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0/10/20 10:19:03瀏覽1090|回應3|推薦10 | |
Dear Blue 前幾天,你拿著聯合報的社論,跑來告訴我,這就是你對民進黨的看法。 我看了一下,內容主要是說,民進黨徒们根本是兩面人,心中不愛中華民國,也不尊重這面國旗,甚至不承認她,不時嚷嚷要建立什麼台灣國,根本就是想要推翻她。但在情勢需要時,又變色龍般的跑來保護這國號與國旗,這種低劣的政治道德性,注定了民進黨的格局。 我一時不知道怎麼回答你比較中肯,回家想了想,請容我在網路上回信給你。 是的,民進黨及其支持者,的確討厭中華民國,討厭這部憲法,甚至討厭這車輪餅似的中華民國國旗。為什麼? 因為從1945年,這個政權開始統治台灣開始,就帶給了當時所有的台灣住民一連串的災難。 當然不能全怪國民黨政權,當時台灣的情勢發展,任何一個外來政權要來接收台灣,都有其困難性。當時有兩個想法在台灣內部萌發,其一是懷念日本的統治,其二是對台灣人對為何要接受外來政權的統治,產生了反抗的想法。加上國民黨政府的確是爛,於是爆發了島內嚴重的反中情緒。接著,這個政權不單是被台灣人唾棄,更被中國廣大的百姓給拋棄,於是蔣介石集團流竄到了這她實質統治只有四年的土地,台灣。 這個政權逃竄來台灣後,對島內的統治,不僅延續其在中國失敗的模式,更因為對失敗的恐懼,反而變本加厲的對台灣人實施了極權與專制。另外,為鞏固其政權,她對於不同族群與不同階層,採取了不同的對待。她限縮了本省族群的權力,相對地,則給予外省族群及軍公教人員較大的權益與福利。這種不公平的對待,的確壟絡了不少外省族群及軍公教人員的心,但,卻讓大部分的本省族群自覺受辱,甚至心生怨懟。 高壓極權統治,加上對本省族群不公平的對待,是造成大部分本省族群對國民黨,甚至外省族群產生反感最主要的原因,再加上大部分台灣人被迫接受外省族群特有的中國近代史觀,特別在仇日以及所謂中華民族血濃於水的這兩個觀念,更是讓曾受日本統治五十餘年的本省人無法接受。 其他林林總總,包括外省統治族群對本省人的歧視心態,以及不公平地掌握著台灣大部分的經濟、政治、及社會資源大餅。甚至他們還傲慢的評定了,什麼是高尚、主流的中華文化,什麼是低俗、無聊的在地文化。總之,這個政權用有形及無形的籬笆,將外省族群及本省族群分化開來。於是,當時大部分的本省人,對這個政權不但沒有歸屬感,反而充滿了深深的無奈與不滿。 時間與歷史的長河不斷演進,台灣及這塊土地上的人民,經過不斷的努力與對專制政權的衝撞,她竟然成為了華人社會中第一個民主國家。雖然仍承接中華民國這個國號及這部不合時宜的憲法,但,透過合法的全民選舉,她早已經從一個外來政權,質變為一個合法而且在地的民主政權。這過程,你要稱她是借殼上市也非常貼切。總之,中華民國的國名、國歌、與那面不討人喜歡的國旗雖然沒有改變,但,實質內容早已不同。 當然,情感上,要當時受壓迫的本省族群,真心喜歡中華民國這四個字,未免強人所難,要他們有多麼愛這面國旗,也太過矯情;但,理智上,他們也知道,這個中華民國在1996年,已經透過總統直接選舉,選擇出了屬於台灣自己的領導政權。從那一刻起,台灣歷史上第一次由台灣住民決定自己政府的偉大時刻已經誕生,從那一刻起,台灣人不能決定自己命運的悲情已經一掃而空,從那一刻起,中華民國已經不再是從前那個不仁不義的外來統治政權,從那一刻起,中華民國已經不再是中國的中華民國,而是我們台灣人的中華民國。 於是,情感上雖然討厭中華民國這四個字,但理智上,他們卻也理解中華民國就是台灣目前的國號,在現階段就代表了台、澎、金、馬以及其上2300萬的同胞。所以對內幹訐國民黨及及國民黨所詮釋的中華民國是一回事,但一旦有人污辱或是壓迫到我們台灣人的中華民國時,其意涵就等同於對台灣及台灣人民的污辱與壓迫,那自然就是孰不可忍了! 所以,你說民進黨及其黨徒是政治的變色龍,需要這國號與國旗時,就擁抱她,不需要時就棄之如敝屣,我萬萬不能同意。與其說是民進黨的變,不如說是中華民國這四個字的意涵,及這四個字對大部分台灣人所代表的意義,已經改變。 Blue,你能理解嗎? 挺台灣的中心思想並沒有變,只是因為中華民國在1996年以後,已經質變成台灣合法的本土政權,所以本省族群才開始學習接受,中華民國就是我們國家的這樣一個事實。的確,要本省人改變心態需要一些時間,但,外省族群又何嘗不是? Your sincerly DOS 10.20.10 PS: 請你捫心自問,在1996年前,蔣氏集團作了什麼,憑什麼要我們去認同這個政權?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