寻找如何突破经济、科技,以及政治改革发展的最后瓶颈,从而能一举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完成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但美国台面上或台面下的敌意毫无疑问如果应对不当,也能在任何时段即刻从目前的相对次要的隐性威胁变成首要的显性的实质危险,直至到令中国发展的高速列车出轨翻车,以至车毁人亡,让中国崛起梦碎。而且比自身问题难弄的地方是美国的威胁并非仅靠中国单方面的努力就可以完全掌控。

正如笔者在《中美对抗》主文中指出的,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中国只能正面应对美国的敌意姿态,抱着不惜一切牺牲保卫自己的发展权利,才有可能赢得美国和平接纳中国崛起的可能性。然而,这是一种走钢丝绳的艺术。

一方面,中国的和平崛起必须要在美国所主导的世界体系当中进行,换句话说也就是要得到美国的接纳才行。另一方面,中国的和平崛起又威胁到美国的利益,让美国无法继续接纳中国的和平崛起而产生敌意,从而尝试使用战争威胁来阻碍中国的崛起,逼中国放弃和平崛起的道路。然而,中国武力崛起远不具备可操作的条件,一是中国军力相对于美国太弱,目前还远达不到苏联和在此之前的德国日本相对于其当时对手的对抗能力(何况即使苏联和之前的德国日本当时那样强的相对军事实力也失败了)。二是中国并没有能力建立一套可以同现行体系相对抗的代替性世界体系,比方说类似苏联的社会正义国家阵营经济体系。因此,撕破脸强行武力崛起成功的概率极低,即使仅仅尝试也必然面对被排斥在美国主导的世界体系外而使崛起失败。但没足够的武力自卫,中国的和平崛起的道路又似乎走到尽头,美国已经在那儿盘着双膀吹着口哨看着天挡在道儿当中似乎就不让中国过。

有说道天无绝人之路。在和平崛起和武力崛起之间的确有条钢丝绳可以走,叫足够的可信自卫和同归于尽能力。中国只能通过这条钢丝绳,从世界老二的位置走向世界顶峰。

什么叫做足够的可信自卫和同归于尽能力?说白了就是让对手感觉到不好惹、不能惹。它其实是多个模糊并且动态和相关的概念。三岁小童面对大人也有自卫能力,发起脾气来会咬人。但大人一般不信他敢咬,就算敢咬,也不足够把大人吓得不敢去揍他。但如果三岁小童手上拿了把枪,那就是足够和可信的自卫能力了,虽然小童是否会开枪,枪里有没有子弹那是另外的问题,大人要去惹火小孩就要考虑一下后果。至于同归于尽能力可以想象成小童手上拿着个手榴弹,大人要去揍他要考虑是否值得。

中美力量的对比当然不是大人和三岁小童的类比。但中美之间的军事能力有明显差距这点应该没太大争议。

在常规战争部分,美国具备非常有效的能力可以攻击中国本土目标,比方说北京或上海,或在中国本土家门口发动战争,比方说钓鱼岛。而中国目前没同等能力攻击美国本土(比方说华盛顿或旧金山)或在本土的家门口发动常规战争(比如说在加勒比海),当然除了打击中国周边的美军基地或距离中国最近的美国属岛之外(比方关岛)。中国跑去美国家那边去打美国的能力没,但美国打到中国家里,或在中国家门口撒野,中国自卫能力普遍认为还有些。美国正在积极开发新的武器,试图再次拉开美中军事科技的领先距离从而抵消中国的自卫能力。X-37BX-47BDD-1000等或者就是公众可以看得到美国这些试图的冰山一角。

在核战争部分,世界基本相信美国的核武力有能力完全摧毁整个中国而中国一直以来只能作有限的核报复。一种满流行的说法形容美国的核武器可以摧毁中国一百次而中国只有能力摧毁美国一次,但这种说法可能对中国核能力的形容也有点太过于乐观。中国的核打击能力很可能远不能达到摧毁整个美国一次的规模。按照国际防务专家长期以来的估计,中国核武器数量并不足以达到摧毁美国大中城市加上战略军事设施目标数。而且在中国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自我限制条件下,在承受美国第一波攻击生存下来的核反击能力的数量,减去穿透美国全国导弹防御系统失败的数量后,大概只能追求一到数个核弹头有效击中目标,从而使中国仅具备名副其实的有限核威慑力。下表是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发布最新的世界和力量报告的各国核弹头预测数字。

2013世界核力量核弹头数量

----------------部署----------其他

国家----------弹头----------弹头-----------总数

美国----------2150----------5550-----------~7700

俄国----------1800----------6700------------8500

英国----------160------------65---------------225

法国----------~290----------~10--------------~300

中国------------–-------------~250------------~250

印度------------–-------------90–110---------90–110

巴基斯坦------–------------100–120--------100–120

以色列----------–------------~80--------------~80

朝鲜--------------------------------------- . . . . 6–8?

总计----------~4400---------~12865---------~17270

在上面的表中,国际权威专家甚至不认为中国已经有实际部署随时准备出击的核武器!是五大核强权唯一采取如此和平姿态的国家。

中国的核武策略完全没有追随美苏的共同模式,即确保互相完全摧毁的最大核恐怖平衡来让任何一方放弃有任何侥幸的幻想而导致发动核偷袭。虽然在世界上五个合法核武国家当中的另外两个,英国法国的核武数量和核武原则同中国类似,但英法两国都是美国的北约盟国因而可以视两国的核武力事实上是美国核武力的组成部分。那么在美俄中这三大核武力当中,中国是非常突出的一个异类。美俄互相之间使用核武是对双方都毫无军事意义的自杀式冒险,但同样的情况并不能形容俄对中,更不能形容美对中的核偷袭。

中国对俄美都不具备同归于尽的能力。

如果俄或美要摧毁中国的话,中国只能威胁自己可以对摧毁者造成有限程度的严重伤害来作阻吓。

当然,用摧毁100%中国城市和战略军事设施的成果来抵消自己即使只有1%2%城市遭受核打击的损失代价对任何一个正常头脑的美国总统都是一个极端疯狂的政治选择。但如果美国原来就明显领先的军事科技可以有突破再上一个台阶,比方说能建立一套初段中段反导系统,让中国的核反击有效程度再下降一个数量级,或多个数量级,美国人民是否仍然认为自己的总统先生决定对中国发动核打击是不可接受的疯狂政治选择就有点难说了。毕竟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个,同时当然的首先核武使用国;毕竟中国是在美国总统公然签发公布的美国核打击六个目标国之一。美国核打击中国并非是天方夜谭。在(自以为能)保障美国能在任何冲突当中必须能胜出的这个前提下,美国没有什么干不出的勾当。中国国家主席再同有诺贝尔和平奖的美国总统在花园里谈一百次,也无法排除美国用核武消灭中国的实际威胁,除非中国向美国投降,完全臣服美国,变成今天日本一样的被阉割武力的国家,但这个不是中国人民可以接受的选择。

中国的核战略原则是发源于美苏冷战时期,中国当时只是一个美苏全球战略当中的一个有点令人讨厌搅局的次要角色,一个游离在美苏集团之间异类,一个东方世界的成员但最终同美国合作对抗苏联的关键第三方。中国的核战略是符合当时中国国力条件和整体战略环境的。但今天如果中国仍然抱守着同样的核世界观就有可能惹祸上身。中国坚持最低核威慑不但有可能无法威慑美国不敢对中国首先使用核武器,更可能引诱美国为彻底解决中国的威胁而痛下杀手。因为中国已经逐渐地成为当年美苏对抗格局里面的那个苏联,而不再是美苏对抗格局里的那个中国。

中国不具备可信和足够的同归于尽能力。

外界似乎看到中国也察觉到这点,而且也在亡羊补牢。除了在《中美对抗》主文里提到过的新型洲际导弹试射之外,近日也外媒传中国的海基核武力的代表作,094战略导弹核潜艇终于准备在明年进行战备执勤了。比起美苏实用化的战略导弹核潜艇战备执勤,晚到了五十年。除此之外,外界也发现了中国多了一型能发射战略导弹柴电并加装了闭气推进系统被称为032清级的新型潜艇。这种潜艇外观似乎基于安静性能良好的俄罗斯基洛级和中国041元级,但能搭乘两枚巨浪二型潜射战略导弹,因而是世界上目前吨位最大的柴电潜艇。目前外界仍不清楚该型潜艇是一艘实验平台还是一艘作战平台。如果是一艘作战平台,它的性能极限能将巨浪二型导弹送到能覆盖美国全境的发射阵位。

观点基本中立的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认为中国是目前五大核武强权当中唯一的一个有扩张自己核武器库行动的国家。中国明显在未雨绸缪。

与此同时,中国也加强了同俄罗斯的军事合作,中俄愈发成为了一对没有同盟名义的军事同盟,最近更在短短两个月内就举行了两场大型涵盖海空陆军的逼真实战演习。两个同样被美国列为核打击目标国家,同样被西方世界挤压的国家合作互保是双方自然的选择。虽然俄罗斯对日益全面强大的中国怀有相当的疑虑甚至恐惧,双方也有各种互相猜疑和小摩擦,但也越来越明白世界上这么多国家当中,只有对方才有意愿和能力在自己面对西方世界的挤压时支持自己。中国在没有实质利益的叙利亚问题上,冒着疏离阿拉伯世界的风险完全支持俄罗斯立场,保护了俄的利益,推进了俄罗斯对中国的战略信任和信心。在印度日益疏离俄国偏向欧美的趋势下,中国加强对俄国防和能源两大支柱产品采购,亦实质性帮助俄的经济发展,更对中俄全面伙伴关系有推进作用。虽然俄罗斯的常规军事能力同苏联高峰时期无法同日而语,但俄罗斯仍然有效足够摧毁美国和欧洲的核武装力量却是中国可以借中俄军事“同盟”形式来狐假虎威地加以利用,事实上俄罗斯也不觉得这样未尝不符合自己的利益。对于俄罗斯而言,只要有中国鼎力支持,俄不怕全世界都孤立它。中俄携手“对抗”(实际上准确点是抗衡)美欧日,的确符合中俄双方目前的利益。将世界军事强权老二老三的中俄同时推向自己的对立面,不能不说是西方尤其是美国最近数届政府明显的战略短视。中俄双剑合璧,虽仍然到不了美国水平的强大,但武功天下的美国却也拿不出压倒的招式收拾两家,这或者也是美国不得不放纵日本的重要原由。

虽然中美关系将在近期中期面对艰难的前景,但笔者不认为短期内中美将很可能进入一种危险的冲突边缘。笔者仍然维持《中美对抗》主文当中的判断,中美在钓鱼岛和南海争端上大打出手的可能性很低,甚至极低。

虽然安倍政权在钓鱼岛对峙上摆的姿态非常高,并拉下脸对中国在外交战场上全面出击,但似乎中日双方到目前为止都维持一种默契,即不再拉高对峙的层级而导致局势失控。日本目前耍的花枪其实都是意在突破和平宪法。同美国演习夺岛,好像真的中国已经占领了钓鱼岛。《中美对抗》当中笔者就指出在解决台湾问题之前,中国武力夺取钓鱼岛没有意义。反过来,日本用钓鱼岛挑起中日间武装冲突也不容易。中国手上还有太多至今未出手的和平手段绝招,能制衡日本的任何挑衅,包括日本军警上岛。即使中日之间冲突动用武力,中国也有绝招不让美国有插手的理由,能让日本哑巴吃黄连。中日目前不会在钓鱼岛打起来,除非中国想打,而中国没道理想打。

南海方面中国的管控能力更强,因为对手更弱,即使整个东盟加在一起也远不是中国的对手,何况东盟还根本无法在这个问题上抱团对抗中国。目前只是菲律宾和越南若即若离地合作向中国刺探。中国基本上有完全的能力控制南海冲突的温度。

不管怎么说,短期内中美关系从艰难、猜疑和较劲转化成冲突的危险性非常低,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奥巴马和他的团队对战争没多大的胃口。他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在世界虽然颇有争议和遭到讥讽,但在美国政治人物的光谱当中,他属于鸽派是大致上客观的评价,他在韩战六十周年纪念活动上鼓吹维持美国军力世界第一基本属于废话,属于安慰军方和鹰派的场面话。因为他即使将美国目前军费砍一半,美国的军费规模仍然毫无争议的名列世界第一。但本文的重点是要指出鸽派的他追随鹰派的小布什的对华观点并加强了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对华围堵的共识,必然会为未来鹰派政权上台发动对华武力行动安排下了伏笔。

 

除非中美两国其中之一或都发生严重误判或发生目前预见不到的重大意外事件,从目前各种局势的演化看,笔者仍然维持《中美对抗》主文内的判断,即中美冲突最大的引爆点仍然是台湾问题,而时间点仍然在二0一九,距离目前六年,其次是四年后的二0二三。

 

对中国有利之处,是可以针对这个时间目标加大力度整军备战,以求达到那个“足够的可信自卫和同归于尽能力”的目标。而作为潜在的攻方,美国目前并没有实际基于同样时间点的进攻作战计划,而且受限于各种国内外的因素,而无法采取相同力度的整军备战,中美之间军事实力相对差距将可以预期向缩小方向发展。换句话说,这种动态局势有利于中国成功地在和平和武力之间走钢丝向自己民族崛起的目标迈进。

 

 

 

 

 

 

 

 

 

 

( 時事評論國際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astandwest&aid=812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