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3/07 10:39:00瀏覽607|回應2|推薦3 | |
本就該就著閱讀的過程多著筆墨,連著幾日閱讀董橋,越是發心喜愛其文字精簡有條,鋪文展字皆是親近可愛,或許文人雅致也連代影響作文,有了情致自然就生動,讀者也不會稍有鬱悶感受了。其中〈文章不長鄒皺紋〉提到為文秘訣,重只在常練,是要說多勤筆耕,再拙的字眼也能成美句。相較荒廢數載偶一為之,恐怕就是藉著內心鑲嵌裡應外合,看得出文章與主意是一致的,文章說不上美,只是能達意。或許實用派的就重此罷,也不要求更多。 我今已嫌少撰文,一方面說是閱歷不夠,寫出來的文章不夠深緻感人,但實際上卻是自己懶惰,丟了墨硯,若有心,還是仍記載些許事情。好比董橋〈撕爛《通鑑》包脂麻〉引明人王錡的《玉圃雜記》,談到「譏人『脂麻通鑑』,即學問有限也」,倒是足以說明雖通事萬載,若非書我內心,諸之筆觸,過多眼耳終是空話後談,沒有意義。若是擔心美感不夠鍛鍊,現階段可又多出思緒非我的恐慌了。可以的話還是得多多運筆。 時日越漸,身體狀態亦不同少年時期可以隨意發揮,見識閱歷雖增,但實際上具有實際作為的卻更少,只是因為憚俟更多。這當下還應該多多充實,為來日的「而立」做盤算,但,這仍有些疑慮,應日多苦功,就應該以實踐為導向,而不是又較量眼前殷切的事情。他們這年紀誰不是嬗著浪漫惆悵或是調情談愛,我們卻只是高台上看著河水逝去一樣的老頭子,人生如是眼下一二盡是可數。只會喊叫積極積極,但還是駐步,不克前往的後過是「隨緣」。 等哪天隨園詩話成了隨緣失化,我們也就荒廢了青春年少的本錢了。這時候說要多多焠筆,得獎也不夠風光。難怪張愛玲說得獎要趁年輕!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