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書籍介紹:「誰說人是理性的」
2010/01/03 23:16:17瀏覽995|回應0|推薦0

書名:「誰說人是理性的?」

      (Predictable Irrational : The Hidden Forces that shape our decision)

作者:丹‧艾瑞利 (Dan Ariely)

出版社:天下文化 (原英文版於2008年初出版)

適合讀者:對經濟、個人心理、社會現象有興趣的人

 

書籍介紹:

 

    試想一下如下的情景,你在一個大學宿舍裡打開公用冰箱的時候,竟然發現裡面放有不知來源的幾罐可樂與幾張鈔票。正好四下無人,完全不會有人知道誰拿走這些東西,你是會先拿走一罐可樂還是一張百元鈔票?另外,如果一個安親班為要減少遲到接小孩的情形而規定每遲到一次父母要多罰一百元,結果你猜遲到的次數是減少還是增加?為什麼我們總是喜歡買有打折的東西,即使它的價錢仍然超過我們的預算?為何金錢的誘惑反而阻礙了道德行為的發生?這些精采有趣的問題與答案就是組成這本書的內容。

 

    可惜的是,這本書中文翻譯的書名,「誰說人是理性的?」,並未真的能勾勒出本書的精彩之處與重要的地方。隨便在街上問一個人就可以知道,幾乎沒有人會認為「人」是全然理性的,但也不會有人認為「人」是全然非理性的。所以這個反問句反而令一般讀者覺得莫名其妙。本書的英文原名直譯:「可預測的非理性」又的確太呆版了些。但無論如何,這個被誤譯的書名反倒適合作為我們介紹這本書的一個引子。為了能對本書有夠深入的介紹,我必須在這裡先補充一些背景知識。

 

    在人文社會的學術界裡,至少有兩個領域是必須建立在「人是理性的」這個假設上:一個就是以理性思考作為唯一工具,具有最悠久歷史的西方哲學;而另一個則是十八世紀所開始的經濟學。這本書主要是針對傳統的經濟學中的「經濟人」(Economic man)的假設提出一系列實驗上的質疑與挑戰。因為自從經濟學之父,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在他著名的《國富論》提出「自利」的原則來解釋經濟現象後,經濟學的發展就朝向按照「人都是理性地運用他所擁有的所有資源來極大化他自己的利益」來建立其本身的理論體系(而不再是附屬於哲學中的倫理學)。這裡所使用的「理性」與哲學上的邏輯推理有一些重點的不同,比較強調能按造一些具體的理由對若干變因產生可預測的回應,特別是一些表現在經濟行為上的決定。例如其它因素不變,物價上升,人們就會減少支出。

 

    如果暫時先不管這假設本身是不是與日常生活的經驗符合,可以確定的是,正是因為這個重要的假設能而使得經濟學家在把一些經濟活動轉換成代表財富的數字後,可以再作進一步的量化分析與模式化的處理,進而得到一些非常具體並可以驗證的經濟學原理。也就是說,這個「經濟人」的假設可以在經濟學最後的預測結果上得到反證,使得經濟學成為所有人文社會學科中唯一像自然科學一樣可以被視為一個嚴格科學的領域。到現在為止,所有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銀行的投資理財,商業行為,到網路市場的交易都是在用經濟學裡的原理來進行分析與預測。雖然經濟學裡也有不同的理論在彼此競爭,但那多半是在應用的時機與廣度的問題(如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學派的政府干預主張與史密斯學派的自由主義主張),而非經濟學的根本假設有所不同。

 

    由此,我們就可以知道為何這本書的中文書名是這樣取的。因為作者,丹‧艾瑞利(一位麻省理工(MIT)的教授),希望藉由此書提出一些在傳統經濟學的「經濟人」假設下明顯不適用的例子。和一般硬邦邦的經濟學論文不同,這本書以作者實際參與的幾個心理學「實驗」來了解一些我們日常生活中常會被誤解的經濟與社會行為。作者使用許多描述性的筆法來把這些實驗的過程與動機娓娓道來,增加許多趣味性與幽默感。這些實驗的設計與結果常出一般人的意料之外,也讓這個議題變得更為神秘又覺得親切。作者想藉此顯示,許多被政府、銀行、甚至消費者自己所認定「理性」的經濟或社會行為本身有很多「非理性」的部分,進而指出這個「不適用」代表人的「非理性」不但不是一種在平均值附近的「隨機」分布,更是有系統性且可預測地與理性相異。事實上這正是在1992年開始發展的「行為經濟學(behavioral Economics)」或「判斷與決策的模式(judgment and decision-making )」。我們可以說它是介於傳統經濟學與傳統心裡學之間的領域,而在某個意義上來說也可算是社會心理學中最可以被量化的部分。相關研究的創始者Daniel Kahneman Vernon L. Smith也因此得到2002年的經濟學諾貝爾獎。

 

    以一開始我所提到的例子來說,作者發現那偷放在宿舍冰箱的可樂不到兩天就被「享受」一空,但放在裡面更有價值的鈔票卻不會消失。這顯是一般人的道德標準(或說良心)是有其模糊的地帶:容易因為眼前的物品正好對自己有用而順手牽羊,但對於具體且用處更大的「現金」卻比較不敢真的動手,雖然兩者在經濟學上幾乎是等價的。作者還用其它的一些實驗或例子用來說明「實體現金」對人的不同意義。這也是可以用來解釋為何在任何一個國家裡,由真的搶劫所損失的財物金額總是遠少於金融業裡的假帳、掏空或詐騙所損失的金額:前者因為直接牽涉到實體現金所以容易讓人警覺,但後者往往只是電腦螢幕裡的幾個數字與層層文件的往來,雖然金額較大,但反而比較容易讓人麻醉自己的良心。

 

    當然,由於作者是一個經濟學家而非心理學家,我個人認為有些實驗的設計本身還不足以完整到支持作者的結論。而且很多時候對於若干行為的發生時真正的心理狀態解讀也有許多可議之處。此外,有一些因素並不能簡單的歸類於「非理性」的結果,反而可能只是理性考慮到其他的一些因素而已。最後,許多書本中所舉出的「非理性」決策模式往往並不會對已經知道這些奧秘的人有用:當一個人明白商家是如何利用標榜「免費」的廣告來從自己的口袋裡賺取更多的錢之後,他大概從此就不再受此迷惑。如果一個國家中大部分的人是如此,這本書裡所揭露的隱情也就失去了意義。因此作者在最後一章所提出的經濟學中「白吃的午餐」可能並不能真的實現。

 

    但無論如何,我覺得書中所舉的一些例子是真的可以幫助我們更了解自己在作決定時的思考基礎為何,還是只是憑者一時的情緒或習慣而作的決定(例如較貴的藥比較有效,買到一時風靡的商品就正好是自己所需要的等等)。其實,除了經濟活動以外,我們日常生活中更有許多事的決定其實是沒有足夠的理由的,多半是按照以前的習慣與自己的直覺而行。有時候甚至是無意識性地犯罪或共犯。也許這就是上帝在聖經中要他的以色列人多記得並「思想」祂的話語的原因。希望讀者在風趣幽默的文筆中讀完此書時也能更深地反省到我們自己行事為人的一些盲點。這也算是這種「非理性」經濟學的一種「理性」應用吧!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