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為何精品業願意出資修復巴黎聖母院?我們看看LV的精品文化策略
2019/05/06 17:11:51瀏覽890|回應0|推薦2

(2019)4月份巴黎聖母院大火燒出西方國家的震驚無名火燒毀西方人內心的文化標誌之一的確重挫西方的精神士氣然而,就在火災發生隔日,法國第二大精品集團開雲集團(Kering)與第一大精品集團LVMH還有時尚集團萊雅集團(LOreal)等,紛紛拋出以億起跳的捐款額,希望能修復世人心中的聖殿。 

當然,這麼快速的大筆捐款,自然引起勞工與薪資收入不高的階層不滿與抗議。象徵性建築有錢人願意千金一擲買名聲,不願意杯水車薪處理基礎建設與民生問題。 

民眾的憤怒來自於避稅的優惠,在之前Q藝術有提法國自2003年修改法令,提高免稅額度與機制(詳見;http://blogudncom/dogiblogi/125694132),因此,這些大集團避稅的份額,結果還是由全民買單。 

這裡暫時先擱置這個議題,之後另外撰文探討。 

這裡先談一個問題為什麼精品企業集團願意處理文化資產問題而不是電子業,精工業或是汽車業?不是單純財富問題,也不是企業買名聲問題,這個是否跟產業特質有關連? 

Q藝術覺得這個涉及到「精品」定位與具有的特質。 

談到「精品」,我們會很容易把精品跟高單價的奢侈品或是昂貴的時尚作連結,我們會有很多疑惑,也會很難理解這其中的道理這其中必定有不同的差別,因為這涉及到產業經營與規劃管理。根據Kapfere & Bastien所撰寫的書精品策略 The Luxury Strategy的觀點,精品奢侈品頂級時尚,是最容易混淆的部分,但是對於產業而言,上面四種概念,是有明顯的界線與區隔否則產業的發展與經營容易出現極大的虧損與失敗。 

Kapfere & Bastien在書中列出這四個概念的區別,分別是:

§   時尚,是當今都市化與大中化環境下,反映時間律動的產物。所以,時尚特色是:時間短,創造時序的特色,也創造個人與他人之間差異的特色。

§   頂級,把物品與商品技術發展至極致,例如房車的設計與全方位高功能性的訴求。

§   奢侈品,用來展現富裕階級的標誌,例如珠寶,美酒。通常是以高端價格來區分,而且無實用功能。

§   精品,跟前面三者最大的不同在於:同時必須要有(1)高級手工製造 (2)要有歷史與文化內涵 (3)藝術氣息。目的就是創造社會階級,區別真正的身分與地位。 

精品價格高,但是高單價不一定是精品,最主要的原因在於精品層級非常看重的是文化的保存與創造。以及藝術感融入精品的設計,製作,與推廣。可以說,是純粹精神層次的消費,儘管精品也有功能性存在,但是,跟頂級品的差別不同。 

藉由這樣的定位與分類,可以分類精品,奢侈品,頂級,時尚,的差別。以汽車為例,頂級房車強調的是科技與製造的完美物件,所以很多有錢人會擁有頂級房車,而精品汽車,例如法拉利,它並沒有如賓士Benz E-Class完美,噪音大,座位並不舒服,但是它給的意象是汽車界的一種精神與代表。猶如藝術品,因為手作,所以,必定有不完美的地方,而那種不完美是因為具有歷史與文化內涵的理念,以及保有某種內心抽象的夢想這種思維跟理性的科技化制式完美製作,是不一樣的。 

從這個定位來看,我們就可以理解法國的精品集團,他們不會只有製造商品,也不會忙著去做市場行銷調查我們所熟悉地市調是美國的商學特色但是這種以大規模且量性統計方式取得的市調對象不是精品階級而是多數的公眾精品對象本來就不是公眾,而是針對具有「貴族」特質或是嚮往「貴族」生活的客群而來,貴族與富豪的區別,在於文化內涵與知識豐富度,而不是財富。法國精品業能在全球屹立不搖,是因為他們把文化與藝術,整個融入產業的每個環節從手工製作商店經營管理產品設計行銷方式與意象的塑造與維持,工藝的創新,支持藝術家還有美術館與基金會的設置等種種環節,讓精品以藝術與文化品味的規格發展。

LV案例:

1. 路易威登藝術中心 https://tw.louisvuitton.com/zht-tw/the-foundation/the-fondation-louis-vuitton#

2. LOUIS VUITTON 2019秋冬女裝系列 - 從龐畢度中心出走的arty girls https://www.vogue.com.tw/collection/2014fw/content-46042.html

3. 獲得LV路易威登藝術首獎的剪紙藝術家吳耿禎,世界劇場設計大獎的王奕盛與雲門舞集鄭宗龍聯合製作的舞蹈表演藝術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758288

4. 東京藝術廊https://tw.louisvuitton.com/zht-tw/art/espaces-louis-vuitton#

從他們的產業特質來理解就可以立即明白他們為什麼熱衷投入文化保存與推廣活動,成立藝術基金會,他們的工作者對於當代藝術好奇,也會造訪畫廊,雙年展,並且對於文化工作展現友好姿態。因為這個行業與藝術文化是具有共生關係。像時尚界具有精品等級的香奈爾Chanel,甚至保留法國最傳統的手工刺繡,紡紗,與織布等技術,在無形文化保存方面,他們是有一定的貢獻,不能單以財富或是稅制優惠來評斷衡量。

也因為他們的定位清楚,因此,可以理解國際一流企業能在全球化的大浪生存,面臨危機也能順利轉型(並不是他們沒有危機,而是他們隨時處於危急,而能應變),而與大眾民生相關的,應該是政府體制的規劃與相關企業來處理,這個是西方分工的態度。如果,企業本身分工不清楚,那麼,企業本身就存在嚴重危機,這麼一來,企業倒了,不僅造成更多失業,連捐贈的力氣都蕩然無存。

也許讀者不會同意Q藝術的觀點,然而,我們不妨逆向思考如果,一切都僅從文化與學院式知識分子的美學觀點來批判,似乎很多問題都容易糾結在一起。這個時候,是否改從企業特質與經營模式來審視問題,思考解決策略的利弊得失,或許,這個觀點能夠提供文化人與藝術人更寬廣的視野。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ogiblogi&aid=126427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