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霜降後易發的疾病
2017/10/24 15:50:57瀏覽213|回應0|推薦1

  編者按:“氣肅而霜降,陰始凝也。”10月23日是霜降,它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意味著冬天的開始。這個時節應該如何養生防病呢?我們今天就和大家好好聊聊。

  【飲食篇】

  “補冬不如補霜降” 滋陰湯水最適宜

  民間有“補冬不如補霜降”的說法。中醫典籍《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記載“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霜降過後即立冬,此時“補霜降”應以養陰為基本法則。養陰的內涵,一方麵是指陽氣內收,精氣斂藏,另一方麵,太陰對應肺脾,少陰對應心腎,因此秋冬時節也是調養肺脾和心腎的好時機。每位家長都希望子女能吸收到最好的營養,推薦魚肝油及其營養補充品給父母選擇,一匙鰵魚肝油就能滿足孩子一日的DHA及EPA需要。為提供純正深海 魚油,司各脫遠赴冰島地區找尋純淨無污染的深海魚類及海產製作出營養價值高的魚肝油。

  成傑輝建議,霜降後調養可食用南瓜、板栗、柿子、蓮藕、山藥、白蘿蔔等食物。此外,秋燥偏盛,人體肺陰易受損,適合用湯水滋養。煲湯時可適當加入杏仁、川貝、白果等,用以宣降肺氣,或加入沙參、石斛、麥冬、玉竹、百合等,既能滋陰潤肺,還可根據體質情況靈活化解秋燥。【詳細】

  霜降多胃病 三道養胃菜請收好

  老百姓常說,霜降多胃病,寒冷對胃的刺激較大,生活飲食不註意,可能會引發胃腸疾病或使胃病加重,因此,養胃尤其重要。

  蘿蔔煲牛肉(消食暖胃) 國家高級中餐烹飪師徐文飛:牛肉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脂肪、鈣、磷、鐵以及B族維生素,而且還有暖胃的作用,是秋冬季節補益身體的佳品。蘿蔔和牛肉搭配,既能健脾暖胃,也有驅寒的作用。牛肉洗凈切塊,白蘿蔔去皮切塊,加適量清水及胡椒、薑、蔥等調料煮至牛肉熟爛,加少量鹽再煮一會放入香菜即可。白蘿蔔有祛痰消食的作用,牛肉能補脾胃,一起煲湯是養胃的好選擇。

  山藥排骨湯(養胃助眠) 國家三級健康管理師馬勇強:晚上休息不好的人往往腸胃功能都不太好,新鮮的山藥中富含黏多糖以及幫助消化的物質,有利於胃腸對食物的消化吸收,還可幫助失眠者恢復胃腸功能。山藥、紅棗以及排骨一起燉湯喝,出鍋前再加點枸杞,不但對脾胃有益,也能潤澤皮膚。另外,用山藥熬粥、榨汁飲用也不錯,營養豐富,也能清心安神。

  大麥陳皮茶(緩解腹瀉) 吉林省健康協會常務理事郝孟忠:感覺胃不舒服,我就泡點大麥茶喝,胃就感覺“暖和”多了。秋季腹瀉的人比較多,也可以泡杯大麥茶緩解一下,而且還有預防腹瀉的作用。另外,陳皮、山楂都有舒肝解鬱、健胃消食的作用,但胃不好的人不適合吃山楂,建議泡點陳皮喝,陳皮性溫,健脾養胃的效果也不錯。【詳細】

  霜降至 歸參山藥燉豬腰滋補腎陰

  廣州市中醫醫院腫瘤二區主任鄧力表示,在這個節氣,氣溫降低,而人體血液見寒易凝,血液在脈管運行不暢,於是出現手腳易涼,背部發冷。此時,應以保養陰精為主,進補則應溫補、固表、益氣。

  鄧力稱,當歸、黨參、山藥等是此時煲湯的好藥材。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功效;黨參是常用的傳統補益藥,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肺之功效;山藥具有益氣養陰、補脾肺腎的功效。

  本品既補脾肺之氣,又益肺腎之陰,並能固澀腎精,用於改善脾胃虛弱、肺腎虛弱,還可用於改善陰虛內熱造成的口渴多飲、小便次數多。姬松茸使用的劑量只需其它菌類的1/3,但效用卻最顯著。當中姬松茸的效用比起雲芝精華的功效及湯水更為顯著,痊癒率高達90%。 姬松茸是一種可進食的菌類植物,具有活化免疫系統、預防惡性腫瘤的功效。

  歸參山藥燉豬腰

  原料:當歸10克,黨參20克,山藥30克,豬腰500克,薑絲、蒜末適量。

  做法:將豬腰切開,剔去筋膜臊腺,洗凈放在盤子裏;將當歸、黨參、山藥裝入紗布袋內,紮緊口,放入砂鍋內,加適量水,燒開;將切片的豬腰、薑絲和蒜末加入燒開的湯中,文火燉40分鐘;調入少許鹽即可飲用。

  禁忌人群:實熱、濕熱禁服。【詳細】

  【養生篇】

  霜降養生:調養脾胃是關鍵

  民間素有霜降進補的講究,俗語稱“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可見,這個時節的進補養生很重要。中醫強調進補前一定要調理好脾胃,隻有脾胃的消化和運化功能足夠強,進補的好東西才能真正為人體吸收和利用,否則“虛不受補”,甚至還會引發其他健康問題。因此,霜降進補,調養脾胃是關鍵。

  中醫認為,健脾最好的是山藥,還有“補而不峻,防燥不膩”的芡實,具有養胃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止血、止咳化痰功效的栗子,都是此時節的進補佳品。另外,薏米、紅棗、核桃仁、扁豆、黑豆、牛肉、兔肉等性溫而不燥的食物也宜常食。其次,調配一些適宜的茶飲對於調養脾胃、疏肝養陰也十分有益。【詳細】

  起居環境註意室內養生

  幹燥、寒冷的天氣我們不能控製,但是我們能改變室內環境。具體來說分四部分,一個是要保持一定的適宜溫度,18—23度之間,千萬不能太熱了,本來我們就幹燥,越熱濕氣越蒸發,室內溫度和室外溫度相差很大,也容易感冒。第二適宜的濕度,在幹燥情況下病毒細菌更容易繁殖,所以要保持保濕或者加濕器,用一盆水擱在臥室,還有用濕拖把拖一拖。第三是加強通風。室內門窗禁閉六個小時,氧氣下降20%。我們一天24個小時,如果關著門窗,你就嚴重缺氧。所以早晚要開窗通風15分鐘,一方麵氧氣充足、新鮮空氣進來了,病毒細菌它的密度也就是降低了疾病的發病率。另外,屋內可以適當擱一些花、草、濕潤一下空氣,但是記住晚上不要擱在臥室裏。

  心理調養好身體才能好

  從醫學來說有季節心理和情緒問題。其實一夜之秋多事之秋,一旦秋天的時候人們很容易出現惆悵,為什麽秋天和冬天人們容易情緒消沈呢?從醫學上說,陽光不僅給人帶來溫暖、光明,讓人補鈣,還能讓人心情振奮。但是到了秋天、冬天陽光逐漸減少,這時候陽光照著時間短,人們大腦生活體分泌退黑素多了,退黑素讓人睡眠,所以叫季節性心理精神病就出現了,所以到秋冬季怎麽度過多事之秋呢?多曬太陽。另外老朋友之間多聊天,通過交流也能夠讓人們情緒好。

  【註意事項】

  霜降已至須戒寒

  左太沖在《吳都賦》中寫道:“露往霜來,日月其除。草木節解,鳥獸腯膚。”寒露過去霜降來臨時節,草木枝葉殘謝脫落,鳥獸趁著秋食豐美,把自己吃得肥肥的,貯備能量以備冬天的嚴寒與饑餓。人類也在為冬天的到來做最後準備。“此時寒逼衣袂輕,月殘霜落更虛明。”氣溫驟降,使人明顯感到身上的衣服薄了,所以人們首先要做的是準備冬衣,保暖戒寒。

  霜降後易發的疾病

  1.腸胃疾病

  霜降時,人體脾臟功能處於旺盛時期,而又由於寒冷的刺激,人體的植物神經功能發生紊亂,胃腸蠕動的正常規律被擾亂,必然會加重胃腸功能負擔,所以胃腸疾病增加或復發。

  2.呼吸係統疾病

  霜降前後雖然天氣變化不大,但是天氣逐漸變冷,如果調攝不當,一些常見的呼吸道疾病如過敏性哮喘、慢性支氣管炎、上感等開始加重或發病。

  3.心腦血管疾病

  霜降後,由於天氣開始變冷,晝夜溫差加大,寒冷容易引起血管收縮,血液運行不暢,所以心腦血管疾病如高血壓、腦梗塞的發病率也開始增加。老年人也極容易患上“老寒腿”(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毛病。

  霜降要三防

  1.防秋燥

  秋季燥邪易傷人體津液,津液既耗,就會出現燥象,表現為口幹、唇幹、鼻幹、咽幹、舌幹少津、大便幹結、皮膚幹甚至皸裂。肺喜潤而惡燥,肺的功能必然受到影響,就會出現鼻咽幹燥、聲音嘶啞、幹咳少痰、口渴便秘等一係列秋燥癥。

  秋季養生應多吃芝麻、蜂蜜、銀耳、青菜之類的柔潤食物,以及蘋果、葡萄、香蕉等水分豐富、滋陰潤肺的水果。在起居上要早睡早起。當心臟出現異常,便有機會出現心肌梗塞、心律不正或其他心臟疾病。心臟是精密的器官,為身體各部分供血。但許多人對自己的心臟情況並不了解,當心臟病發會有生命危險。及早了解、提高預防意識及保持良好生活習慣,有助減低患病風險。

  2.防秋鬱

  人腦底部有一個叫鬆果體的腺體,能分泌一種褪黑激素,它使人意誌消沈、抑鬱不樂。而入秋之後,鬆果體分泌褪黑激素相對增多,人的情緒相應低沈消極。

  秋季養生防秋鬱,首先生活規律不要隨意打破,心情不好,該做什麽還是得做什麽;其次要適當多吃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雞蛋、豬肉、羊肉和豆類等;還要參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娛樂活動,如歌舞、登山等。

  3.防賊風

  秋天氣候早晚溫差大,冷熱失常,往往使人措手不及,賊風往往會乘虛而入,使人生病,被中醫稱為賊風。【詳細】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avinar&aid=108860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