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7/17 22:37:21瀏覽1541|回應0|推薦15 | |
修行,就是把心量給打開 / 觀證0529 修行,就是把心量給打開。如果背誦了很多佛經持誦了很多心咒,上了很多佛學班,但心量仍然沒有打開。那一樣入不了佛門。頂多,只能算多懂了佛學知識,種了善根而已。心量的打開,可以證明一個人修行的進步。 那為什麼沒有打開心量?就是太關注自己了,關心自己了。很多人學佛,很關心自己的解脫問題,希望能自己智慧開發,煩惱斷除,然後趕緊拜佛念佛。這樣子效果很小,單獨為了開發智慧去拜佛,是開發不了智慧的。 那要如何做,我要先發願。為了幫助苦難眾生,為了讓更多人都能去惡從善,能聽聞佛法,能修行,能聽聞佛號。有這個願力,一定開發智慧。心量打開的人,煩惱就少。人為什麼煩惱,就是關注自己啊,太愛惜自己了,就煩惱。 心中如果懷著悲憫眾生,救度眾生,把眾生的苦當成自己的苦時,這時他就不會煩惱了。這個很神奇,把自己的苦太當一回事的人,很煩惱,因為心量沒有打開。 但有些人覺得要念經持咒功德最大,在除業障方面誦經持咒很大,但是要把自己奉獻出來利益眾生,才能培養智慧福報,才能開悟。 當發利益眾生的菩提心而融入大眾時,業障慢慢消除,再加上念經拜佛持咒。這樣智慧就能開發。而且這時心量自然能打開。 心量打開的人,他的眼光,思維,他的舉止,言行都不一樣的。高僧大德為什麼可以氣吞山河,就是心量打開了。 惟覺老和尚云:「願力大於業力,即能轉業。」 願心願行如此重要已然而知,故當勇敢發成佛願、行菩薩道。若修行人因擔心無法承擔行願的壓力而不敢發願,應當深思:「眾生之生滅心,滅此則彼生,若不依淨願行持,則人我是非、貪瞋癡等煩惱必然念念遷流,無法止息,如此不就朝三途前行嗎?」思惟至此,不禁悚然!又復壓力源自堅深我執,因怕自己跌倒受傷,所以意城高築,畫地自限,裹足不前。然而,修行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退則依舊長夜漫漫,業海茫茫。 是以修行人當發大願、修大行,方能清淨身口意三業,進而突破妄想執著之重圍,雲開月現,會見自性光明。 . 心量要盡量擴大,一念清淨,就是華嚴觀。現在我給你們顯一下華嚴境界看一下,但並不是耍把戲。修行人一般都在身上搞,很難超脫。 現在我告訴你們一個超出身體的方法,把心念從頂輪拋出虛空,上升到無邊際的高空,同時下降到無邊際的下方,旁邊前後左右也是無邊無際,把身體的觀念空掉。就是這樣坐下去,身體的痛苦,知是知道,可是不去管他,痛苦自然減輕,久之可以得定。 這時虛空即是我身,我身與虛空無二。我們這個身體不過無盡虛空中一個微塵。要離開這個身體去修,可是也要借著這個身體來證。這樣修久了,心量自然逐漸擴大,慢慢就可以與諸佛相接了。 圖+文=網路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