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日本必發動戰爭!
2015/06/02 16:57:41瀏覽1665|回應0|推薦0
日本與強權結盟必發動戰爭


所有的強權,都是看中了日本民族的剛勇好鬥,自作聰明地想役使日本為自己的戰略意圖火中取栗。


日本的戰略思維是將計就計,先聯合一強對付一強,回馬一槍再把盟友刺死,或棄盟約於不顧。可以預計,沒有歷史感的美國,在放開日本這隻老虎之後,它根本沒有辦法保證自己不被反噬。


近代史上,無論晚清、俄國還是美國,都是因為輕視日本而吃了日本偷襲的大虧。


中國要敢於迎接合理、合法的戰爭,善於在消滅反和平勢力的過程中,鍛鑄強盛民族敢於擔當的勇武品質。


日本政府決定解禁集體自衛權,標誌著日本已放開手腳全面武裝。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只需簡單回望一下歷史就一清二楚:日本每與強權結盟必發動戰爭。這是由日本的地理特點和文化心理特點決定的:日本是孤島,沒有戰略依托和縱深,它最害怕本土遭受攻擊。因此,日本總有一種不安全感,總是採取先發製人的戰爭政策,只要實力允許,一定會拼命擴張,掠奪、征服地區和世界,除此之外,還會加大本土防禦範圍。這就是二戰中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並劃定絕對國防圈的原因。同時,由於日本有限的人口、國力和無助的國際地位,在對付眼前對手時,日本總要本能地與當時世界最強大、最具擴張性的國家結盟,以獲得心理支撐。反之,日本一旦獲得和強者的聯盟,就幾乎肯定會發動大規模戰爭。這一規律,令人警醒。


  甲午戰爭:日本與英國聯盟


今年是甲午戰爭120週年,中國各界都在反思,但大多局限於中日之間。其實,這是一場大國多方博弈的歷史結果。僅僅日本,並不敢對龐大的中國“一賭國運”,因為日本賭不起。日本史學家遠山茂樹指出:“使日本有從事戰爭可能的第一個條件是它得到了英國的同意”。開戰前的7月16日,英國出乎日本預料地在新的《日英通商航海條約》上簽字。英國外交大臣金伯利向日本駐英公使青木週藏祝賀說:“這條約的性質,對日本來說,比打敗清國大軍還遠為有利。”日本以承擔替英國牽制俄國遠東政策的使命,換取英國支持日本發動對華戰爭。在英日修約後的第二天,即1894年7月17日,日本大本營召開御前會議,決定對華開戰。這就有了以7月25日的高升號事件為發端的甲午戰爭。


還是仗著與當時世界超級大國英國的聯盟,十年後日本又對俄國陸海軍發起攻擊。


  太平洋戰爭:日本與德國聯盟


通過對華戰爭獲取的巨額財富,日本迅速膨脹起來,而戰勝俄國之後,日本逐漸有了驅逐美英、獨霸亞太的自信。但是,它依然不敢輕舉妄動。所以,它雖然繼續在中國橫行霸道,但一直小心地避免危害英美的利益。


法西斯德國的出現,讓日本看到又一個世界強者可以作為國際戰略依托。這依然是日本傳統戰略思維的繼續。德國橫掃歐洲的初期勝利,讓日本幾乎找到當初靠上英國的感覺。於是,日​​本和法西斯德國、意大利等結為同盟後,斷然向美英開戰。


戰敗後的日本,轉而與美國結盟。這有無奈的成分,也有日本恃強主義的習慣。日本躲在美國的身後,開始了長達六十多年的咬牙忍耐,積蓄能量,直到在經濟、技術、國際資源儲備等物質方面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大國,日本才覺得重新登上世界歷史舞台的時機來到了。


  與美國聯盟,日本肆意挑釁中國


雖然日本自以為已經強大,但對當下中國進行戰略挑釁,特別是發動如歷史上那樣的征服戰爭,日本並沒有信心。除去中國已經是擁有核武器的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一個統一的政府、穩定的社會,本身就是基本威懾。日本軍隊不僅沒有登上中國領土的任何可能,只要中國意志堅定,它甚至不可能在任何領土、領海爭端中獲取哪怕一粒石子那麼大的便宜。


但是,與美國的聯盟給了日本虛幻的戰略底氣。日本曾經嚐到晚清中國社會一盤散沙虛弱無力,民國軍閥內戰無法集中全民族力量一致對外的甜頭。日本天真地以為,美國正在實施空海一體戰,強大的美國武力可以替自己出頭,龐大的美國經濟可以呼風喚雨、無所不能。故此,日本就可以趁火打劫。


稍有點理性的人都知道,在中華民族沉淪到谷底的年代,日本尚且沒有征服中國的能力,在中國蒸蒸日上的今天,日本怎麼可能?但問題在於有些日本政客的思維並不是理性的。正是這種不理性,導致日本一次次對外發動戰爭,在傷害別人的同時,也讓數百萬日本人成為孤魂野鬼。


這就是中國為什麼必須對當下日本在東海挑釁中國,構築對華外交包圍,同時在日本內部進行法律和精神以及武器生產方面準備等動向,必須予以高度警覺的原因。歷史告訴中國,日本一旦靠上世界強權,總​​會在一時的盲目自信中不自量地發動戰爭,儘管歷史一再證明任何強權都沒有真正撐起日本的戰略野心。


  強權國家與日本的利用與反利用


所有的強權,都是看中了日本民族的剛勇好鬥,自作聰明地想役使日本為自己的戰略意圖火中取栗。英國當年與日本結盟,是想讓日本幫自己抵抗俄國的擴張,以維護自己的在華利益;而法西斯德國與日本結盟,是想讓蘇聯分兵防守亞洲,以減輕自己在歐洲方向的阻力。今日美國,也想讓日本成為自己的馬前卒,使日中國家實力互相抵消,它好坐收漁翁之利。


但是,英德無一例外地最後都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日本吞下英國送來的大清國厚禮,僅僅四十多年後就在太平洋上徹底殲滅了英國的遠東艦隊,把它在亞洲的殖民地全部佔領;而法西斯德國在兵臨莫斯科時也沒有看到日本有夾擊蘇聯的跡象———日本按照自己的東亞戰略規劃,南下攻擊美英了。


它們不知道,日本的戰略思維是將計就計,先聯合一強對付一強,回馬一槍再把盟友刺死,或棄盟約於不顧。以日本隱忍沉著、步步為營的行事風格,在突破和平​​憲法之後,趕走美國駐日基地、發展核武器都不是沒有可能。日本已經顯現出歷史復仇主義的傾向。可以預計,沒有歷史感的美國,在放開日本這隻老虎之後,它根本沒有辦法保證自己不被反噬。


應對日本,歷史給中國的四大教訓


當下的美國和日本各懷鬼胎是他們的事,作為連續遭受日本欺凌多年的中國,一定要從歷史中吸取血的教訓:


一是日本軍國主義有得寸進尺之本性,中國不能有絲毫退讓,必要時還應主動遏制。晚清甲午戰敗的前因之一,就是沒有在日本試圖吞併琉球時起兵征討。


1877年,日本屢屢要求琉球廢止“對中國朝貢而派遣使節及慶賀清帝即位等慣例”,試圖從法理上切斷琉球與清朝的藩屬關係。清朝首任駐日公使何如璋力主先發製人、征討日本。他指出:日本人“阻貢不已,必滅琉球;琉球既滅,行及朝鮮”,而且,琉球靠近台灣,日本如果將琉球改設郡縣,就可以成為侵略台灣的前進基地;“他時日本一強,資以船炮,擾我邊陲,台澎之間,將求一夕之安不可得。”因此,他認為,爭奪琉球的目的就是為了保衛台灣:“為台灣計,今日爭之患猶紓,今日棄之患更深也”,不必擔心與日本動武。


何如璋還提出了上中下三策:上策是派遣軍艦,盛陳兵威,表面上是前往琉球質問,實質上要“示日本以必爭”;中策是據理言明,約琉球令其夾攻,“示日本以必救”;下策是與日本反复辯論,或援外國公法(國際法)以相究責,或約各國使臣與之評理。


李鴻章試圖對日本使臣森有禮“曉之以理”:“兩國和好,全憑條約”“恃強違約,萬國公法所不許”。而森有禮卻回答說:“和約沒甚用處”“國家舉事,只看誰強,不必盡依著條約”“萬國公法亦可不用”。


琉球危機以大清國的全面外交失敗而告終,清帝國不僅失去了東海藩籬,成為中國的百年大患,更因為在“興滅國、繼絕世、伐無道​​”方面的無所作為,而失去了在傳統藩屬國中作為主要維繫力量的道統資源。此後,中華文化圈的屬國但有機會必求獨立。清帝國對日綏靖,自琉球始,此禍至大。日本以孱弱國力,僅憑“無賴之橫”(何如璋評語),便奪中國藩屬,於是野心大漲,得隴望蜀。晚清外交示弱遂惹來亡軍滅族之禍,一直延續到民國時期!


由於近代日本給中國、給亞洲造成的巨大傷害,中國已經不能允許日本再進行新的戰爭冒險。為了世界和平,中國應該以超越歷史的勇氣,聯合世界愛好和平的國家,堅決阻止日本軍國主義復活!


二是除了靠自己,中國誰都不能指望。無論晚清還是民國,在面對日本咄咄逼人的進攻時都表現一種共同的毛病:求別人調解,以委曲求全。前者求美國前總統格蘭特,結果被其助手楊格將軍可憐:“中國之大害,在弱之一字。”“在日本人心中,每視中國懦弱,為所求無不遂者,彼看不起中​​國,則無事不可做……”後來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民國又求助於國聯,認為“國聯的條約是和平大廈的棟樑”,幻想中國這艘巨輪“憑國聯條約可以從暴風雨中駛出”。結果得到的是日本更大規模的入侵,最後還是中國人民的血肉長城最可靠。


三是堅決抵制日本培植勢力搞亂中國的圖謀。從甲午戰爭以至民國時期,日本對中國就一直在推行以華製華,文攻配合武攻。當下,日本又悄悄地利用網絡佈線,以此作為瓦解中國軍心、民心的銷蝕劑。


中國已經意識到內部危機和外部危機的關聯性。在軍事、外交和其他海事部門強力維護中國海洋主權的同時,中國社會也開始全面清理大批肩負“特殊任務”的組織,清除已經浸染肌體的病毒,對敵對勢力的滲透進行堵塞和遏制。中國人民為國家取得的成績而自豪,同時,也在內憂外患的形勢下,日益認清各種敵對勢力試圖搞亂中國的圖謀,並自覺起而抵制。凡此種種,都足以讓日本右翼分子感到氣餒。


四是強大的民意永遠是中國不敗的保證。甲午戰爭清軍在海陸戰場失敗之後,從國家對決的角度看,只不過是戰爭的開始。很多有識之士都呼籲遷都再戰!若真如此,則日本區區之兵,區區之銀,必將捉襟見肘,為中國龐大的國土和人口所拖死,一如後來的抗戰那樣。但是,晚清政府怯懦不堪,竟然就此認輸。這不僅未能免災,反而勾起日本更大的胃口。正是基於這樣的歷史教訓,後來新中國不管面對什麼樣的敵人威脅都寸步不讓,全民皆兵,嚴陣以待,讓比日本軍國主義強大無數倍的冷戰霸權國家都徒喚奈何。


當前最令人擔憂的,是國人對日本磨刀霍霍的舉動不以為然。近代史上,無論晚清、俄國還是美國,都是因為輕視日本而吃了日本偷襲的大虧。美國人類學家本尼迪克特曾經在《菊與刀》一書中專門研究了日本人充滿矛盾的性格特徵和特殊的社會結構。單從日本謀華這一點上說,日本在實力不如對手的時候是非常恭順的,一旦覺得羽翼已豐,立即就會表現出傲慢不遜並伺機謀財害命。甲午戰爭淋漓盡致地展現了日本對待弱者的殘酷無情。


明治維新,日本把戰勝中國、搶劫中國,當作其國家發展目標和動力,而清朝的洋務運動,只是把目光局限在發展經濟的器物層面而已。可惜的是,日本研究中國的文章和書籍汗牛充棟,如戴季陶所說,日本人已經把中國放在“手術台”上研究過幾百上千遍了,而我們對日本人卻一直沒有研究,一直不屑於研究。今天依然。歷史表明,當中國厭倦戰爭、畏懼戰爭或空談戰爭的時候,就是真正的戰爭來臨的前兆。


面對當下日本的躍躍欲試,中國不需慌忙。收回南山的戰馬,撿起庫中的刀槍,備戰就是。無論對於日本還是其所謂的靠山,中國本來都有著戰勝的歷史。中國應該恢復這種意識,從戰略上藐視對手。當下的美國,連續征戰世界,已近強弩之末。它一手導演的烏克蘭危機和中東危機,正在成為湧動著火焰的陷阱。中國祇需穩步推進既定的國家戰略,加強戰備,振奮民族精神;同時,抓住時機,對域外挑釁者實施預防性戰略打擊,就能為國家發展和民族復興,贏得新的戰略機遇。具體到當前時局,日本的瘋狂挑釁,就正在構成中國行使戰勝國權力和履行和平大國使命的條件。中國要敢於迎接合理、合法的戰爭,善於在消滅反和平勢力的過程中,鍛鑄強盛民族敢於擔當的勇武品質。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中華民族復興,如果注定要沐浴著血光前行,那我們這代人就要勇敢擔當,把挑釁、挑戰當作砥礪民族意志的頑石,和中國堅定無畏和平征途上的一塊墊腳石!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onnywong1210&aid=23907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