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美秀美術館
2006/09/23 23:52:31瀏覽976|回應0|推薦0

博物館若由貝聿銘設計,招牌如此之大,就夠吸引人了,何況設計理念還源自中國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就更叫薰染中國文化的人趨之若鶩了。

車子從神戶穿過大阪、京都抵達滋賀縣,兩旁建築從緊密的高樓大廈變成稀鬆的低矮公寓,再駛入滋賀山區,便只剩黑色屋瓦罩著褐牆的日式老屋,樸拙地融入杉林之中,一片濃綠竟把山谷間一畦畦秋天熟成的黃色稻穗襯托地格外引人注目,農人們駕駛刈稻機來回收穫,留下一條條枯黃的稻梗殘存在裸露泥巴之上。

車子在接待處停下,有高爾夫球車來回接送至博物館,不一會兒就消失在眼前,我不願搭車,直往上爬,兩旁密樹遮道,前途不能探見,忽有一隧道,接連盡頭,引進洞內復彎向左去,待至彎處,始見日光飽漲洞口,若有光芒狀長射而出,隱約中有一神社,待走近看,原來長射之光芒乃峽谷吊橋鋼纜,而小巧神社即美秀美術館。

美秀美術館係貝聿銘受神慈秀明會創辦人小山美秀子(Koyama Mihoko)委託設計建造,神慈秀明會乃自日本傳統神道教發展出來的新興宗派,創辦人小山美秀子深受哲學家岡田茂吉影響,認為藝術可以淨化人心,遂花了四十年收集美術品,起初以日本茶道用具為主,結識貝聿銘之後,經由貝氏建議應發展世界級博物館,收藏對象始擴及全球。貝聿銘受小山美秀子之邀在滋賀縣自然保護區山林間搭建美術館,但法令規定建物只可露出地面百分之二十,其餘皆必須於藏於地底,貝聿銘以陶淵明的桃花源為設計藍圖,用彎曲的隧道營造出山窮水盡後柳暗花明的世外桃源,鋁質框架及玻璃天幕讓貌似神社的博物館正門充滿現代感,內廳的大面玻璃可遠看山脈、谷地、樹林,左前方山嶺上還有過去貝聿銘過去所設計的白色洋鐘樓和狀似合掌屋的集會所,美秀美術館內有上下兩層,分成數個展場,展示埃及、中國、南亞、西亞、希臘、羅馬、波斯文物,展物豐富,彷彿一整天就可以覽盡全球文物。

下午五點,遠方洋鐘樓清脆的叮噹聲彷彿翻飛過群樹數梢飄進耳朵,天空開始下雨,遊客大多在閉館前已然散去,只剩一些在地下一樓室內等候高爾夫球車,我走出大門,雨點稀稀落落拂在臉上,天色開始染黑,我回首望望雨絲裏的博物館,又看看前方隧道,忽然聽見雨點落打在葉子上的叨叨兜兜,興起一陣風,好似掀開整座森林的私語,一樹樹窸窸窣窣而去,驚動樹梢上的雲霧聚集復移散。我走進隧道,突然忘記藏品原是如何豐富,只記得一直背向桃源離去,前方洞口有大風洶洶不斷奔來拉扯衣襟,出得洞口,雨橫風狂,竟與桃源大相徑庭,想來人間世總是如此,如此暫作武陵遊而已。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ustmic&aid=46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