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04/26 14:06:23瀏覽444|回應0|推薦0 | |
開悟 (27) 從九位覺者之止觀談開悟(二) 1.世尊2龍女3六祖4玄覺5泰勒博士6惠明7楊元寧8無業禪師9傳印大居士 貳. 九位覺者的「止觀」及「開悟」概況 (一) 世尊。 1.「釋迦」是其種族之姓,意為「能仁」,「牟尼」則是古印度對於聖者的尊稱,意為「寂默」) 2.《梵網經》吾今來此世界八千返,為此娑婆世界坐金剛華光王座。 3.無量劫前,娑婆世界有一尊佛出世,號釋迦牟尼如來。現今的世尊前身為一貧人為了聽《大涅槃經》,捨身割肉三兩一個月為人治病,得到五錠金供佛,熟記一偈:「如來證涅槃,永斷於生死;若有至心聽,常得無量樂。」割肉期間得無痛楚,世尊成佛同名釋迦牟尼如來,開示涅槃經亦為此因緣。 4.頓悟 :佛陀成佛之道:覺悟成佛(證道成佛) 佛陀與五比丘修苦行6年,在一次苦行中昏倒了,巧遇牛奶女救祂一命並給祂牛奶喝。從此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脫,修行是應採取中道, 在菩提伽耶,坐菩提樹下。北傳佛教說,佛陀發願不成正覺,永不起身。到了第七夜,天將破曉,夜賭明星(因IV.獨立變數)而悟道(果DV.依變數)。悟得三明與四諦,證得無上正等正覺。 5.漸悟:世尊證道 :依南傳佛教大藏經記載,釋迦牟尼捨苦行記載, 釋迦牟尼捨苦行1,轉坐菩提樹(止)2,先入(觀)四種禪3,得三明4, 現觀四諦5,十二緣起 6 (IV) KSF.,然後成無上正等正覺(DV)。 5-1四種禪: 1凡夫所行禪「人無我」2.觀察義禪「法無我」。 3真如禪:無(人法無我) 4諸如來禪:利益眾生不思議。 5-2三明:天眼,宿命,漏盡明. 六通: 神足 , 天耳, 他心通。 5-3四諦:1苦(果)2集(苦之因)3(寂)滅(果)4道(滅之因) 5-4.12緣起: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5-5無上正等正覺: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佛」 。 (二).龍女。 於時下方多寶世尊、所從菩薩,名曰智積,白多寶佛:「當還本土。」釋迦牟尼佛告智積曰:「善男子,且待須臾,此有菩薩、名文殊師利,可與相見,論說妙法,可還本土。」 (三).六祖。 大師告眾曰:「善知識!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惠能於市賣柴見一客誦經。惠能一聞經語,心即開悟,經三十餘日,便至黃梅,禮拜五祖。祖問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1)』惠能對曰:『弟子是嶺南新州百姓,遠來禮師,惟求作佛(1),不求餘物。』祖言:『汝是嶺南人,又是獵獠,若為堪作佛?(2)』惠能曰:『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獵獠身與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別(2)?』五祖更欲與語,且見徒眾總在左右,乃令隨眾作務(3)。惠能曰:『惠能啟和尚,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離自性,即是福田。未審和尚教作何務(3)?』祖云:『這獦獠根性大利!汝更勿言,著槽廠去。』(口試三題)惠能退至後院,有一行者,差惠能破柴踏碓。經八月餘,祖一日忽見惠能曰:『吾思汝之見可用,恐有惡人害汝,遂不與汝言。汝知之否?』惠能曰:『弟子亦知師意,不敢行至堂前,令人不覺。』(第二面試) 祖一日喚諸門人總來:『吾向汝說,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終日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來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為第六代祖。火急速去,不得遲滯,思量即不中用;見性之人,言下須見。若如此者,輪刀上陣,亦得見之。』喻利根者眾得處分,退而遞相謂曰:『我等眾人,不須澄心用意作偈,將呈和尚,有何所益?神秀上座,現為教授師,必是他得。我輩謾作偈頌,枉用心力。』餘人聞語,總皆息心,咸言:『我等已後依止秀師,何煩作偈?』神秀思惟:『諸人不呈偈者,為我與他為教授師;我須作偈,將呈和尚,若不呈偈,和尚如何知我心中見解深淺?我呈偈意,求法即善,覓祖即惡,却同凡心,奪其聖位奚別?若不呈偈,終不得法。大難!大難!』 「五祖堂前,有步廊三間,擬請供奉盧珍,畫楞伽經變相,及五祖血脈圖,流傳供養。神秀作偈成已,數度欲呈,行至堂前,心中恍惚,遍身汗流,擬呈不得;前後經四日,一十三度呈偈不得(作者厲害1)。秀乃思惟:『不如向廊下書著,從他和尚看見,忽若道好,即出禮拜,云是秀作;若道不堪,枉向山中數年,受人禮拜,更修何道?』是夜三更,不使人知,自執燈,書偈[22]於南廊壁間,呈心所見。偈曰: 「身是菩提樹, 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 勿使惹塵埃。」 秀書偈了,便却歸房,人總不知。秀復思惟:『五祖明日見偈歡喜,即我與法有緣;若言不堪,自是我迷,宿業障重,不合得法。』聖意難測,房中思想,坐臥不安,直至五更。祖已知神秀入門未得,不見自性。(作者厲害2) 「天明,祖喚盧供奉來,向南廊壁間,繪畫圖相,忽見其偈,報言:『供奉却不用畫,勞爾遠來。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但留此偈,與人誦持。依此偈修,免墮惡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令門人炷香禮敬,盡誦此偈,即得見性。門人誦偈,皆歎善哉。 「祖,三更喚秀入堂,問曰:『偈是汝作否?』秀言:『實是秀作,不敢妄求祖位,望和尚慈悲,看弟子有少智慧否?』祖曰:『汝作此偈,未見本性,只到門外,未入門內。如此見解,覓無上菩提,了不可得;無上菩提,須得言下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不生不滅;於一切時中,念念自見萬法無滯,一真一切真,萬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實。若如是見,即是無上菩提之自性也。汝且去,一兩日思惟,更作一偈,將來吾看;汝偈若入得門,付汝衣法。』神秀作禮而出。又經數日,作偈不成,心中恍惚,神思不安,猶如夢中,行坐不樂。 「復兩日,有一童子於碓坊過,唱誦其偈;惠能一聞,便知此偈未見本性,雖未蒙教授,早識大意。遂問童子曰:『誦者何偈?』童子曰:『爾這獵獠不知,大師言:「世人生死事大,欲得傳付衣法,令門人作偈來看。若悟大意,即付衣法為第六祖。」神秀上座,於南廊壁上,書無相偈,大師令人皆誦,依此偈修,免墮惡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惠能曰:『一本有我亦要誦此,結來生緣)上人!我此踏碓,八箇餘月,未曾行到堂前。望上人引至偈前禮拜。』童子引至偈前禮拜,惠能曰:『惠能不識字,請上人為讀。』時,有江州別駕,姓張名日用,便高聲讀。惠能聞已,[29]遂言:『亦有一偈,望別駕為書。』別駕言:『汝亦作偈?其事希有。』惠能向別駕言:『欲學無上菩提,不得輕於初學。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若輕人,即有無量無邊罪。』別駕言:『汝但誦偈,吾為汝書。汝若得法,先須度吾。勿忘此言。』惠能偈曰: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書此偈已,徒眾總驚,無不嗟訝,各相謂言:『奇哉!不得以貌取人,何得多時,使他肉身菩薩。』祖見眾人驚怪,恐人損害,遂將鞋擦了偈,曰:『亦未見性。』(第三面試)眾以為然。 「次日,祖潛至碓坊,見能腰石舂米,語曰:『求道之人,為法忘軀,當如是乎!』(第四面試)乃問曰:『米熟也未?』惠能曰:『米熟久矣,猶欠篩在。』(第五面試)祖以杖擊碓三下而去。惠能即會祖意,三鼓入室(第六面試);祖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為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遂啟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祖知悟本性,謂惠能曰:『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三更受法,人盡不知,便傳頓教及衣鉢,云:『汝為第六代祖,善自護念,廣度有情,流布將來,無令斷絕。聽吾偈曰: 「『有情來下種, 因地果還生,無情既無種,無性亦無生。』 「祖復曰:『昔達磨大師,初來此土,人未之信,故傳此衣,以為信體,代代相承;法則以心傳心(明心),皆令自悟自解(見性)。自古,佛佛惟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衣為爭端,止汝勿傳。若傳此衣,命如懸絲。汝須速去,恐人害汝。』 (四).玄覺。 永嘉玄覺禪師,溫州戴氏子,少習經論,精天台止觀法門,因看《維摩經》,發明心地。偶師弟子玄策相訪,與其劇談,出言暗合諸祖。策云:仁者得法師誰?曰:我聽方等經論,各有師承。後於《維摩經》悟佛心宗,未有證明者。策云:威音王以前即得,威音王以後,無師自悟,盡是天然外道。曰:願仁者為我證據。策云:我言輕。曹溪有六祖大師,四方雲集,並是受法者。若去,則與偕行。 覺遂同策來參,繞師三匝,振錫而立。師曰:夫沙門者,具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大德自何方而來,生大我慢?覺曰:生死事大,無常迅速。師曰:何不體取無生,了無速乎?曰:體即無生,了本無速。師曰:如是!如是!玄覺方具威儀禮拜,須臾告辭。師曰:返太速乎?曰:本自非動,豈有速耶?師曰:誰知非動?曰:仁者自生分別。師曰:汝甚得無生之意。曰:無生豈有意耶?師曰:無意誰當分別?曰:分別亦非意。師曰:善哉!少留一宿。時謂一宿覺,後著《證道歌》,盛行於世。
(五).泰勒博士。 開悟與 左右腦 一.緣起: 1996清晨.她顱內左大腦血管破裂. 四小時內逐步關閉.自己中風了.房間裡有 一張名片上面有電話號碼.我分辨不出卡片 上的數字.我把卡片上的筆畫跟話筒上的筆畫 相比照,最終電話打通了,我跟我同事聲音變 “嗚嗚嗚嗚”還好同事馬上叫救護車. 二.能力喪失(1)語言能力(2)語言思維能力 (3)大部分記憶(4)自我意識消失。而右半球大腦仍正常。 三 涅槃合一體驗 : 體驗到極奇特的“all knowing(全知全覺)”與宇宙融為一體、自己與周遭一切物體不再有邊界區分、只有此時此刻的當下、內心深度寧靜平和、見到(宇宙)與(自身身體細胞能量生動和諧運作)的驚奇經歷 (涅槃場域),她說:我進入到了涅槃Nirvana!這涅槃狀態持續五周(估計和佛陀媲美了) 四左腦分別智:在8年恢復左腦後,她寧願拋掉37年焦躁自私自我. 五一念入定:她深信每人只要想進入那個“涅槃”隨時都可一念間進去.只要願意,只要警覺觀察,對情緒思維作選擇,轉移專注力就可以. You are not your thoughts!.你並不是你的思想!
(六).惠明將軍。 「惠能辭違祖已,發足南行。兩月中間,至大[A3]庾嶺(五祖歸,數日不上堂。眾疑,詣問曰:『和尚[12]少病少惱否?』曰:『病即無。衣法已南矣。』問:『誰人傳授?』曰:『能者得之。』眾乃知焉)。逐後數百人來,欲奪衣鉢。一僧俗姓陳,名[13]惠明,先是四品將軍,性行麁慥,極意參尋。為眾人先,趁及[*]惠能。[*]惠能擲下衣鉢於石上,[14]云:『此衣表信,可力爭耶?』能隱草莽中。惠明至,提掇不動,乃喚云:『行者!行[15]者!我為法來,不為衣來。』[*]惠能遂出,坐盤石上。惠明作禮云:『望行者為我說法。』[*]惠能[*]云:『汝既為法而來,可屏息諸緣,勿生一念。吾為汝說。』[16]明良久。[17]惠能云:『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箇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言下大悟。復問云:『上來密語密意外,還更有密意否?』[*]惠能[18]云:『與汝說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邊。』明曰:『惠明雖在黃梅,實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示,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惠明師也。』[*]惠能曰:『汝若如是,吾與汝同師黃梅,善自護持。』
(七).楊元寧。 楊元寧出身豪門,是王永慶的外孫女,她的父親楊定一則是長庚生技董事長,從小就是天才兒童,13歲以全巴西最高分考上醫學院,21歲就拿到紐約洛克斐勒大學生化博士及康乃爾醫學院醫學雙博士。 她的成績除了來自聰穎的天賦,更重要的是楊定一特殊的訓練──朗誦古典文獻。身為科學家與醫師,楊定一在研究兒童腦波時發現,朗誦古文時,兒童腦波的狀態與靜坐時一樣,腦波彼此平行如一道巨大的雷射光波,不僅代表著深層的紓解與冥想,更是讓大腦發揮創意的必要條件。 在這麼多經書中,最讓楊元寧有所感悟的,則是《六祖壇經》,經書所言:「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對她影響深遠。9歲時,她與父親參加5日禪修,在第5天打坐要結束時,楊元寧忍不住嚎啕大哭,楊定一緊張地以為5日禪坐讓孩子身體不適,沒想到楊元寧卻哭著說:「原來人生是一場空。」
(八). 無業禪師 汾州無業禪師悟道因緣 山西無業禪師, 無業禪師十二歲落髮,二十歲受具足戒,學習 《四分律疏》,剛一學完,他就能夠敷演宣講。他經常為僧眾宣講 《大般涅槃經》,冬夏無廢。聽說洪州馬大師禪門鼎盛,前往瞻禮。無業禪師生得身材高大。馬祖笑而戲之曰: “好一座巍巍佛堂,只可惜其中無佛!” 無業禪師一聽,連忙向馬祖頂禮道:“對於大小三乘的經文義學 ,我略知其大旨。我曾經聽說禪宗宣揚即心即佛的道理,對此 ,我尚未明瞭。” 馬祖道:“只未了底心即是,更無別物。不了時即是迷,若了即是悟 。迷即眾生,悟即是佛。道不離眾生,豈別更有佛。 馬祖道:“大德正鬧在,且去,別時來。” 於是無業禪師開始邁步向外走,這時馬祖在背後大聲招呼道:“大德 !” 無業禪師一聽,連忙回首。 馬祖問道:“是甚麼?” 迎請進京。於是,無業禪師剃髮澡浴,準備上路。半夜,結跏趺而坐,奄然歸寂。後諡大達國師。法華經「云何名菩薩摩訶薩親近處。菩薩摩訶薩不親近國王、王子、大臣、官長,不親近…。或時來者,隨宜說法,無所希求。」
(九) 傳印 傳印出生一貫道家庭,終身素食。幼時,父常攜往溪河源頭聽水聲,總曰但聞此處、彼處、各處溪聲,並應常合嘴、舌頂上顎,眉中觀珠察其遠近,家中多有四書五經、一貫道義,依稀記得小四之時,有書名佛陀一生,似為星雲法師所著,及長,喜讀中國文化教材及經典,大學聯考後兩周,在家精讀六本文化教材。此後,親近各道場,習得禪功、十大一如及觀光觀音印心等功法 ; 出國帶團總於車後細讀一本佛經,一團一本; 某日,惟覺老和尚於默照禪無語畢,問承擔否答承擔,直解傳印之法名。此間,悟後起修,於午間行默照光音,經光爆其身而略有所證。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