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螯合療法的風險與迷思
2011/01/11 09:51:19瀏覽17472|回應0|推薦11

2010 年 10 月 14 日 , FDA 警告,目前市面上有許多未經許可螯合療法產品( chelation products ),進行非法行銷與販售。這些螯合療法通常宣稱可以治療一些嚴重的、或者至今還無法根治的疾病,例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帕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等。

FDA 表示,目前經許可的螯合療法與藥物,適用在重金屬中毒的治療,例如鉛中毒、汞中毒、血液中鐵含量過高等。而這些非法的螯合療法與產品,都沒有經過臨床試驗證實其有效性與安全性。 FDA 警告,使用這些未經許可的療法與產品,

第一、可能使患者因此錯過接受正確醫療的時點,

第二、螯合療法可能產生脫水、腎衰竭以及導致死亡等嚴重副作用。


螯合療法( chelation therapy )是近年來爭議不斷的替代療法之一。

一開始,最有名的螯合劑 – EDTA ( 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 ),因為能和多種金屬離子螯合,也就是「抓住」金屬離子,因此被廣泛使用在重金屬中毒的解毒、以及因疾病導致體內金屬離子過量時的治療。這些金屬離子包括有:鐵(二價和三價)、汞、銅、鋁、鎳、鉛、鈷、鋅、鎘、錳、鎂、以及「」。

也就是因為 EDTA 可以與「鈣」離子結合,而在心血管疾病中惡名昭彰的「動脈粥狀硬化」的形成需要鈣離子,因此,許多研究者就假設,認為 EDTA 可以藉著把鈣離子移除,瓦解粥狀硬化,達到疏通血管的效果,治療各種血管阻塞引起的病變。

支持螯合療法的人不乏醫學專業人士,以美國而言,如美國醫學促進協會( American College of Advancement in Medicine; ACAM )就是螯合療法最主要的推廣團體。 ACAM 確立了螯合治療的療程,包括 3.5~4 小時的點滴注射,注射液內含 EDTA 、肝素、氯化鎂、少量麻醉劑、維生素 B 群以及高劑量的維生素 C ,一星期進行 1~3 次這樣的療程。後來, ACAM 更進一步在螯合治療療程中加入了「生活方式改善」的療程,包括壓力紓解、戒酒、戒煙、運動、營養均衡等。

不過,無論後來針對假設有怎樣的修改,螯合療法始終沒有在臨床實驗上取得足夠的證據證明有效性與安全性。主張螯合療法有效的實驗,在實驗設計上往往欠缺控制組、雙盲測試等,使實驗結果不可信,沒辦法證明螯合療法的效果。相反地,經過嚴謹設計的實驗,得出的結果都指出,螯合療法不具有實際上的療效。

至於安全性的部分,螯合療法的支持者雖然宣稱療法本身十分安全,但不可否認的,螯合療法可能產生的副作用看起來卻不怎麼安全,如:腎衰竭、低血鈣、低血糖、凝血不全、充血性心衰竭、肝衰竭等。

主張螯合療法有效的理論,只要仔細檢視其中的機轉,就會發現大都與目前的生理機制不相符合,難以在學理上站得住腳。螯合療法如果讓患者感覺症狀減輕,一部分原因來自於對療法的信心與外在的鼓舞,另一方面也與「生活方式改善」有關,畢竟,從生活方式改善本來就是最治本的途徑。因此,除了 FDA 外,以美國而言,有超過 10 個以上的醫療健康相關組織皆採取相同結論。


最後,國內有部分推廣螯合療法的資料以「衛生署於 2007 年核准 EDTA 在國內製造上市」、「 EDTA 取得衛生署核發的藥品許可證」等敘述,令人產生我國衛生署允許螯合療法的誤導。事實上,經過查證,我國衛生署核准的螯合劑,包括 CaNa2EDTA 在內,都以移除體內過量金屬離子與重金屬中毒之解毒為適應症,而不包含其他的治療項目。

螯合劑是人工合成的化學物質,與藥物一樣,對人體是一種負擔。筆者建議,如果不想循西方醫學的醫療方式,盡可能選擇較溫和的、不含西藥、不具侵入性等方式作為替代療法,才不至於同時面臨嚴重副作用的風險、又給身體增添更多負擔。



資料來源:

Saul Green, “Chelation Therapy: Unproven Claims and Unsound Theories”, published on website Quackwatch ( 2007 ) . http://www.quackwatch.org/01QuackeryRelatedTopics/chelation.html

Worst Pills and Best Pills, “FDA Consumer Warning: Dangerous Chelation Products to Treat Serious Diseases”, Worst Pills Best Pills Newsletter, Jan. 2011.

( 知識學習健康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rughealth&aid=4783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