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2/09 21:53:15瀏覽17392|回應3|推薦26 | |
說吸血鬼德古拉是匈奴,肯定被認為瘋了。不過,且慢「轉台」,這不是全無根據的。 愛爾蘭作家伯蘭‧史杜克(Bram Stoker)1897年寫的小說《德古拉》(Dracula),是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時代留存至今最有影響力的歌德式小說。書中創造的德古拉──羅馬尼亞吸血鬼,成為往後百餘年文學、電影的「吸血鬼原型」。 德古拉的故鄉是外西凡尼亞(Transylvania),在羅馬尼亞境內,但這是二戰後的領土劃分。地理上,它位居匈牙利大草原,是匈牙利的疆土,一度割讓給羅馬尼亞,後來併入奧匈帝國。史杜克寫《德古拉》時,外西凡尼亞屬於匈牙利。 《德古拉》第一章敘述:「外西凡尼亞有四個民族,南邊是撒克遜人,西邊是馬札爾人,東、北方是希克里斯人(Szekelys),他們自稱是匈奴王阿提拉(Attila)及匈奴的後裔,這可能是真的,當馬札爾人十一世紀(註:應是九世紀)征服這個國家(匈牙利)時,發現匈奴已經在此定居了。」第三章,史杜克藉由德古拉說:「…後來,匈牙利軍東進,馬札爾人宣稱希克里斯人是他們的親戚。」 英文版《德古拉》(已全文上網http://classiclit.about.com/library/bl-etexts/bstoker/bl-bsto-drac-1.htm)裡的Huns,中文版翻譯成「匈奴」,甚至「漢斯」,都不理想。至少迄今為止,歷史學家把它譯為「匈人」。 今天的匈牙利人95%屬於馬札爾族(Magyar),但19世紀前,匈牙利史家普遍認為匈牙利人是匈奴後裔,至少是親戚。史杜克寫德古拉的祖先是匈奴,即根據當時史學界主流想法。 匈牙利人疑是匈奴後裔還有一個原因,即他們不像歐洲人「先名後姓」,而和亞洲一樣「先姓後名」,所以在第二章,德古拉對男主角強納生‧哈克說:「我的朋友哈克‧強納生——不,對不起,我照著我國(匈牙利)的習慣把姓放在前面——我的朋友強納生‧哈克…。」 西元91年,匈奴被漢朝重創而西遷,西元374年匈人出現歐洲,橫掃千軍,時間相差兩百多年,無直接史料證明匈人是匈奴。現代認定的匈牙利民族──馬札爾,來自俄羅斯一帶,西元896年遷徙到匈牙利,距離匈人滅亡的453年,相距四百多年。13世紀,成吉思汗率領蒙古騎兵攻打匈牙利,更是將近八百年後的事了。 美國人類學家魏澤福(Jack Weatherford)所著《成吉思汗──現代世界的創造者》指出,蒙古人主張自己是匈奴的直系後裔,匈是蒙古語,意為人,匈奴即太陽子民。而德古拉確有其人,全名為弗拉德.德古拉(Vlad Tepes Dracula,1431-1476),是15世紀拉瓦幾亞公國(Walakiya)的大公,也是抵抗土耳其入侵的民族英雄。 德古拉可能是匈奴,或蒙古人的後代嗎? 多瑙河從德國南部向東蜿蜒,來到中歐時,轉由北向南,縱貫匈牙利,形成匈牙利大草原。由於牧草豐美,中古各民族來到這裡,大都定居下來,包括馬札爾人、匈奴人、芬蘭人、烏克蘭人、猶太人、吉普賽人等。 《成吉思汗》一書記述,1241年4月,蒙古在多瑙河畔大敗歐洲最精銳的匈牙利大軍,追擊國王貝拉四世直到亞得里亞海,幾乎徹底摧毀歐洲的抵抗力量。現存數份文獻,描述蒙古入侵在心理、感情上所造成的巨大衝擊,最著名的是托雷馬焦雷的羅傑(Rogers of Torre Maggiore)所寫的《匈牙利亡國哀歌》。 在匈牙利大草原上,當匈、蒙兩軍對陣,會不會覺得面善,認為彼此是兄弟之邦?如果是,蒙古人還會把十萬匈牙利軍殺得只剩三萬嗎? 沒有文獻顯示兩軍在戰場「兄弟相認」。 「這些人是什麼人?想要什麼?」蒙古軍接連擊敗俄羅斯人、匈牙利人、日耳曼人、波蘭人,造成遍地驚恐。歐洲對蒙古人毫無所悉。 英格蘭本篤會修士巴里(Matthew Paris)所寫的編年史,是現存西歐最早提及蒙古人的史料:「沒有管道與他們接觸,他們也從未踏足此地,因而無法透過日常交往瞭解他們。」巴里甚至稱蒙古人是「行徑可惡猶如撒旦的人,數量多不勝數…從地獄釋放出來的魔鬼一般。」 「人們以為是狼人來了。」史杜克小說《德古拉》第三章裡,德古拉這樣說他自己的民族。 「他們發現匈奴好戰凶猛,如火焰般掃蕩這片土地。當馬札爾人、倫巴底人(Lombard)、阿法兒人(Avar)、保加利亞人或土耳其大軍來到邊境,我們為何仍能戰勝?他們以為匈奴體內流著從西斯亞(Scythia)被趕出的巫婆的血液,又和沙漠中的惡魔結合。」 「真是傻瓜!」德古拉這樣蔑視歐洲人,以自己的族群自傲:「惡魔、巫婆的血液,哪有匈奴王阿提拉的血液偉大?」 《成吉思汗》一書記述,由於對蒙古人一無所知,基督教神職人員轉而向聖經求索答案。巴里推測蒙古人是韃靼人(Tartar),類似聖經裡的他施(Tarshish),聖經記載「…他施的國王會執掌權柄…」。於是神職人員又聯想到基督初生時的東方三國王,因1146年日耳曼十字軍東征,帶回三國王的遺骨,所以韃靼人是來「索討他們先祖的遺骨」。 後來,基督教神職人員發現不是這回事,又推測蒙古人是「流失在外的猶太人」、「可能是失蹤的希伯來人部族…,在摩西當政時,叛逆的心靈遭誤導…有了令人不可思議的轉變…。」於是,經由種種「推理」,歐洲的猶太人被認為是「內奸」,從英格蘭的約克到羅馬,一個接一個城市,倒楣的猶太人遭憤怒的基督徒攻擊,家破人亡。 不只是13世紀的歐洲不瞭解蒙古,今天研究匈奴、蒙古史仍有困難,因涉及太廣袤的地域、太漫長的時間、太多語言的文獻,直接史料又太少。魏澤福撰寫《成吉思汗》前,光是為了讀懂《蒙古秘史》,就檢閱了十二種語言的第一手和第二手文獻,包括俄羅斯、敘利亞、亞美尼亞、穆斯林世界等文字。 匈奴從歷史「消失」的原因要從人類學、民族學去探討,即不能把匈奴視為單一民族,因他們遊移於歐亞之間,融合、融入其他民族。譬如,進攻俄羅斯時,僅五千士兵是蒙古人,其餘是亞洲其他遊牧民族。重挫匈牙利的六萬蒙古軍,一半不是蒙古人;而擊敗匈牙利後,繼續進逼維也納,一名蒙古軍官被哈布斯堡王朝逮捕,結果發現他竟然不是「野蠻人」,而是受過教育的英格蘭中年人。 德古拉是不是匈奴後裔? 魏澤福在《成吉思汗》一書指出,四、五世紀時,匈奴征服歐亞許多國家,但無法維繫自己不同氏族間的聯繫,很快就被他們所征服的文化所同化。後來,蒙古人、突厥人、斯拉夫人、芬族彼此交配,混出一種說突厥語的韃靼人,在今日俄羅斯是第二大民族。 蒙古戰爭的血腥殘忍,對歐洲造成強烈創傷,啟蒙運動產生一股不斷增長的反亞洲精神,「對蒙古人的詛咒」成為批判「亞洲劣根性」的典型。19世紀科學家想證明亞洲人與印第安人的「劣等」時,就把他們劃歸蒙古人種;當醫生想說明為什麼白人母親會生出智障兒,會認為孩子的面部特徵「顯而易見」,就是祖先曾被蒙古武士強暴。 依照今天的學術認定,德古拉即使如自己所言,是匈人後代,也未必是匈奴。此事百餘年沒有成為議題,吸血鬼仍然廣受「熱愛」。但反過來說,史杜克創造這個恐怖角色時,把他設定為匈奴後裔,是否也是一種「反蒙古」心態?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