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今年的現象順談一點事物的本質 (二)b
2021/01/08 11:35:32瀏覽442|回應0|推薦1

(本文20201123日第一次發表)

中國的對應

備戰

首先對中國最重要的顯然是防止美國發狂對中國使用武力。中國體制內有一種觀點認為改革開放是因為北京抓住了二戰後世界大勢由戰爭與革命轉變成為和平與發展的機緣。即使這個觀點在過去四十年大致符合世界現實,今天北京需要認識到當美國視中國為其頭號競爭對手甚至敵國時,所謂的和平與發展的環境必因國際關系的基礎改變而改變。多年來,中國看美國整治別的對手時基本都抱一種事不關己的旁觀立場,雖然在道義上會在國際上被批評,但這種態度不失為一種理智的態度。中國直至今天仍然沒有推翻現有國際次序的實力。當年鄧小平對中國執政者給出的二十八字真言,“冷靜觀察、穩住陣腳、沈著應對、韜光養晦、善於守拙、決不當頭、有所作為”的背景有所改變也有所沒變。變的是美國已經將中國視為最大的對手甚至敵人,沒變的是中國綜合國力仍明顯在美國之下,而且更絕對在以美國馬首是瞻的整個西方發達先進盟國集團之下。這樣的情況當然對中國很不利。對中國有利的情況是美國對中國發難在世界上的說服力號召力近幾十年特別到了特朗普執政,有所減弱。中國雖然在整體實力處於下風,但美國要壓倒全球人口第一的中國卻也困難和風險重重。中國要追求和平,自然最關鍵的條件是要擁有能制止戰爭的能力。

二戰後世界沒有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維持整體和平的重要原因是美蘇軍事實力相當,最關鍵的是雙方都擁有即便被核突襲也有能徹底摧毀對方的核反擊能力,即所謂的確保互滅能力(MAD)。今天俄羅斯的常規武裝力量已經大大弱化,遠不如蘇聯時期可以同美國以牙還牙針鋒相對的水平,僅於核力量領域仍還可以大致同美國平起平坐。對中國幸運的是俄羅斯今天同中國有比較親密的全面夥伴關系,在某種程度上抵消了一部分美國對中國具有壓倒性的核優勢。但中俄畢竟沒有一種軍事同盟關系。即使有,中國這樣體量的國家並不能指望自己的核安全依賴別國的承諾。如果美國核打擊中國,能指望俄羅斯會替中國核反擊美國?反過來說,如果美俄發生核戰爭,中國願意同俄羅斯一道核打擊美國?

中國現在被美國推到頭號對手的位置上,保衛自己和平安全的責任從道理上說也只有自己承擔起來才最可靠。

如果說蘇聯二戰之後的軍事能力整體達到美國的八九成的水平,同美國西方對峙互有攻守勢態的話,那麽今天中國的整體軍力雖然已經近年在急速擴張,可能仍僅達到美國的四到六成。而且,中國處於一個比美俄都惡劣戰略地緣,同美國對峙完全處於守勢。蘇聯崩潰三十年,俄羅斯今天仍然可以派當年蘇聯造的軍艦軍機抵近美國示威,而這種能力中國至今還不具備。中美軍事對抗,對於美國似乎沒有到美蘇對抗那般誠惶誠恐以命相搏的嚴峻。在當年核戰陰影下,美國自始至終似乎都沒有表現出要在軍事上消滅蘇聯的意圖,而僅希望阻嚇蘇聯進攻西歐日本,以及在中東一帶阻止蘇聯勢力南下地中海和波斯灣印度洋。美國當年各屆政府清楚認識到同蘇聯的全面沖突極可能導致雙方同歸於盡,乃至完全毀滅整個人類文明,形成雙輸甚至人類全輸的最糟局面。在此認知的指導下,美國最終同蘇聯達成戰略武器限制談判協議。對中國則不同,從特朗普開始尖銳化的美中對峙,美國國內一些政治集團明顯表現出要消滅中國崛起機會的意圖。換句話說,美國有人要用一切可以運用的手段,包括軍事手段,擊敗中國。簡單地說,美國在美蘇對峙中表現出來的立場是可以同當年狀態的蘇聯和平共處,但今天,至少特朗普執政集團中一些人在美中對峙上表現出來的立場是不能容忍今天狀態的中國,即使中國在改革開放以後表現得更加和平,沒有攻擊性。

北京認識到自己不具備類似當年蘇聯對美國所擁有的基本對等甚至局部超越的軍事打擊能力,是今天部分美國政治人物頻繁對中國顯露當年不太敢向蘇聯耍的霸淩態度的重要原因之一。這種認識表現在中國最近十幾年特別是最近幾年軍事裝備明顯加速擴張,尤其在可以伸延超越自己國界打擊力的海軍空軍以及火箭軍方面,並且在一些被稱為殺手鐧武器技術方面有突出進展。另外在核武器方面,外界最新報道的數據改變了幾十年一成不變對中國核彈頭在250290枚的估計,微升至300320枚,成為五大核武國家甚至是全球唯一擴充核彈頭的核武國。不過,這種軍備擴張也可能是對八九十年代所謂的軍隊要忍耐那段控制國防經費用於經濟建設的勒緊腰帶時期的補償性投入。而且,在近年人大通過的國防預算,占總預算比例不但沒增長或保持往年水平,甚至還有所下降。中國自改革開放一直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軍費開支占比最低的國家。於是北京在是否感到加強國防能力有急迫性上,仍然給外界一種模糊的信號。雖然西方置疑中國公布的國防預算並沒完全反映中國真實的國防投入,但這種維持低軍費開支的和平姿態是否明智,在美國通過特朗普政府所展示發狂敵意的背景之下是值得置疑的。長年來,中國的軍事投入目標似乎都在圍繞如需要用武力統一台灣,手上的力量即使在美軍的有限介入之下也足以完成任務。

 defence spending ratio

然而,中國今天軍力即使用於保護自己國際貿易第一大國所依賴的海陸貿易通道力有不逮也是明顯的。更不用說難以對應美國下決心糾集盟國和有反華情節的方便夥伴國如印度一起對中國群毆。中國的軍力在世界上橫向比較,同自己的人口和經濟實力的比例嚴重偏弱。這種情況在中國實行改革開放後一段時間裏有它的合理邏輯,甚至還可以說是一個睿智的決策。在經濟和科技工業能力不濟的條件下,強行發展軍力沒可持續性,更加會引起國際上不必要的疑慮導致影響改革開放。2000年後,情況已經發生變化。小布什的共和黨政府在上台前以及上台後表明要將以中國代替蘇聯,成為美國頭號競爭對手。賓拉登的基地組織適時搶了風頭,美國臨時將反恐置於自己國家安全戰略的首要目標。中國當時逃過一劫。接下來贏得諾貝爾和平獎的奧巴馬民主黨政府明顯在國際政治光譜上傾向鴿派,在收拾小布什政府中東反恐戰爭爛攤子之余還大舉效減國防經費,但也強力推行亞太再平衡戰略,明顯針對中國。到了右翼鷹派的特朗普政府上臺時已經再也沒有什麽戰略遮眼物,遮擋在美國對中國凝視的戰略視線之間了。中國在2015年開始就明顯減緩的國防開支預算的增幅。今天回看,這種像似刻意的和平姿態並沒有對美國鷹派起什麽減緩對中國敵意的作用。如果中國沒在公開數據上掩蓋自己真實軍費增加,這種軍費預算在自己安全環境惡化時的逆勢操作似乎對自己不利。對美國,一個弱勢敵人並不會因為弱勢就被轉變成朋友。相反,一個弱勢敵人會更加引誘美國采取軍事打擊手段而非和平手段對其實行“中立化”(美軍對擊斃敵人或令敵人喪失敵對能力的軍事術語)。美國是近代國際關系上使用暴力最多的國家之一。如果從二戰後算起,沒有之一。

list of defense spending by military

中國的國防建設目標,明顯已需要從建國當年防禦性的保衛國土與局部進攻性的解放台灣,逐漸轉變為兩大目標;第一是威懾制止美國發動對華戰爭的沖動,第二是對中國的持續發展保駕護航。前者中國的戰略核力量至少要接近---最佳達到---能與美國持平的核互相毀滅的能力,消除美國極端鷹派發動對華全面大戰的僥幸心理。後者中國的武裝力量需要在全球範圍主要以常規手段威懾打算用武力阻礙中國的持續發展的美國,和任何其他想乘美國纏鬥中國時而占中國便宜的對手。面對美國可以糾集分布全球的盟國與非盟國結成以反華作為目的的軍事集團,中國這個全球威懾目標基本要自己的軍力與設施達到或超越美國集團今天的全球部署與作戰的能力。換句話說,中國其實需要擁有甚至超越當年蘇聯在冷戰時期所擁有相對於美國的那種軍力。但對於一個從未在全球範圍施加軍事影響力以及今天仍自認為時發展中的國家,中國要達到這個目標需要時間。但即使需要很長的時間,中國看來也只能堅持發展至達成目標,否則中國必然面對永久性的巨大發展安全問題。中國已經進入了、或重新回到了一個當年李鴻章所說的大變局的世界格局,再也不會如同過去四十年一樣,有在發展和平環境上的美國便車可搭。從這個角度說,北京當局如果繼續維持低的國防開支便屬於一種自欺欺人的行為。中國的和平發展環境必須只能自己有充分能力保障時才會得到。因此,中國至少應該將自己的國防開支提升到美俄水平,最好能在不影響經濟發展的條件下超越美俄水平,因為在短中期的二三十年內,中國將非常可能要獨力對抗全球最先進軍事力量集團的結盟圍攻,情況很可能比在中東被孤立的以色列更差。考慮到中國會采取一種防禦性的國防戰略,亦即是被人欺負了才進行反擊的被動式戰略,中國也更應該維持一種比對手更強大的軍事能力,才能達到沒有先下手為強優勢的均衡。而且更重要的是,從西方的經驗看,適當的擴軍備戰與開發尖端武器,對發展經濟和科技有很關鍵的促進作用,今天的電腦、移動通信、衛星全球定位、納米技術等眾多引領新時代工業革命的高新科技無一不源自軍事科技。

自然,中國擴軍備戰的行為不可能隱瞞美國和西方,必然會引起美國的反應和指責。但對中國行動負面回饋並不等於中美就必然鬧翻攤牌。在政治上鬧翻攤牌也不等於必然在軍事上鬧翻攤牌。從過往對付它的對手的模式看,美國在實際動武上還是相當謹慎的,二戰後一般只找軟柿子捏,像入侵巴拿馬、格林納達這種小型微型國才肆無忌憚。對中型國家的軍事行動美國的記錄並不好看。朝鮮戰爭、越南戰爭、第一次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第二次伊拉克戰爭這些上規模的軍事行動當中,僅有第一次伊拉克戰爭達到行動目的。其余都陷入戰爭泥沼狼狽不堪。這種結果導致美國在針對敘利亞、利比亞、特別是針對伊朗的軍事行動上猶豫再三。對大型軍事強國,美國過往的記錄更是明顯回避考慮軍事選項,比方對俄羅斯入侵格魯吉亞的反應。然而,這種過往記錄並不意味中國可以完全拿來作對比。美國二戰後的軍事行動目的基本圍繞在擴張自己的利益,俗氣點說就是想賺便宜。行動達不到目的認栽走人僅是賺不到便宜,沒贏並不等於輸。事實上,二戰後美國每發動一次戰爭,無論戰果如何,美國的國力大都在戰後有所擴張發展,在世界上相對變得更加強大。今天和未來同中國的沖突在美國人的角度看是保衛自己的利益,如果不能贏,自己的利益會萎縮,實實在在的吃虧,國家利益會嚴重受損,美國心理反應極難預料。因此,中國加大擴軍備戰力度於自己的發展和保衛世界和平都是必須的。而且,美國人尊重實力。

 

(待續)

( 時事評論國際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astandwest&aid=155203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