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民調失準?非也,失準的是普選投票
2023/11/12 00:26:43瀏覽876|回應0|推薦8
國民黨在藍白合會前會提出「民主初選」決勝負引發爭議,除了藍白兩黨機關算盡的部分,有不少學者和政治評論員都認為國民黨提出的開放式初選有太多可能產生的偏誤,難以如民調能真正找出「最有可能下架民進黨」的候選人。

對於一個民主國家來說,講白了就是植基於「讓政府做多數人同意的事」,至於怎麼決定什麼是「多數人同意」,目前為止使用的是普選式的投票。

民調測普選不準,因為普選與真實民意有落差

台灣經過這麼多次選舉,我想大家都會發現選前各家民調多少都會和實際的投票結果有落差,而如果你看過關於這些落差的分析,就會發現除了最後幾天(台灣《選罷法》禁止在選前10天內公布民調)的情勢變化,還有些差異是因為投票行為所造成。簡單說就是民調受訪時講要投A的人,沒有真正出門去投給A。

為了降低這些投票行為造成的誤差,各家民調都有一些對應的手段,像是TVBS民調會先問受訪者會不會去投票,回答不會的人後面的選擇都會被排除不計算;又像是美麗島民調認為年輕人投票率較低,所以他們只用市話,希望降低「回答要投A但根本沒去投票」這種人的影響。

從前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所謂的民調失準,並不是他們調查出來的選民意向結果有問題(把支持A的人搞成支持B),而是因為受訪者的投票行為造成民調和普選結果的落差。也就是說,如果我們今天真正的目的,是讓最多人認同的候選人勝出,或是調查出真正選民認同的政策,民調其實可以比受到投票行為影響的普選投票更精準地測出結果。

特定族群的民意被普選制度排除在外

原因是民調執行的抽樣是經過長期科學驗證和演練,慢慢達到「隨機」,只要做出一定的份數,就能精準地測出全體的意見分布。但普選投票的「投票率」卻不是隨機造成的,甚至可以說,普選投票沒有計算到的民意,是具備某些共同特質的(例如收入太低沒辦法停工去投票、或是真的對政治冷感),這些有特定特質的人被排除在公共政策的決策之外,合不合乎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是非常值得討論的事情。

當然有些人會認為,連去投票所投個票表達自己意見都不願意做的人,意見被排除在公共政策決策之外是合理的,畢竟沒有人要禁止他們發聲。如果我們從左派「平等」的觀點來看這件事,當然「去投票」對每位選民而言付出的代價相不相同是很有得討論的。但即使不討論「公平正義」,光是就「消費者權益」的角度去看,政府提供選民服務、選民花錢(納稅)讓政府可以運作提供這些服務,選民已經付帳(納稅)了,要他們還要作出其他的努力(出門去投票)才能對自己買來的服務提出意見,恐怕也是會有很多人會持不同的意見。

由金獎編導艾倫索金(Aaron Sorkin)製作的影集《白宮風雲》(The West Wing),裡面就有一集提到白宮想要推動用民調取代普查(在美國人口數是預算分配和編列,還有議員席次種種國家重要決策的基石,因此固定時間重新清點人口非常重要),原因就是「又便宜又精確」,劇中的白宮幕僚並用「普查會漏掉居無定所的弱勢族群」,解釋普查法會讓最需要政府幫忙的弱勢沒辦法被「政府看到」而被排除在施政之外,來說服國會議員支持用新方法清點人口。

重點是這位幕僚事後也坦承自己是走在鋼索之上,因為如果用同樣的邏輯,沒辦法反對「用人口幾趴的民調取代普選」的想法。

時代進步,民意呈現方式也該跟著進步

雖然現代民主政治在人類社會是晚近才出現的產物,但畢竟也已經是實行一兩百年的制度,而這一兩個世紀人類的科技、文明都是以日行千里的恐怖速度在進化,民主政治中許多制度已經沒辦法跟上科技文明的腳步,筆者前幾周提到的副總統設置是如此,普選投票這種制度也是如此。

如果現代的民調已經可以更精確、也更便宜地呈現民主政治的基石──民意動態,我們就不該用「那樣不合傳統」這種理由,去拒絕討論普選投票是不是該被更好的民意呈現方式所取代。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errickx&aid=180061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