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教育這條路
2014/05/13 03:19:00瀏覽491|回應2|推薦36

有一天,政府回過頭來吹捧技職教育,歌頌德國工藝師徒制的教育方式,
個人是覺得OK,德國師徒制教育確實還算不錯〈個人很欣賞德國人對產
品的品質要求與對細節的精緻,這點跟日本很像〉。但現今教育制度的崩
壞所得到果,絕大部分的人都說是因為當年廣設大學或突然讓許多專科學
校升格的政策所種下的因,也許確實是有佔到部分的因素,但絕對不是現
今教育制度崩壞的最根本原因。

但今天其實我想說的,究其言,是我們傳統士大夫的觀念窠臼,幾千年下
來的傳統,大家都認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認知,今天的明星高中
、名門大學及熱門科系,依舊還穩穩地存在,大家依舊搶破頭的要擠進去
,深怕落後了會被人笑話。再加上一窩蜂的心理,變成你有,我也要有;
我沒有,我就要抗議〈某種程度像是時今的街頭現象〉。另外,補習班也
沒有減少,反而更多〈包括各種才藝補習班林立〉,現在的學生學習的壓
力真的沒有以前來得少,反而更為競爭。

此外,今年十二年國教即將啟動,自己家族的孩子也將陸續參加白老鼠實
驗計畫。十二年國教的根本意義其實是希望學生可以更多元的發展,遵循
自己的志趣去努力實現個人目標。〈在此不討論其政策是與配套措施是否
完善等議題〉雖說免試,但這些現代直升機家長,真的會這麼簡單的放過
自己的小孩?還有十五%特招進入明星學校的考驗在等著他們,於是就會
有的家長會再度逼迫自己的小孩去爭取進入明星學校的機會,這不就又是
一種惡性循環嗎?

此時不禁令人回想起,那個不管你是王公貴族、達官顯要,還是三級貧戶
的小孩,一律都要進入一個叫做「聯考」的公平試場裡的年代。也因為有
這個公平試煉,不會因為身分的不同,有不有錢或有權,都可以透過這個
試煉,齊平式的得到一個叫做「入學前面,人人平等」的爭取機會。雖然
這不是一個最好的篩選機制,同時壓力還是存在,但是相對的是較為單純
。所以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士大夫的觀念,還有傳統社會地位的歧見,政府
能做的,就是試著用不一樣的篩選制度,來打破這樣不正確的認知。但可
想見的,一種文化、傳統不是說打破就打破這麼簡單,就算大家漸漸理解
到,這是不對的,也開始有人明白「百無一用是書生」、「紙上談兵打高
空」等,一些過去歷史上逐漸被破除的觀念,但事實是:教育,一點也不
簡單!

我們何不讓天賦自由?這樣說好了,做家長的你,為何不幫助自己的孩子
去發掘與生俱來所具有的天賦?然後順著自己的天賦去發展,做家長的就
是在背後支持〈當然如果是想朝向壞的方向去發展是不允許的,或是金額
過大的需要商量〉。而不是今天你的孩子功課差,你就逼迫他去爭取更好
的成績回來,但他也許在語言或體育方面有著天份,但你卻未細心發現,
只因為你專注的是他的功課上的帳面分數是不是達到你所要求的目標,同
時還自以為很了解小孩而到處跟鄰居親戚炫耀或自己沾沾自喜。

直到自己稍微懂點小事、讀過點小書跟不起眼的歷練之後,我才漸漸明白
這些。當年對讀書這件事很容易囫圇吞棗,靠著一些小聰明,一路保持著
不好也不壞,矇騙得過父母的帳面成績。但你也知道,人生不如意事,十
常總八九,囫圇吞棗所造的果就來了,人生第一次的挫折感襲來可不是鬧
著玩的。雖然莫名其妙的走上技職教育的殊途,讓當時小小心理受挫〈拜
兄姊的求學經歷之賜,小時候一直認為自己將來會跟著念普通高中及大學
,甚至還設想了公立學校的目標〉,但卻幸運的趕上了第一批技職院校改
制的年代〈其實就是現今教育崩壞的前兆,竟然現在才發現〉,即便如此
,但入學窄門依舊窄得很,甚至在沒什麼選擇的選擇下,硬著頭去擠僅有
十八%錄取率的窄門。

也許那時候的自己就是一種不甘心吧,也考上了公立大學。某種程度上,
當年小時候設定公立學校的目標也算達成了〈雖然是轉了一個彎〉,但其
實那時差點進了和平東路那間培養老師的學校。但我也得承認自己的確除
了比別人幸運之外,是還有那麼一丁丁點讀書的天份〈只是可能依舊是數
學白癡》。然後,就這樣,跟設計扯上了關係,而這關係竟然也牽扯至今
超過十年。只不過,後來進了大學後,發現對寫作的喜好竟然比學習設計
的興致還高〈這當然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到現在,左手還是在寫作,
而右手用來設計自己喜歡的作品,雖然不太可能成為設計大師,但若有一
天是封我為寫作的大師我會很樂意的〈可能比被封為設計大師還高興很多
倍〉。

時至今日,我的天賦可能還有無窮無盡等待著去發掘〈例如從以前到現在
,有很多人說我應該去當老師、教授,我好像也漸漸有這樣的感悟,但老
師在我眼裡,是一份神聖的職業啊!〉,我當然也很幸運的在教育大崩壞
之前,完成一些學生該做的該讀的。當然,如果自己不爭氣,或許今天也
不會有這樣的想法與體認。〈可是到現在都沒提到父母是怎樣?〉對,我
們是傳統家庭,父母輩那一代是沒什麼機會讀書的,所以想當然爾,壓力
從沒有少過。但相對來說,壓力就是助力,只稍你如何轉化成動力。

如果再給我一次選擇的機會〈現在講這個好像還太早?〉我還會不會有這
種幸運?沒有人知道,但我只知道上天冥冥安排就是讓我走今天的路。也
是因為出社會後,思考人生一路以來的道路,回過頭去想,才突然驚訝的
發現:其實小時候就很喜歡把一些家裡的小家電拆東拆西看一看再裝回去
恢復完整,然後對一些精緻的圖案感到興趣〈但我不愛畫畫是真的〉,導
果為因,就是今天我在這路上的緣由。所以為了堅定設計志業與未來可能
自行創業的發展,應該思考結合我的寫作才能,開設一個專門討論設計的
部落格或架個網站才對!〈嗯,為什麼前幾年沒想過呢?〉

言歸正傳,也就是說,如果今天不管家長或是學校老師對你多失望,千萬
、千萬不要放棄去找尋及挖掘出自己擅長的才能、與生俱來的天賦,因為
那可能是你畢生該勇敢與專心追求的理想與目標,那才是你為何接受教育
的目的,而不是為了父母、老師的期望去追求你一點也不感興趣的東西,
最後讓自己懊悔不已。相反的,父母、老師都應該是輔助、支持與鼓勵的
角色〈所以我才說老師是一份神聖職業嘛〉,一起參與發掘天賦、才華的
過程,讓彼此一同成長,發現每個人皆有無窮無盡的可能,不是嗎?

 



大明崇禎三百八十七年  歲次甲午   五月十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4/05/20更新
今天是馬總統就職六周年的日子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今天也是我開設一個專談設計、創作
及設計思考的部落格
的新的開始。為了長久經營及籌設工
作室的起點,年底前預計會
租網域空間來使用。
 



歡迎對設計有興趣或想了解設計產業等資訊的格友
訂閱捧場,感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5/01/09 再更新

按計畫成立設計工作室的官方網站,雖然按原本計畫延遲了些
日子,但在新的一年之初,也完成官方網站的成立上線並把
本在經營的設計部落格加進網站連結。


還是那句老話,坐而言,不如起而行,也許應該修正為
「坐而言,不如起而做」
 

拾熠設計

http://www.sydesignart.com 


歡迎格友們參訪我的設計工作室網站,亦或可幫忙推薦介紹,

並希望以後有機會可以為大家提供設計服務,謝謝大家。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ason79&aid=13287747

 回應文章

李家若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8/09 01:02

人是生的

不是教的

但我們"人"就是不覺醒,就是認為可以把石頭教成鑽石!

唐寥音(eason79) 於 2014-08-11 02:32 回覆:

教育,百年大計,不是三言兩語便能說盡
在下不是專家,僅僅個人感想與意見而班門弄斧罷了!

thanks for your commented


一畝桑田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潛能
2014/07/12 11:42

教育在發掘每個人的潛能,

 所謂適性教育是也,

格主把設計和寫作融合為一體,

是謂逐夢踏實。


唐寥音(eason79) 於 2014-08-05 03:55 回覆:

thank you~
學無止盡、唯有興趣熱情是永遠的動力(設計也是、寫作也是)

我不是,也不想成為大師,但希望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包括維持寫作及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