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馬英九選擇在獨裁政權面前屈身何其悲哀!
2010/10/11 19:05:35瀏覽306|回應0|推薦0

對劉曉波的獲獎及受中國迫害,馬英九的發言實已大大背離普世對中共政權的認知,其言論與總統大選前判若兩人。

 無視北京事前的高調威脅,
諾貝爾獎委員會宣布,將和平獎頒給長期呼喊人權,因推動《零八憲章》致遭囚禁的中國民運人士劉曉波。委員會指出,「劉曉波在中國以非暴力方式爭取人權的長
期抗爭,已成為最重要的象徵」。消息一出,包括美國總統歐巴馬等各國領袖紛紛對之表達祝賀,並要求中國馬上釋放劉曉波,讓他親自領獎。就在舉世一片高舉人
權價值理念的鏗鏘聲中,獨有兩張臉孔的反應令人深思感嘆│中南海與馬政府。

 面對劉曉波的獲獎,北京的難堪與憤怒可以想見。中共當局不只
全面封殺「中國公民首度獲獎」的天大消息,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更表示,劉曉波是因觸犯中國法律而被判刑的罪犯,他的獲獎已違背和平獎宗旨,也是對和平
獎的褻瀆,而劉曉波獲獎「會給中挪關係帶來損害」。北京這種恐懼國民得到諾貝爾獎、侮辱諾貝爾獎、甚至放話恫嚇挪威的乖張反應,讓北京恰恰成為自己口中所
說的褻瀆者,再一次向世界自證其褻瀆人權、民主與自由的野蠻政權本質,更親手揭穿了所謂「和平崛起」、「和諧世界」,只是迷惑世人耳目的瞞天大謊。

 
然則,北京的反應固然是自曝其短,卻也不在意料之外,反是台灣馬政府的反應格外耐人尋味。馬英九總統雖在第一時間對劉曉波的獲獎表達祝賀之意,但卻未敢要
求中國釋放劉曉波。直到民進黨發表公開聲明,譴責馬政府對劉曉波遭羈押、判刑迄今一貫緘默,媒體反應也多有不佳,馬英九這才藉著出席晚會之機,呼籲北京當
局「如果劉曉波能獲得自由,相信台灣人民會非常欣賞中國大陸這個舉動」、「大陸領導人近來在許多場合提出推動政治體制改革,強調自由民主的觀念,令人感到
振奮,在這個歷史轉捩點,希望中國大陸能落實」,言語姿態滿是對北京的期待與肯定。相較諾貝爾獎委員會頌詞中所述「中國的新地位使之必須肩負更多責任。中
國已違反其所簽署的多項國際協議,甚至包括中國憲法所保障的政治權利。」,馬英九的發言實已大大背離普世對中共政權的認知。

 歷史何其諷
刺,當上總統前的馬英九,年年六四撰文紀念,呼籲中國平反、推行民主。二○○八年總統大選前夕,北京血腥鎮壓藏人示威,當時馬英九為爭取選票,大力抨擊溫
家寶的說法是蠻橫無理、自大、愚蠢、自以為是。然就在馬英九當選總統後,過去他對中國人權、民主的關懷恍如輕煙轉瞬無蹤,甚至在「六四」二十週年之際,還
撰寫專文頌揚中共在最近十年比過去更注意人權議題,無視胡錦濤主政下言論自由愈益限縮、政治控制愈加趨緊、傷害人權事例比比皆是的不堪情狀。而當時遭他大
力點名批判的溫家寶,卻在劉曉波得獎的近期時刻,不斷於公開場合倡議「政治體制改革」,引起舉世矚目。雖然有人據此評論,劉、溫兩人發言內涵高度相似,但
領導階層道來是「開明愛民」的表徵,異議者卻由此「因言入罪」,寧不荒謬。然而,從另一角度看,溫家寶處身中國專制體制,政治生涯即將走入黃昏,卻猶仍思
在屆臨退休的倒數時刻,把握餘暉,有所奉獻於政治改革;馬英九作為民主國家的領導人,竟在自由、民主與人權的普世價值上,選擇在獨裁政權面前屈身,何其悲
哀!一頂桂冠兩樣情,冠冕下的榮耀與悲哀,照見兩岸歷史多少深沈的感慨。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onnywong1210&aid=449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