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哪來的完美聖人?(1)
2008/07/18 04:29:20瀏覽1757|回應0|推薦7
那天跟一個女性朋友msn閒聊,她生氣地說她一個朋友交往許多年的男朋友劈腿了;我回她說這位男朋友先生如果真的是交往這麼多年才第一次劈腿,那還真是堅貞;可能這個答案不是小姐希望聽到的,所以對我發了一陣脾氣。

當天晚上加班跟公司最可愛的妹妹去吃飯,拿出這件事情來閒聊,一開始當然被妹妹罵了一頓,然後妹妹信誓旦旦地說了如果是男朋友劈腿,絕對不會原諒他之類的話。

不過妹妹不愧是冰雪聰明(又聰明又可愛,恭喜妹妹的男朋友,可能是前世有燒好香吧,你抽中大獎啦!),看了我詭異的笑容一眼,就自己微笑起來說:「等遇到了,在說吧!」

其實現代社會男女之間交通這麼頻繁,偶爾有個小出軌實在再所難免,通常不出軌的不代表他是感情堅貞之類的聖人,相反的,很可能他是像豬頭翔先生這種毫無女人緣的人(但妳也不會愛上這種男人,不是嗎?);也就是說,當人面對誘惑的時候心動是正常的反應,有的人可以用自己的理性去壓制行動的衝動,但有些人不行;期待對方的慾望在遇上自己以後就完全斷絕,根本是緣木求魚。
真想找個永不變心的伴侶,妳可能得屈就那種永遠沒機會變心的糟糕對象了。

所以像妹妹那個回答「等遇到了,在說吧!」其實是很合理而聰明的,如果情節真的太嚴重,當然也只好結束這段感情;但如果對方知道自己錯了,而自己也真的非常愛他,承認人都可能會因為一時的迷惑犯錯,而原諒,也許是一個可以接受的妥協做法(畢竟有機會出軌的男人其實更有身價不是嗎?)。老實說,小弟的幾個姊夫也都犯過類似的錯誤,但最後還是回到姊姊們的身邊一起生活,他們生活的幸福嗎?我不知道,不過起碼那是彼此都能接受的生活方式。

這當然不是一篇要男女原諒劈腿的另一半的文章,基本上,我們要討論的,還是政治。

華人社會在儒家思想的千年薰陶下,產生了「聖人政治」這種怪東西。

什麼是「聖人政治」?簡單說,就是想要藉由領導人的高尚道德,避免一切弊端。儒家的學者認為可以用他們的古老經典,培養出一種叫做「聖君」的動物,因為「聖君」可以打從心裡去服從那些古書的教訓,並且一層層的、由聖君、君子到小人往下影響(也就是說,儒家是不相信人人生而平等這套的),所謂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風行而草偃,利用這種方法,來建立他們心目中的理想世界。
儒家學派不相信制度,他們認為所有制度都有漏洞,只有靠人的自我提升,才能一勞永逸地解決所有社會問題。

可惜的是,人有慾望,不可能靠自我意志堅守住一切的道德要求,既然「聖人政治」的基本要因「聖君」根本不存在,「聖人政治」也只有走向失敗一途。

不過儒家以「聖人政治」始終控制著華人社會甚至是整個東亞,但「聖君」根本不存在,「聖人政治」是如何能一直實行的呢?於是以造神運動的方式,來製造各式各樣的假聖君、假聖人、假君子,熱鬧精采地布滿華人史書。

但假貨成不了真,史書上聖君、聖人、君子雖然滿坑滿谷,但更真實的是層出不窮的殺戮、貪腐、勾結、人相食、人口減少九成,以及披著道德外衣的醜惡鬥爭。

其實遠在西方的歐洲也實行過「聖人政治」,在羅馬天主教獨霸歐洲的中古世紀,天主教的聖人們打著「神」的旗號,以不亞於東亞世界的道德要求,醜惡地干涉整個歐洲的政治。那個聖十字與聖母馬利亞雕像主宰的世界,卻也是贖罪券、宗教戰爭、強迫改宗、殘害異教徒的世界,更是主教神父在教堂裡不斷地實行邪惡勾當的世界。

因為聖經裡面有著順從世間君王的指示,西方的宗教領袖們無法直接藉由神的旨意成為世間君王,但皇帝君王們又不得不尋求教會的支持,取得真正的統治權;這兩批人玩著剪刀石頭布的遊戲,始終無法像東方君王般地,成為同時擁有宗教和政治權威的至高領袖。而且聖經中有關原罪的記載,也讓西方的聖人君王,都必須承認自己只是至高無上之神下的罪人。

我們可以說,雖然聖經不是讓西方出現民主、平等的必然因素,但至少民主制度的制衡觀念,以及民權制度的平等觀念,相當程度是因為聖經而產生的。

在某個時間點,西方的民主制度挾著洋槍大砲,打進了假聖君充伺的東方世界。在一波波的衝突之中,西方人不斷地改善著這個源自於基督宗教精神的民主制度,而東方人心不甘情不願的穿上民主制度的外衣,但外衣下面千奇百怪。

而華人社會的民主制度外衣下,還是那個實行了千百年終告失敗的「聖人政治」。

就在21世紀,台灣,這個夾存於美、中、日三大勢力下的島國國民,選出了他們的新領導者,這個新領導者是利用新時代產物──媒體的造神運動,塑造出兼具清廉、溫文、自律等古老美德,以及瀟灑、愛家、忠誠、守法等新世代價值的新聖人。

這個島國接受民主制度不過十多年,之前,他們被結合西方極權思想和東方聖人政治產生的法西斯黨國政權所統治,他們崇尚著極權政權嚴密控制下的媒體所製造的精密宣傳口號,相信沾滿血腥的政府和獨裁者,是大有為政府和如神的聖君。

新聖人喚起了島國國民一直被黨國體制深殖的聖君宗教式狂熱,以及對古老儒家「聖人政治」的迷戀,取得大位。

假的真不了,事實是無論是舊時代的聖君,或是新時代的聖人,都必須在歷史的明鏡下現出真身。

然而這讓島國國民受到了什麼教訓?還要持續尋找真正的聖人?就如同尋找一個完美的Mr. Right?
我們下一篇再來討論這個問題。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errickx&aid=205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