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1/30 23:54:21瀏覽504|回應0|推薦4 | |
在分析歷史問題的時候,的確不能不提時空背景,因為即使是那些青史留名的大人物,說穿了和吾等升斗小民一樣,都是一隻渺小的脊椎動物,問題是他們卻要肩負整個國家未來走向的規畫與運轉,放嘴批評他們的失策容易,又有誰知道他們在做決策時的艱難?而他們政策的正確與否?實際上都必須要經過驗證,才能夠論斷,正所謂蓋棺論定是也!
以中共政權來講,它接收的是一個一窮二白的爛攤子,除了中國本土的武力統一之外,手頭其實是沒有太多資源的。所以毛周政權必須要對在維持統一於不墜的前提下,外結蘇聯(這還是志願軍在韓戰繳納投名狀的結果),獲取工業技術的擴散(沒辦法,以美帝為首的西方列強,絕不可能提供中國工業發展所需的技術援助),對內發展經濟(至少要保證老百姓餓不死),打好國家發展的基礎。 在這個歷史背景之下,中國政府不可能依據西方教科書所描述的產業發展模式,從農業到輕工業,在到重工業和高科技工業。原因無他,遭到以美帝為首的西方國家的集體封鎖是也,貨物根本難以進入這些國家的市場!所以只能依靠共產黨固有的高度組織能力,對內恢復農業生產,同時在蘇聯的技術支援下,先全力將重工業搞起來,撐起民族的脊樑,不計任何代價。最標準的例子就是為了讓重工業所生產出來的農用機具發揮最大的功效,不惜搞出人民公社,但是這套模式在東北與華北以平原地帶為主的農業區是可行的,但在華南以丘陵和山間小盆地的區域是行不通的,也忽略了人類原本好逸惡勞的劣根性(吃大鍋飯)以及官僚陽奉陰違的慣性,導致最終得到負面評價(所謂的三年自然災害)。 像文革也是一樣,實際上文革本質上是毛主席為了整飭官僚腐敗,以及自劉鄧走資派中奪回領導權所導致的一場運動。其基本鬥爭模式與武則天和朱元璋向官僚階層奪權的路徑有著高度的相似,毛主席是透過紅衛兵來鬥爭高階的走資派與共黨官僚,武則天是鼓勵平民告發官僚不法(銅匭告密),朱元璋則是用言官(可風聞奏事)來制衡握有實權的高官,必要時大幅度的殺人立威。三者尚有一個共通點,就是高層儘管鬥的不亦樂乎,底層的百姓實際上卻未受到太嚴重的影響,國家仍然持續的在進步中,問題是這些被鬥的大小官員掌握者史筆,所以毛主席,朱元璋和武則天,在一般的史料文件記載中多有負評,嚴重點的幾乎與操莽(曹操,王莽)同列。一般不懂當時歷史背景者,只會跟著所謂的受害者一樣人云亦云,那就是不分黑白了。 |
|
( 時事評論|人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