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觀音」因常在白蓮花中,故名「白處尊」。
白色象徵菩提心,而菩提心是諸佛菩薩誕生之因,此觀音亦是密教蓮花部母。
又此尊最顯眼的特色就是「天髮髻冠、襲純素衣」。
例如唐代一行所譯《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
「近聖者多羅,住於白處尊,髮冠襲純帛,鉢曇摩華手。」
但據《白寶口抄》表示:「唐摺本,寶冠之上覆白缯,左右之端垂肩上。」
可見這素衣從唐代傳來時已經被默認為「白色」,
故善無畏在譯《攝大毘盧遮那經大菩提幢諸尊密印標幟曼荼羅儀軌》就變成:
「次近聖多羅,當觀白處尊,髮冠襲純白,鉢曇麼華手。」
從密教口抄上來看,這白衣觀音為何頭覆白衣?
除了代表「慈悲覆法界眾生」,
還有一個意思是為了覆蓋怪星曜宿的光芒,不讓其引發災難,
所以白衣觀音又名「息災觀音」,是為祈壤「曜宿災難天變」的主尊。
那一個主打息災的觀音為何與「生子」畫上等號?
說來有趣,這與一種女性分娩時的奇特現象「包膜出生」有關呢……
《觀音經持驗記》曾記載,元代有位南京人士名叫王玉,年踰四十仍無子,
後來當他拜訪友人時,看見友人家神桌前供著一部「白衣觀音經」?
詢問來由,才知道五年前此地曾有被元軍俘虜的南人寄宿,這本經是當時那些從南方來的俘虜留下的……
於是王玉出於好奇,便將此經帶回家中供奉受持。
不可思議的是2年後,王玉的妻子張氏之母竟夜夢白衣人,頭戴金冠,携一童子來,並對她說:「吾與汝送聖奴來。」劉氏接抱,恍然而寤。
結果隔天張氏生一男「神氣聳秀。果有白衣之異。」
又「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大師曾為《白衣陀羅尼經》寫了一段後跋:
「法界眾生。欲求男者。誕生福德智慧之男。生者皆白衣重胞。以示大士不誑眾生之騐也。」
「白衣重胞」就是所謂的「包膜出生」。
孕婦一般都是羊水破後,才會分娩產下胎兒,而胎衣也會順著羊水排出母體外。
但有種情況很特別……
有非常低的機率,嬰兒初生下來時胎衣未破,也就是羊膜囊仍然裹在身上,以被羊水包裹著的狀態出生!
而此時由於胎衣的薄膜仍然裹在身上,所以嬰兒看起來像穿著一件白衣?
因此善於聯想的中國人覺得這情況太神奇了!
被裹在「白衣」裡,該不會代表這個嬰兒是「白衣觀音」送來的吧?
所以稱這種罕見的生產現象為「白衣重胞」,並視為吉兆。
所以這代表《白衣觀音經》在明代是被當成「求子聖典」的!
但為何在《觀音持驗記》中,元代的王玉對《白衣觀音經》卻是聽都沒聽過?
這不能怪王玉,因為《白衣觀音經》嚴格說來並不是經!
《白衣觀音經》其實是《白衣大悲五印心陀羅尼經》的簡稱。
是由北宋時期的中國人自由創作32字的四句偈,
加上「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寶月智嚴光音自在王佛、大悲觀世音菩薩、白衣觀世音菩薩」五位佛菩薩的聖號,
再擷取唐代譯出的《觀自在菩薩隨心咒經》的第一段心咒,而成為的一部「冷飯新炒」的「再創」作品!
而《白衣陀羅尼經》最最流行的時間點是在明末!
因為這部經成功抓住了當時無數士大夫的期望-「生聰明福德之子」!
對士大夫而言,生了兒子繼承香火固然重要,
但還要夠聰明才能代代相傳書香門第之風呀!
故明代的《白衣大悲五印心陀羅尼經》經本常常開頭就刻印著白衣觀音或是手抱嬰兒的白衣觀音。
所以憨山大師才信誓旦旦的說:「以示大士不誑眾生之騐也。」
因為他自己就是從觀音育幼院中出來的高材生!
《角虎集》:「師。別號憨山。全椒蔡氏子。母洪氏。夙供觀音菩薩祈請生。師以重胞顯。隣嫗驚相告。知不凡矣。」
「重胞顯」,所以「知不凡」!
只是聽說最近這種「白衣重胞」的技術可以由人工達成,名叫「 EN caul」?
看來這下出現「山寨版」了XD
而說到「白衣重胞」的代表圖像,就讓魔王想起近代日本畫大師「狩野芳崖」所繪的「悲母觀音」。
看著圖中觀音的淨瓶垂滴,潺細的甘露往下注入化成水泡包覆著小BB,
這不就是「白衣重胞」嗎?
有趣的是,如從在《本草綱目》中對胎衣的形容:「胎兒則乘而載之,遨遊于西天佛國,南海仙山,飄蕩於蓬萊仙境,萬里天河,故稱之為河車。」來看……
「悲母觀音」這水泡到是有點像觀音送台跑車給即將畢業(出生)的孩子XD
下凡當人了,當然不能再開仙車了,
所以一般的小BB的仙車在出生時也跟著壞掉了。
但觀音家送來的小BB就不同了,
人家了不起「出生含著金湯匙」,觀音家是「出生自駕開雙B」!
各個都是開著"天河之車"出世,的天選之子呢!
正所謂「廣告打的好,香火沒煩惱!」
所以白衣觀音從此陰錯陽差成為生「福德智慧之子」的主尊,
又白衣觀音的造像與其他觀音相比,絕大多數為女性的樣子,
故成為廣大婦女家中,乃至閨房中最崇敬的依靠,
不但其「送子」的功能可為「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心理壓力得到紓解,
更為無數士大夫「望子成龍」帶來期盼?
這也難怪祂會如此受中國人歡迎嘛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