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珍奧斯汀 經典名著靠編輯改稿?
2010/11/09 02:01:43瀏覽1228|回應0|推薦18

作品包括「理性與感性」、「傲慢與偏見」的英國19世紀小說家珍‧奧斯汀(Jane Austen),寫作以用字精準、筆觸細膩著稱。不過,1024日媒體報導,新的研究顯示,她的拼字與文法經常出錯,全靠編輯幫大忙。

牛津大學教授凱瑟琳‧蘇德蘭研究珍奧斯汀1100頁手稿後,發現珍奧斯汀小說用字的細緻與精準,多由他人代勞。有些手稿一眼即可看出珍奧斯汀雖是作家,卻不是英文文字高手。

蘇德蘭說,珍奧斯汀作品「愛瑪」(Emma)與「勸服」(Persuasion)的字斟句酌與諷刺警句風格,在原稿中找不到。出版商說,編輯季弗德(William Gifford)是將這兩本書淬鍊出特有風格的功臣。

珍奧斯汀生前沒沒無聞,41歲死後,家人將她的著作出版,才聲名大噪。蘇德蘭指出,珍奧斯汀擅長經營對話,披露此事不會影響她的地位。

古今中外作家很多,但僅少數能成為「大文豪」;成功的條件包括「用字精準、筆觸細膩」、「擅長經營對話」,也要能展現時代精神、社會思潮,要有高於眾人的創意、思考,超越時代、跨越國際,使不同世代的人同聲讚嘆。

同理,藝術領域僅少數人名垂千古。無論繪畫、雕塑或建築,除了技巧,也需要類似大文豪的條件。而所謂技巧,包括油畫的筆觸、雕塑的線條等,與作家的「用字精準、筆觸細膩」類似。

藝術評論者會說某人技巧稍差,但善於呈現深邃思考、長於展現人性善惡,仍是傑出作品,是「藝術家」。反之,若只有技巧而無創意,只是畫匠、工匠。

知名繪畫常有贗品,藝術經紀公司拍賣時需請專家鑑別。假畫為何如此像,真偽莫辨?是有些「畫匠」技巧高超,但沒有思想,無能創新,因此以模仿為主,甚至以此為生。

古典繪畫若有破損,需要技巧高超的人修補,因此現代的美術學院會培養「藝術修補」專家。出版社編輯類似,會針對某些寫作技巧稍差但創意十足的作品,進行文字修潤,使成為佳作。這不但可能,而且是常有的事。

珍奧斯汀未必文筆不好而由編輯修改,但這件新聞可以讓我們思考更多。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k1858camry&aid=4548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