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純」與「大眾」探究──讀《我是貓》讀後感
2007/11/04 18:51:42瀏覽979|回應0|推薦2

近日閱讀夏目漱石的《我是貓》,花費三週的時間總算看完。《我是貓》是夏目的經典作品之一,其內容描寫一隻被英文老師養的貓,穿梭人類世界,以貓的觀點描述它所見所聞。由於是貓的觀點,故整篇小說風格幽默風趣,相當的容易閱讀。友人所閱讀的版本與我一致,其閱讀的時間僅兩天終結,足見《我》書的魅力。
 
說起「總算」好像自己是很辛苦地閱讀的,但其實是自己對於《我》書的閱讀掌握方式不熟,才致使緩慢。從前讀的都是連篇連事的大故事。《我是貓》一共有十一章,每篇皆可獨立觀看,貓的寫實觀點是本書的主軸。《我》或許是各章的經營形式類同,故讓我在觀看時有了重複之感。
 
日本文學具有細膩的敘事手法與隱喻性強的特點,每每閱讀此類,總會被故事的精美內容所牽引著、媚惑著,整個陷入書中的世界。這和歐美文學有著不同的感受。觀看現代歐美小說,其故事內容多傾向於以事件發展為主架構的方式 (或可說成將客觀資料彙整,作為小說的題材 )。龐大的資料可吸引讀者關注,接著再由劇情逐漸發展來推陳角色,使小說具可看性。例如《達文西密碼》,即是藉著達文西所繪的名畫<蒙娜麗莎的微笑>來連接方濟會與耶穌其人神身分定位的問題,由此開展解謎的故事。《五十個比利》則是描述人格分裂者的殺人事件。這類運用大量資料的文本 ( 知識懸疑小說與紀實小說 ) 的內容比重度往往超越其背後所要象徵的核心問題──前者可能是歷史與宗教的寫實問題,後者可能是精神病患的社會衝擊問題。我獨愛日本文學以人物為重的故事手法,非以劇情底娛樂來戲暱讀者,強烈的人文色彩是令我容易共鳴地。
 
或許是自我個性使然,我喜於接觸與「人」相關的事物,因為那可直接從心靈去感受、體會的。與此,相較與以事件為主底文本,因需用腦力去思考、理解,才可明白──那是由主觀去判準客觀狀態,文本與讀者還是有段距離的,看完就忘記。那麼推理小說呢?也是事件為主?老實說我並未深入研究以事理為發展核心的推理小說,故對其中強調以證據或線索來串聯整部故事的手法並不了解,無法體會其中的解疑樂趣。
 
推理小說是必須經營許多方向的,並非單純有人死亡、疑惑可解便能組合成一篇故事,期間仍須穿插許多客體性的物件,由作者將其關鍵連接一起,解疑始算完成。儘管如此,人與人互動仍是故事中不可獲缺的一項關鍵,如此,才足以組成兇手殺人,偵探推理的動機。
 
不管是寫實小說亦或是推理小說,人的情感互動甚是重要,都繫在某項議題上。這仍與資料型小說有段距離。若要粗略地將文本與讀者兩造 (主、客) 關係有所分別,就只能當作純文學與大眾文學兩類來看待了。大眾文學尋求普遍共同意識,純文學或諸多文類探討某項特殊、獨特性議題。這裡的大眾文學我暫定狹隘為知識型小說,如《達文西密碼》、《四的法則》、《玫瑰的故事》…。
 
《我是貓》是純文學,其文本背後極明確的表現出一象徵意義:貓眼看世界。作者運用生動的筆調將貓的樣態真實的塑造出來,藉由貓對人類的世界作出許多疑問。例如:人類說話為什麼不直接說明,卻總要拐彎抹角的東拉西扯、浪費唇舌,最終才將重點說出──其便提出常見卻未可辨的行為來做出某項訴求 (可能是人的矯作情調) 。具有相當的反思趣味。
 
夏目撰寫《我是貓》一書大受好評,其中最重要的關鍵便是其令人莞爾一笑的幽默筆調。這促使讀者在閱讀時便於天馬行空的想像及思索,是一般純文學少有的 (那些純文學過於硬澀)。或許因為是採取貓的觀點,《我》中的十一則篇章讀起來有侷限的感覺──可能是作者考量的敘述角色是貓本非是人,故世界觀並不龐大,整體的經營上會感到綁手抵足,全篇僅散佈貓與貓交流幾項爾。貓在故事中的身分反倒非是主角,卻是連結各章的配角,是連繫著故事中所有人的重要角色。在前三章中,貓兒的比重較重,其後作者便逐漸將重心轉至貓的主人苦沙彌身上。苦沙彌的「所有事」便是《我》書的核心,夏目由此描繪出慶源時代的文人逸事,筆繪幽默 (這當然也是夏目自身的寫作背景,其時空的側寫)。
 
可能有人會將《我是貓》的內涵重心放置在「貓眼的批判諷刺語調」上,我感覺言過其實。細讀諸篇,貓言貓語的闡述並未針對一項或多項觀點作「對立性」的評議,卻是玩笑話的「幽默感」居多。這樣的幽默感即是將人所知的共同經驗做出新角度,解讀成輕鬆閑趣事。幽默為主,諷刺較次,這便是可辨底趣味小說與諷刺小說的提示關鍵。若說真要以諷刺為旨,則人的經驗部分涉入將趨少,反倒會藉由無知的貓底觀點來修正世俗的荒謬怪誕;十一個篇章當中並沒有這類現象,通書連貫的全是以苦沙彌及其友人的文人風雅為故事主軸,貓兒卻成為串連其中的說書人腳色,帶出嘻暱地趣味事件。教化的嚴肅意義性是不見的。

 《我是貓》一書奠定了夏目漱石其在日本文學的地位,其生動的筆調與幽默的故事營造或許正是他蔚為國民文學之父的眾多因素之一。這在我閱讀《羅生門》後更為明辨其定位之理由。《羅》書之芥川龍之介就顯得深沉些了。

( 創作詩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arkpark&aid=1348683