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探訪那靈(六)
2009/10/09 23:54:13瀏覽698|回應1|推薦1

那靈城

城裡有公寓房子,但常停水停電,常見婦女們到街上來打地下水。

-

小女孩也來汲水。

-

在街上曬太陽的父老們。他們頭上的羊氈帽,也是身份地位的表徵,帽子越高,表示此人身份越高。照此說法,這幾位父老看起來身份都不低。

-

那靈城的弟兄姊妹們。右方夫婦是與我們一同從比什凱克來的。

-

一位姊妹接待我們,在這裡,處處看到家徒四壁的房間,我們席地而坐。姊妹告訴我們,已過的冬天這屋子裡沒有暖氣,而氣溫曾低到零下四十度…

-

食物有一半是我們買來的,撕開的囊和醃黃瓜是家常便飯,洋火腿肉和乳酪是大餐。中間那盤是姊妹特地親手為我們作的,她說,這是麵餅和一種香菜類煎的,那菜名叫「Tsio-sai」,聽起來怪耳熟的。一口咬下去,嚇,原來是韭菜!沒想到他們也這樣叫它。我們幾個說華語的,一發現在這異域山巔之上,竟有韭菜餅,一下子就一掃而光了。

-

中間兩位是那靈城的弟兄。

-

天山那靈的孩子們。他們的臉,寫著天與山的真摯傳奇。

-

擁著他們,像是擁著天山的脈動。

-

初訪那靈的下榻之處。突厥到底是遊牧民族,趕著牛馬羊群逐水草而居,現在雖然有了城市,蓋了公寓,吃﹑睡,生活仍舊都在地上解決。是嘛,誰會馱著桌椅床榻去山間放牧呢?

-

房間白牆上貼著一張手寫的標語,字母是俄語字母,文字卻一個也看不懂。只在最下面認出一行手描的中文與韓文。中文寫著「愛耶穌 神愛信__」。最後一個字想必是描錯了。只是我也猜不出,那應該是什麼字。

-

離開那靈城時,特地帶幾位弟兄姊妹下山參加在比什凱克的特會。

-

( 興趣嗜好攝影寫真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vchang76&aid=3392653

 回應文章

【無★言】時代悲劇 (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cyrillic字母
2009/10/10 08:12
那些以cyrillic字母拼的文字會不會是突厥語?cyrillic字母除了拿來拼俄文之外,還用來拼其他的語言.剛上網查了一下,cyrillic字母居然是保加利亞人發明的.

哈薩克以前用cyrillic字母來拼突厥語.蘇聯解體之後,土耳其拚命拉攏中亞突厥諸國,居然勸得阿塞拜疆、哈薩克、土庫曼、吉爾吉斯、鳥兹别克等國放棄cyrillic字母,改採土耳其所用的拉丁字母.不知這僅是口頭承諾,或是真的身體立行,真的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