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印度如何進行社區博物館計畫?拉達克Ladakh「公眾參與」的社區主導博物館計畫-推薦Manvi Seth演講報導
2020/05/24 12:52:14瀏覽542|回應0|推薦5

我們對印度是既熟悉又陌生。這個擁有源遠流長的古文明國家,儘管在21世紀的當代,印度在經濟與教育上突飛猛進,全球重要的科技大廠,印度裔占多數,然而廣袤印度,仍然存在著城鄉巨大差距,同時傳統宗教與種性制度的存在,某個程度,具影響力又似乎容易成為被誤解的文化盲點,這也是源於外界對傳統文化的偏見與認知不足。針對這個問題,印度博物館界在進行革命性的文化蒐集與保存工作,也就是在地居民展現主動參與及文化傳承工作。

資料來源: Eatcha/wiki  說明:The Shyok River (The River of Death) flows through northern Ladakh in India and the Ghangche District of Gilgit–Baltistan of Pakistan spanning some 550 km (340 mi)

拉達克Ladakh,這個位於北印度介於喀什米爾、巴基斯坦與中國邊界的偏遠山區,曾經是古代中亞到東亞以及南亞到東亞的重要路徑,玄奘取經也曾經過這裡,也因為這裡曾經是古貿易與交通要道,當王朝政權交替時,這裡也曾烽火不斷,也是人種(種族)、文化與宗教交會與融合之地。如今拉達克Ladakh成為世界上最崎嶇、最荒蕪的山地之一。海拔在30007000公尺之間,大部分是人煙稀少的高地 (見wiki:Ladakh)


資料來源: wiki.

儘管如此,這塊被世人認為是貧瘠之地,卻富含豐富的文化與人文素養,這點反應在當地居民主動且積極參與紀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工作,印度文化部自2013年至2014年起推行「保護印度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多元文化傳統活動」,主要目的為提高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能見度,以利於有系統地保護並宣揚其價值。印度國家博物館學院承接這個計畫,初始只是為了記錄在地的文化遺產,但是現在發展出博物館從業者和社區的培訓計畫、博物館走進村莊、社區傳統技藝研習會,文化遺產記錄也逐漸包含:藏曆新年、嘛呢牆上的石雕、佛教誦經、紡織技術、傳統娃娃製作、帳篷製作等項目。 尤其是印度,這個變化迫使博物館專業人士發展出新字彙、多樣化術語、新鮮的方式、切合的策略,以及更緊密的合作關係。博物館需要實驗更多由社區(譯註:community也可翻譯為社群、共同體,未必指常見的住宅型社區)主導的計畫。本文將分享正在印度拉達克進行的社區主導博物館計畫,改變我們對於博物館的既定印象,印度文化部自2013年至2014年起推行「保護印度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多元文化傳統活動」,主要目的為提高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能見度,以利於有系統地保護並宣揚其價值。 印度國家博物館學院院長暨博物館學系主任Manvi Seth2019年故宮演講的內容報導,博物館不只是保存文化,博物館是可以凝聚在地人心、重新思考自己的價值,這些正是振興地方最重要、也是最穩定的基石。 推薦這篇報導,印度國家博物館學院,如何走入位於古香料貿易路上的拉達克,與當地居民一起記錄非物質文化遺產,整個過程相當令人感動,同時也提醒社區博物館不應被大眾消費,地方文化的價值是在地居民一起耕耘、付出、保存而來的。 

 

資料來源: Manvi Seth(印度國家博物館學院院長暨博物館學系主任)

【亞太博物館連線專欄】看見世界屋脊的遺世風光印度拉達克的博物館計畫 

Seeing Legacy of World Roof: Open Museum Project in Ladakh, India 

 

http://www.cam.org.tw/open-museum-project-in-ladakh/?fbclid=IwAR2qHe2OAa5pii4VLCq_thhd0QEGas_O0QbnBb7g6a0wFaDRQeeY6ROAJRA

( 時事評論國際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ogiblogi&aid=136779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