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九十省思認知錄
2011/02/28 22:10:17瀏覽1134|回應2|推薦2
以下為我的岳父——向開寅先生於2004年旅居在多倫多時寫的《九十省思認知錄》,今特全錄在此。

-----------------------------------------------------------------------------------------------

感言

我是中國人,我從軍職經歷二十六年,在臺灣也住了三十年。藉由臺灣對外發展的腳步,也隨著兒女移民來到加國,一晃又過了二十六年,我個人並無特殊長處,享受加國養老制度,我與家人平安,我重視個人良知與感恩,渡過了已往顛簸的歲月,我自由自願一路順風直到晚年無怨無悔。

讀聖賢書,解我慰藉,願世人無憂無慮,平安快樂。現在將我的生平約略記述如後:


一、少年在武昌

中華民國三年,農曆三月初九日(國曆4月4日),我出生於湖北武昌,以歲次甲寅,取名開寅,學名向四維,意謂「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既張,國乃復興」。是父親為我取的學名。祖籍江西省,吉安府、進賢縣。明朝洪武元年,先祖移民武昌豹子澥;今稱豹澥鎮向家村(嘴)。父名楚訓,又名樹榕,字旺遠,世居本鄉,地近梁子湖。家世漁農為本,清末局勢蕭條,父親入武昌存古學堂習武,繼入保定學堂為官;民國以後退武從政,任漢口市警第五署督察長。母親姓李名奐,武昌簡易師範畢業,民國元年結婚,定居武昌,我是出生在武昌。

我家住在武昌曇華林,那兒是個雅靜的住宅區,也是風景區。附近有教堂,有醫院,有武昌師範,多所教會中學,也有私塾。我幼時就讀於武勝門外一馬路,教會設立的聖安得烈小學。

二、求進當學徒

有一年在將要放寒假的時候,教員與校方閙意見,發生衝突。薪資問題不能解決,教師抗議,事情閙得很嚴重,學校也因此關閉了。當時世局大亂,民國十五年八月卅一日,革命軍北伐,攻打武昌,北洋吳佩孚軍把城門關閉了四十多天,當時戰死的和餓死的合共兩萬多人。就是因為局勢混亂,父親帶我避居到漢口。

民國十六年,父親病逝,年僅三十九歲;囘憶父親在世,他是一名好漢,獨馬單闖,十足軍人氣派。但是時運不濟,終無恆產。我在童年過的並不美好,雖然世人待我也不差,可是一般人民的生活都很貧窮不好過。

為求生計,母親在紡織公司紗廠工作,我也需要找工作,從此失學。父親的同學留我在漢口當學徒,學習藝品製作。這也是父親的遺訓,教我要「習藝養生」,「積財萬貫,不如一技在身」。

我在漢口學藝,供膳宿,但無薪水。平時工作,不能回家,只有年節休假。工商之間,資本第一。我也學到了寳貴的知識:常年眼見時局在變,或好或壞,全在人際關係。

「苟日新,又日新」,時時求進,事在人爲,無可而止,我又何為?

三、出道印刷工

民國十八年春節期間,我們中國的傳統習俗,春節就是過新年,是個非常的日子,晚輩向長輩拜年,我趁時拜訪恩師何定遠,他是我私塾啟蒙老師,正巧老師的親侄何子素先生來聚,老師並介紹了我們相識。

何子素先生時在南京國民黨中央黨部組織部任職,那時有位江西人張勁哉先生,他二人同在國民黨中央黨部任職,並且集資合辦了一間印刷公司,設立在南京市洪武街;己經開始承印書報雜誌,是「民營大印刷公司」。恩師特引薦我去南京那邊印刷公司當練習生。

由於民國十六年我家大舅李克道先生已在南京當軍醫,十八歲的小舅李克元先生也在那裏當文書士,我即前往之。在南京與兩位舅舅聚首一年以後,小舅旋即加入南京中央軍校八期工兵隊作學員,以後轉入航空班,畢業於中央航空學校第二期驅逐科,先為航空飛行員,然後到杭州航空學校作教官。

何子素先生兼任大公司印刷公司主管,待我不薄,學成專業鉛印排字拼版,供膳宿、有月薪、有朋友,相互交往。那時候言論自由,報業盛行,在南京有「國民日報」、「中央日報」、「掃蕩報」、「新民報」,其他書刋多種,印刷工人是份自由職業,從此,十五歲時,我也就能自立。

民國十九年我再回漢口,任漢口新聞報排版,因無宿舍,僅三個月便又經朋友介紹我轉任「官紙局」技士,屬湖北省政府,地址武昌「大朝街」,為省政府公營。我住職工宿舍,任職一年,由於內幕人事改組我遂辭職。

四、 探索穿軍服

民國廿一年,國民政府稱南京為首都,軍政非常發達,我又熟識,所以我想以印刷工人去找工作,應不致於很困難吧。真是機會巧合,我應試入陸軍第八十七師司令部印刷所,應試成功正式就職。旋被編為陸軍第八十七師司令部印刷技士,駐地於三牌樓三十三標營房。印刷所設在營房內,職工共有八人,我是揀字排版工,一律穿著軍服,胸前佩戴符號『印刷所技士』。

由於職務關係,有緣謁見嚴純摩少將參謀長,將軍囑交印《上海一二八戰場文稿》,還親臨指導,講解之餘,也閒聊其他,承蒙將軍愛護鼓勵「青年人要多學習」;一番真誠談話,令我敬佩。

民國廿二年十一月,福建十九路軍叛軍蔣光鼐、蔡廷鍇、陳銘樞、李濟深等人組織『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國府派八個師的兵力前往福建圍剿。八十七師也受命開往福建,此時印刷所停止業務,並予以改編,我隨師司令部移駐福州,但到福州時當地已完全平靖了。

五、上士去福州

福州是位於前方的後方,為了要應付戰備,本師設軍醫處衛生連,我暫時安插受編為陸軍上士。由此正式參加陸軍,編屬八十七師司令部軍醫處衛生連,改變了我的職業。

民國廿三年,衛生連駐地福州東湖營房,形同野戰臨時醫院,收容受傷官兵。連上有軍醫官、看護兵、担架兵、炊事兵,以担架排為單位;每日晨操,由班長担任集合操練,大家遵守軍隊紀律,我亦參加晨操,大家和諧如同兄弟。在編額內我是上士,所領的軍餉尚够自己花;而在職務上我只處理財務,俗稱司務長,還得負責管伙食。

福州地方語言特殊,我不懂福州話,少有民間活動。那時候已沒有打仗,也沒有傷兵,我的生活很自由。我喜歡到湯門溫泉洗澡,那兒浴池特別。某日閒逛到隔河南台區,發現此地有鴉片烟館,屬於特區,有日本人幕後撐腰,有浪人保鏢,尚稱平靜。

依環境言,福建屬於戰區,於我無益。我雖乃陸軍上士軍職,擔心自己因而荒蕪,不宜久留此地,免日後飄蕩。我自忖有專業,想再回南京找舊朋友同時找工作,於是請長假去南京,我便單獨離開了福州。又由於我的小舅當時在杭州的中央航空學校,因此安排先途經杭州遊玩探親。

六、 杭州開汽車

民國廿四年四月,我由福州馬尾乘船去上海,途中風浪不大,船泊靠外灘碼頭,當地有旅舍外務員上船接客,住進了旅舍。第二天去先施百貨公司購買日用品,遊玩上海。上海大世界,之後乘電車到北站,買火車票,通常是三等車票有座位直達杭州。

到杭州火車站,底站大站是「城站」,下車就近住旅館。旅館距西湖尚有一段路,我步行在街道上,有人指導「車輛靠右行,行人靠左走」。感覺與上海不一樣,是推行「新生活運動」的成果。在湖區我首先發現是十景之一的「三潭印月」,再向前到岳飛廟、靈隱寺,傍晚回旅館。

第二天乘火車到筧橋站下車,走到飛機場。時小舅已婚,住在「醒村眷舍」。我經過機場大門,通過警衛,到「醒村官舍」會見了小舅。我自由自在地在杭州玩了幾天,深感筧橋這裡是青年出路的地方,此時此刻,欲行又止;且與小舅自南京別後,現又重逢,特感欣喜。恰似「草木逢春,人生何處不相逢」。

七、 航校機械士

停留在杭州時,正值航空學校極力發展校務。當時中央航校在杭州有三個機場:筧橋本校為初級訓練,高級專業訓練飛行員在「翁家埠」及「喬司」兩地。三地來往皆必需靠交通汽車,校方都是與杭州永華汽車公司有關連做來往運載。期間小舅介紹我認識了一位管汽車的白副官,白副官是航校總務科的科員,之後又承他介紹我留在航校當『汽車司機助理手』,同時在永華汽車公司學習,受管理員指導。當時跟我結伴的是班長王文忠司機,並也交識了兩位好朋友,徐選鴻與胡開元。他二人原是校方警衛營調來的『汽車助手』。此時我每月可領十二元薪餉,亦受同等待遇昇任。六個月以後我考取了可通行京/滬/杭/蘇/浙/贛/皖七省市執業司機統一駕照,在杭州市政府登記就業。於是『汽車司機』成為我第二個正式的職業,並受僱於中央航空學校。

八、 空軍抗日本
      
民國廿五年,空軍登報招考航空機械士,此時我已在中央航空學校任「汽車司機」職位,我遂以『內燃機專長』報考填表,經分組個別測驗、考試、體檢合格,登報揭曉名列前茅。正取一百零八名,備取四名,依報載次序我被正取第六名。報到日期三月十二日,報到地點杭州筧橋中央航空學校。

如此便進入航空學校本校工廠機械士訓練班,先作入伍編隊操練,步兵排連編隊,鍛鍊身體、個別教練、射擊打靶、分列式閱兵,三個月軍事訓練培養黃埔精神。之後到工廠實習三個月,那兒分軍械、裝配、發動機三組;先後淘汰了約五分之一,到結業時只剩下八十餘名。畢業證書名稱是『中央航空學校第一期工廠機械士受訓期滿,分發任用入空軍組編航空隊』。任職令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任為航空委員會空軍三等機械士,此令。委員長蔣中正』。派職為空軍第五航空大隊廿四驅逐中隊機械士,隨隊駐江西南昌青雲浦機場,開始集體訓練,準備「剿共」。我隊為霍克三型戰鬥驅逐機,中隊長劉粹剛中尉,座機是「2401」號。同年十二月西安事變,張學良,楊虎城扣留蔣委員長,要求抗日。

九、八年在四川

民國廿六年七月七日盧溝橋事變,抗日戰爭正式爆發。

當時我隊原駐江西南昌訓練,八月一日中隊部奉令移駐南京,八月十三日滬戰展開,八月十四日敵機襲擊南京,被我空軍擊落五架,八月十五日我隨分隊駐揚州。副中隊長梁鴻雲出擊日海軍艦隊出雲號,炸中其尾部起火;八月十六日再次出擊,被敵機隊火網射擊,陣亡於上海。

同日遭日本木更津航空隊轟炸揚州,警報失靈;我眼見敵機來襲,趕緊走避。我隊一架飛機被炸,幸好人員無傷害。同年九月我奉調南京囘歸中隊部,護衛首都。滬戰三個月,陸空均潰敗不敵,南京告急,那時我隊已近於無戰機,並最後撤退,在下關過江到浦口乘火車經津浦路、平漢線到漢口,我歸隊駐漢口。

繼而武漢空戰失利,友隊俄國飛機助戰,中俄飛行員多人犠牲陣亡,局勢緊張。我隊眷屬先行退居四川,我仍留守武漢備戰。該年十一月武漢失守,我隊移駐衡陽數月,等候換裝俄機。駐移柳州,轉經貴陽,最後到重慶,駐廣陽壩機場,與眷屬聚合,我也才看到剛出生長女。

民國廿八年,日機夜襲廣陽壩,警報聲起各自疏散,我隊眷屬多人被炸,且有三家人一齊喪命,我家幸得平安脫離此次災難。

秋天我隊移駐白市驛。接著便是重慶空戰,日機九七式飛機性能優越,來華支援的俄式E15、E16抵抗力不足,我方損失慘重。日機晝夜轟炸重慶市。

民國廿九年我隊轉駐成都雙流縣。民國卅年我奉調第十一大隊。卅一年送入成都機校受軍官訓練。卅三年任械彈補給員,參加中美混合聯隊,本大隊裝備有B24 和 B25,可準備轟炸日本本土作業。我每日得處理成噸的500磅炸彈,以及民工調度等等,非常忙累。民國卅四年八月,才剛又被調到第四大隊,日本無條件投降結束抗戰。

十、 內戰反共產
      
對日抗戰勝利後,共軍利用蘇聯在東北繳獲日軍關東軍交付之精良裝備起而反打國軍。卅五年,受美國政府之介入,國共軍事談判轉為政治談判;六月下旬,國、共兩黨的軍隊在湖北、河南交界的中原地區爆發了大規模的武裝衝突,長達三年多的全國內戰遂告爆發。

期間我在錦州機場服務,國軍連串軍事失利,情況嚴重。我無意留職,為尋求安全,自行去職返武昌接眷,隨遭軍法議處,幸而脫險以離職議處,改調武漢第四軍區候派新職。我原屬吳順明司令部下,舊日情誼,諒我端正,護我返鄉,當時我全家在南京,為安全計全家不共乘一架飛機,我先行携長子雙華飛漢口,隨後眷屬乘船回武昌。

十一、 離家四十年

卅八年八月,共軍逼近武漢,我原服務漢口第四軍區司令部。因職務調動,我個人先往衡陽開道,眷屬暫留武昌待命。我當感謝神奇的護衛,指引我們的安全行動。八月八日我囘武昌南湖機場,適見白崇禧座機正在起飛,我急忙回家經過江邊看情況,時間正巧,眼見漢口江漢關輪渡躉船爆炸,我於是又回到南湖機場。

其時交通情況混亂,我立時去機場開一輛吉普車回家,接眷屬連同表兄弟們一共十餘人,我又去機場多要了一輛卡車,裝了行李一起逃難,往湖南方向進行,車隊離開武昌途中,遇叛軍阻道,砲聲隆隆,我車隊被迫後退。幸有後援部隊,桂系騎兵馬隊,驅散一群叛軍,是夜宿土地堂火車站,待至天明叛軍退了,我們的車隊繼續前進;往去衡陽,駐留衡陽四十餘日,表兄弟已回武漢,我屬現職人員,預定去重慶。

和平談判停戰期間,在此緊要時刻有人勸我靠攏,帶眷去長沙,安排去處。那是我平時接近的朋友,被我拒絕了。我則携眷全家輾轉駐在廣西桂林,柳州,南寧,然後我隊駐南寧待命。然而得知調停絶望,十一月二十六日,一架C-46專機飛臺灣,途經海南島,在海口機場落地,天已黑,毛毛雨,第二天清晨飛台南報到,我領隊到了臺灣。

假若我留在大陸,其後果必是黑五類,四十年後已見分曉。1989年回大陸探親,被親友評論「好在你們離開了,不然你是罪犯,會要被抓問罪的!」。母親是在貴陽病逝,享年九十二歲。現在歡迎台胞探親,中國終於改革開放了。

十二、我家在臺灣

陸游唐琬倆相好,東風吹散桃花落;
抗日過門重相見,打落杭州雲菊仙。
 
結婚成家,婚姻是緣份註定,我與元英在抗日戰爭期間,民國廿七年初(丁丑年臘月)結婚,論財力物力都非常簡陋。大戰迫近武漢,我職駐在漢口,十一月長女在四川萬縣誕生,取名萬華,次年方得在重慶聚合。民國三十年初,長男在雙流縣誕生,取名雙華。民國卅二年次男在成都誕生,取名洸熙。抗戰勝利後,民國卅五年三男在漢口誕生,取名雋心。民國卅七年四男在武昌誕生,取名惠敏。

民國卅八年八月共軍逼近武漢,我携眷全家離開家鄉。十一月,經海南島,我們來到臺灣。

先住台南數月,民國卅九年五月,定居屏東潮州鎮光春里,未久移住光華里。民國四十年,遺憾次女明秀由於食物中毒,醫治無方,因藥物中毒丟了小生命,僅活一歲半身亡。民國四十二年,三女丹麗誕生。民國四十四年,四女小菊誕生。

我們的住宅原在潮州眷區散戶,與鄰居相處和睦親切。在潮州住了十四年,在教育方面南部僅設有中小學及職校而已,並無大學。當時臺灣軍事接受美國援助,反攻大陸,時機等待反攻。韓戰期間中共抗美援朝,『一二三反共義士』來臺灣,反攻大陸變得似無希望,軍民生活清苦,薪餉不够維持,提前半月透支借餉,寅吃卯糧,那樣貧困的日子,生活實在很難過。

長女萬華初中畢業後,首先就業軍僱員,月薪補助家用,長子雙華職校畢業後就業台南亞航公司,民國五十三年移住台北就業就學。

中華航空公司成立,有賴於空軍轉業人員之成就,首航台北高雄及外島馬公,逐漸發展東南亞日本美國之間,長婿麻汝榮被邀參加中華航空公司任職,我在軍中退休,應召考試就業華航,工作至六十五歲退職,在華航工作十三年,改善了我家庭生活,子女各在台北就學就業成家。

民國六十年長女全家五口移民多倫多,民國六十二年,長子隨後探親移民,民國六十九年我倆夫妻探親移民。

平安的日子是家有賢內助,不嫌我窮,感謝天神保佑,祖上有德,我在臺灣三十年,以榮民退休。自長婿移民帶來發展,我們現在已是祖孫四代的大家庭,分居台北及多倫多。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arlyblog2000&aid=4932705

 回應文章

天格
俗不可耐
2012/05/15 23:28
這種內容應該是放在自己家裡的備忘錄
吧?有必要PO出來嗎?版主可能是急於添
湊篇數吧?俗不可耐

慈107
誰會認真看?
2011/09/15 15:04

無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