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容放曹」是三國演義頗為精彩而富戲劇性的一段故事。話說三國演義第50回,關羽銜命鎮守華容道;曹操倉皇逃到此處,眼見關羽在此揚刀攔住去路,便開始套交情,央求關羽念在往日情份,留他生路。講義氣重報恩的關羽,舊日受恩於曹操,遂而網開一面,縱其逃逸。 這個華容放曹的故事,引發不少討論。關羽放走曹操,乃是干冒軍紀大諱,恐將面臨極刑懲罰,然關羽為了報答恩情卻不惜一死。這故事讓道貌岸然的關羽成為血肉濃厚之軀,有人引為千古義氣美談。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關羽放走了曹操,忠義並未兩全,這種矛盾,如何圓融解決? 這個故事真假與否,尚待考證。雖然三國演義有此一段描述,但是三國志提到此事時,只著重曹操在華容道的泥濘中自行狼狽逃走之狀,並未提及關雲長。甚至,另有人推臆諸葛亮的態度,當初他派遣關羽去鎮守華容道,到底是事先已經料到結果的戰策考量,抑或只是順應天機,說法不一。 更有論者認為三國演義的作者是為了戲劇效果而編撰此橋段。直到今日,仍有不少人為了2000年前的事實真相,議論紛紛。 這個故事的真相,留待考證,本文不作論斷。然而,眾人爭論不已,便是想為此忠義未能兩全的故事尋找出路。這個精彩的故事引發一個極為深刻的議題,即是情義與法理之衝突。把這個現象再擴大闡釋,可謂是個人私情與公義法理相互矛盾之處。且環顧古往今來與社會百態,觀察他人際遇,試思:在多少人情世故之中,是否常常存在著為了人情、為了義氣、為了一己,做了於理不正、於公不宜、於法不容的事情? 照顧自家,報答恩義,此乃人之常情,舉止常禮。然而,一旦私情與公義互相違背,若只以私情為念,便會亂紀害公。 為了社會公義之運行,相關的法令措施便須予以規範,例如:法令明定銀行負責人不得對利害關係人作優惠偏袒的放款,大考的出題老師不得將考題洩露給特定對象,官員不宜拔擢不適格的親友等等,更對檢調單位勿縱勿枉有多重提示,也對民意代表為民喉舌的方式有所規範。諸如此類的規定,不勝枚舉,便是為了避免因為循私而害了公義。 價值觀的建立,需要時日,需要社會的反省。一個成熟的社會,應致力於兼顧私情與公義,期能在兩者之間求取平衡點。法令的制定與執行,勿淪為嚴刑峻法而罔顧情理;而社會公民應謹守分際,勿心存僥倖而輕易以身試法。 雖然法令規章已經明定,違法案例仍時有所聞,緣由何在?哎!常因那一份私情的考量重於法規的遵循。這樣的習性,有其長期的文化現象,積習已久。千百年以來,重人脈套交情的禮俗往來,已經深入社會文化思維。 有事請託者,常未顧慮到受託者所需面對的法理限制;有意施惠者,常在法理之外尋找旁門左道。到底如何建立法治公義的社會,又能不損人情世故的來往,這需要更多縝密的思考、逐步的交融、深度的體認、漸進的調整。這樣的問題,大矣!難矣!有賴社會共思。 關羽是否真的在華容道放走曹操,暫且不急著釐清,卻提供了一個值得深思的課題。如何在人性的矛盾之中,於出入舉止之間,知所取捨,尋得私情與公義之兼顧平衡點。這個難題,乃是當今正在轉型的社會,正在重塑的價值觀所需融合之處。 (作者是台灣大學財務金融系兼任教授,專長貨幣金融與經濟,涉獵文藝與音樂) 【2008-02-13/經濟日報/A4版/金融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