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04/17 10:43:42瀏覽443|回應0|推薦2 | |
巴黎聖母院一把大火,把法國人的自信心燒去一大半,也撼動西方國家,這場莫名的文資災難,引起很多文化界人士,重新思考自己本國文化資產保存的問題。這裡不細談《文資法》或是文化資產保存問題,而是關注:為什麼巴黎聖母院大火新聞播送一日內,立刻就有超級富豪立刻跳出來慷慨解囊? 如果我們把語彙描述出來的情懷暫且放一邊,像是對法國文化的熱愛、對文化資產與歷史建物的珍惜等暫且忽略,願意讓商人一億歐元、二億歐元掏出來,就必須回頭來看法國國家政策的藝文補助機制。從這個部分讓我們可以找到比較客觀地的解釋理由,同時也可以思考這個機制的利弊得失,往後修訂我們國家政策,特別是財政與稅收部分,或許可以列入參考。 法國是全球少數以文化立國為導向的國家,當然,法國在絕對不是只有軟實力而已,他們在科學以及經濟上的優勢也相當出色,例如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就設有核彈軍事基地。 過去法國以政府補助方式,推展文化建設與高等藝術文化人才培育,相當具有傲人的成就,但是這種成就也帶來一些負面的結果,例如藝術家與文化人輕忽現實面、過度理想化,導致財政的負擔與壓力,因此在二十世紀90年代起,法國也仿效講求務實的英、美國家,鼓勵與柔性督促方式,讓藝術家與文化人能獨立自主,同時也鼓勵企業人士把資源用在發展藝術文化事業。 政府如何鼓勵企業把資源用在文化事業上?這裡援引行政院2011年的委託研究案內容: 法國政府對於藝術資助者採取鼓勵措施,包括個人或企業,可因此減稅最多達 5%,而企業對於藝文之贊助可視為廣告費用,亦可列為扣除額;2003 年政府提供更優惠的租稅優惠鼓勵企業和私人贊助藝文活動,企業或個人得以因贊助而或減稅,其減稅額度由原始的 50%提升至 60%,企業贊助額度扣抵所得稅從 10%增加至 20%,企業減免稅額比例亦由 0.325%提高至0.5%。 我們看見這項超級優惠的藝文補助機制,就可以看到有兩個好處: 1. 私人企業不似政府公部門有繁瑣的行政流程,以這種優惠的稅制,私人企業願意組成藝文基金會,把資金多投入藝文活動,以此方式補助政府文化措施的不足,也能更靈活地發展藝術文化事業。 2. 企業捐款可以獲得更多的扣稅優惠,以此作為另類的行銷方式,有利於企業的形象,這類多重好處,對企業人士而言是相當實惠的鼓勵措施。 因此我們可以明白,為什麼巴黎聖母院大火發生幾小時後Kering(精品開雲集團)首先宣布捐出1億歐元協助巴黎聖母院重建後,然後LV集團總裁Bernard Arnault也跟著捐2億歐元,未滿一日就立刻獲得國際級企業主動贊助災後重建經費。這項優惠的稅制,在當年改革的時候,也曾經遭遇到反對意見,然而如今災難發生,就看出這個稅制的優勢。 以這次事件來說,比較起美國的藝文稅制,法國的稅務部分,可以說是多贏策略,而不是死板的零和遊戲。政策的利弊得失考量與否,包含文化、名聲、歷史建物的意義、經濟效益、永續經營等因素,就看是以國家整體利益還是個別群體利益作為考量的參照點。
建議參考: 《藝文政策間接補助機制規劃之研究》 RDEC-RES-099-005(委託研究報告)。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印。中華民國 100 年 4 月。法國部分在頁71〜74。 https://ws.ndc.gov.tw/001/administrator/10/relfile/5644/3234/0058916_1.pdf
|
|
( 時事評論|國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